王蕾蕾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英美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王蕾蕾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文章通过对英美文化教学的含义和作用的阐述,认为应该把英美文化教学渗透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并阐述了几点做法:即正确了解英美文化价值取向、适当运用视频资料、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以及定期邀请专家讲授英美文化。
英美文化教学;高职院校;价值取向;视频资料;交流互动;专家讲解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因此,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要依据一定的文化规约。高职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英语教师要基于跨文化角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热情,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导入英美文化教学,将英美文化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国外文化的历史渊源,这样也可以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欧美的影片,尤其在大学校园中的年轻人对于国外影片充满热情,这其中很多学生就是希望能通过观看国外影片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但是如果他们对英美文化不是很了解,那么对英语口语的帮助其实并不大,而且很多学生认为这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关联,所以他们不愿意多花时间去了解英美文化。例如,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这不仅对交流表达有影响,而且也会影响阅读的水平,可能花了很多时间,但还是不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在和欧美人接触时,可能会因为缺乏对对方文化习俗的了解,而引起不愉快,甚至是误会,从而对人际关系或者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么这种文化的缺失在沟通交流上会不自觉地让你缺少自信,没有把握。尤其很多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对这些介绍完全看不懂,那怎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所以必要的英美文化了解,对于高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1.1什么叫英美文化教学
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去教授英美国家的文化,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对于学生需要了解的大概可分为两类: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和英美国家的交流问题。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习俗等方面;而交流问题则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日常用语,包括打招呼、问候等,另一个就是带有名族特色的用语,例如禁忌语、委婉语等。最典型的英国,人们在闲聊中最多的就是谈论天气状况,因为那气候阴晴不定,或者聊聊政治、体育都是很好的话题,但是如果聊天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如婚姻状况、年龄或者收入,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你事先知道这些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去触碰它,就不会让自己陷入交流的尴尬局面,就可以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们灌输英美文化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对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及兴趣,提高认识。
1.2英美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词汇是传递语言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就是通过词汇进行,在这过程中民族的文化也通过语言传递出来,如果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语言表达上就会欠缺,反过来语言表达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某一个词语意思掌握的深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相关文化的了解。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是有求知欲的,尤其对于英美文化的介绍,学生反映出了极大的热情,因为这和以往的英语课堂不一样,老师总是在讲词汇、语法、翻译、写作等,他们学习这些知识已经有十年之久,很多学生早已丧失了热情,成了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但是英美文化是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前甚少涉猎的知识点,周围也很少有人和他们交流这些,所以英美文化课程的教学是他们的空白。
3)现在大学里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也有出国的愿望,包括想对自己专业做更深入研究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如红色“red”在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它象征着喜庆、吉祥、如意,春节人们要贴红色的对联,结婚新娘会穿红色的衣服,贴红色的喜字等等,但在英美国家,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危险甚至还有不好的意思,如西方国家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这些正是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别,导致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国外朋友间的问候常常会说“Hi/Hello!”(你好!)Howare you?(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而我们中国人却不常这样用,中国人打招呼常常习惯于:“你吃过了吗?”这是中国人常见的问候方式。其实并非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饭。然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语就不是在打招呼了,则表示愿意邀请对方一起进餐的意思。汉语中常见的另一个问候语是“你去哪儿?”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对方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但如果这样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4)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误会。如果学生对英美文化一知半解,在课堂上就很难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也体会不到那种趣味,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正确了解、判断英美文化的价值取向。高职学生学习英美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全盘接受,因此教师在讲授英美文化知识时,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肯定外国文化中好的优秀的一面,同时也要指出应当给予否定的东西,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中国的文化加以比较教学,让学生切身去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再对照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的亲情、友情、团结等,让学生在学习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到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就给学生做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要学好一门语言,除了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外,还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知识背景,这样才能没有障碍地使用这门语言。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采取纸质教材给学生上课,这样的弊端就是都是文字,比较枯燥,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可能就坚持不了多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彩色、动态的画面给学生讲解英美文化,效果可能会更好,例如BBC新闻、影视资料、视频材料等,都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看到、听到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深刻,便于记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找背景知识,然后通过反复观看,不仅提高了听力水平,还可以深刻直观地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对于英语教学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看过的影视资料,进行配音或者短剧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英美文化的学习中来。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大家取长补短,不仅了解了自己学习成果,还看到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同学们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哪些是和中国人相似的做法和习惯,哪些是和我们不同的,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些共同点和差异,这对于高职的学生都是他们应该并且可以自己思考出来的,然后再把学习到的英美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活动中。
通过经常观看视频资料,学生对很多英美文化习俗都可以有更生动、更直观的了解,比起只看课本获取知识,要形象得多。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在处理专业设计方面也是有利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同时更加理解国外的设计作品。
3)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现在的课堂多数配有多媒体,就导致了部分教师过分依靠多媒体,在课堂上以播放课件为主,不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学生就在那看,也不和老师互动,完全就没有个人的思考。学生看完一些国外的视频,教师如果不进行一定的讲解,学生其实收不到什么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课堂的教学有一个全面周全的设计,如果只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忽视自身的教学作用,结果只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如走马观花般看一遍课件或者视频资料,对学生没有产生有利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学校,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显得特别重要。平时的多媒体教学极少有师生互动环节,课件本身信息量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显得过于庞大,课件展示就花了很多时间,所以,整堂课一直是老师在讲,学生被动的听。但实际上,多媒体教学应该是辅助课堂教学才对,应该以学生为主导,不能还是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被动接受。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互动环节。另外,英语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不能完全靠多媒体设备来解决,它只是起到辅助英语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合理适度的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果。
4)邀请专家给学生讲解英美文化。因为英语教师是全面的讲解英美文化,可能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定期邀请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就某一个英美文化做更加细致的讲解,让那些一知半解的同学解除心中疑惑,甚至校内一些史论课的老师都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英美文化,用汉语说明,以便保持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兴趣,因为总是英语、听懂的内容少,难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感觉不到新意。另外选择合适高职学生的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尤其是视频手段,可以放映一些光盘,英文字幕汉语发音,或汉语字幕英文发音,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学习了文化与语言,又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活跃了气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处理英美文化学习和语言的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增强了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将这些能力渗透到将来的专业学习中,还拓展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渠道。因此英美文化的学习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邓建辉,郭厚文,崔洪.浅谈英美文化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4).
[2]田翠娥.谈如何把英美文化渗透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1).
[3]刘宇晶.英美文化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4(7).
[4]陈海生.论英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农业,2012(22).
[5]张兆.利用影视材料进行英美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2008(11).
Applic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WANGLei-lei
(Suzhou Art&Design TechnologyInstitute,Suzhou,Jiangsu,China 215000)
Through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teaching,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put the culture teaching into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ome practices are also discussed:understanding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the proper use of video data,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regularlyinvitingsome experts toteach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value orientation,videodata;interaction;experts'explana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2.037】
H319
A
2095-7661(2015)02-0124-03
2015-05-13
王蕾蕾(1982-),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