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省情教育功能定位与实施路径研究

2015-03-27 07:49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金春兰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省情黑龙江人文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金春兰

新课程下初中省情教育功能定位与实施路径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金春兰

《新课程下初中省情教育功能定位与实施路径研究》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领域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构建新课程下初中省情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为目标,围绕省情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相关问题开展的应用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是新课程实施后,作为省情教育重要载体的乡土教材随着国家新课程计划的推行而退出历史舞台,省情教育何去何从成为与新课程相伴而生的新问题。二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后,作为最具地方特征的省情教育在地方课程研发中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如何界定新形势下省情教育的功能和实施路径,成为地方课程研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三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目标。省情教育在地方文化传承构建中,进而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构建中承担何种责任,具有哪些功能,也成为在新课程推进中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四是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党和国家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入开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如何为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奠定基础,如何通过省情教育实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同样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为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我省各地长期积累的乡土教育经验进行梳理、扬弃和重构,构建新的省情教育体系;通过对地方课程下省情教育课程的具体研究和实践,寻求体现地方需求、表达地方教育愿景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我们启动了本项研究。

开展本项研究具有多重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提升现行省情教育实践,二是有利于挖掘当地资源发挥育人功能,三是有利于推进地方课程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四是有利于提高新课程实施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开始于2000年,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研究与课程研发;第二阶段,课程实验与教材验证;第三阶段,调整完善与总结提升。2007年,研究成果获准全省使用,全省初中全面开设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2008年秋季起,小学所有年级同时开设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我省一贯九年循环实施的省情教育课程格局基本确立,《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下发至全省各中小学校;2010年,包括本成果在内的我省地方课程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初中教材进行第2轮改版修订,小学教材进行第1轮改版修订;2013年秋季新学期伊始,修订后的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相关的省级配套政策逐步出台,黑龙江人文与社会学科教师列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序列。

在研究中,我们注意了以下理论:一是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搭建学生由校园通向社会,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桥梁。在某种程度上,课程结构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素质结构,课程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素质水平。二是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加工或改造”。三是文化学和人类学理论。本土文化有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生存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总是天然地与本地域的文化有着千丝万

缕的内在联系。个体疏远了自身存在的文化形态,必然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四是地方性知识理论。地方性知识是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和智慧结晶,只有在各民族地域文化框架内才能得到理解和传承。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我们获得了如下认识:一是省情教育是地方课程的核心内容,地方课程规划必须高度重视省情教育问题。地方课程应包含体现地方理想追求的内容,这种理想追求可能是距离地方问题较远、距离时代前沿更近的一种愿景,它是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寻求崛起的一种途径和策略,但是地方课程更应包括地方文化、地方问题等在内的省情教育,省情教育是地方课程产生和持续存在的根据之一。二是新形势下的省情教育必须突破以往的乡土教育情结,突破学科本位和促进学术课程功能优化的价值定位,要从公民教育、人文素养培养、地方文化传承角度审视和构建。三是省情教育作为地方课程项目之一,必须牢牢把握介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特点,要从课程域的角度认识其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地位,要为校本课程实施预留端口,进行选题示范,为国家课程的具体化、综合化提供基础。四是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具体课程,在价值定位和课程形态上,要呈现鲜明的课程特色和功能定位,实现与同类课程在任务上的分担和功能上的互补。五是省情教育是社会课程实现自身功能的重要部位,遵循感受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贡献家乡的路径组织实施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亲近社会——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发展社会,在社会中发展自我的目的。六是综合课程是公民教育实现的良好载体,以公民教育为重要追求目标的省情教育应采用综合课程的形态,要从多种角度寻找综合点,追求学生在三维目标综合作用下的综合发展,突出实践体验。七是以综合发展为目标的省情教育必须注意寻求教材编写上的有效突破,架构适切的综合路径和探究路径,促进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以课程应用为核心,从7个方面构建课程模型。

一是课程设置方面。列入地方课程范畴,使用地方课程课时;从初一至初三连续均衡开设,每周1节;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全体学生必须学习;列为考核学科,计入综合素质评价范畴。

二是课程性质方面。课程的基本性质界定为地方性必修课程和综合性文科课程,强调体现人文性和社会性、经典性和具体性、活动性和探究性、浸润性和体验性、生活性和真实性5组10种具体特性。

三是课程价值方面。省情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要发挥四个平台作用,即作为促进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多方面联系的纽带,使之成为促进知识理解、应用、建构的平台;作为提高学生综合收集和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使之成为能力素质迁移发展的平台;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使之成为个性潜能发展的平台;作为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使之成为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

四是课程目标方面。总目标从感受家乡起步,追求贡献家乡、发展社会的价值取向。具体目标强调学科课程无法承担的需要通过跨学科学习才能达到或可以更好达成的教育目标部分:知识目标中强调“经得起考验的个人观点”,能力目标中强调“复合型跨学科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强调在符合年龄特征前提下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省情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五是课程内容方面。省情教育课程应以现行省域范围内资源为课程取材范畴,兼顾历史区域变化中涉及的资源。课程选材以人文类资源为主,在具体内容上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六是课程实施方面。课程教学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讲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以活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以活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占多数,在教学资源获取上只提方向性要求,不明确规定载体;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全程参与,亲身经历,重视观点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力求实现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

七是学习评价方面。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评价内容强调“四个注重”;评价主体强调多元;评价方式强调多样;评价

结果强调诊断。在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教学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强调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成果的实践样本为初中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现被省教育厅采用作为我省初中地方课程之一,教材通过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全省使用。

四、实践效果和特色创新

本成果实践应用规格高、范围广、人数多、时间长,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开始主动利用书中提供的信息库资源自主学习,利用更多社会资源开展探究学习。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家乡的认同感上升。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开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多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被引入教学。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获得更有利的专业发展空间。教材“读本”的作用凸显,省情知识得到更广泛传播。以农垦为代表的许多区域和学校以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预留的端口为线索,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6月22日001版以《德育教育永续北大荒精神》报道了我省农垦地区在与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省情教育地方课程结合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

该成果高度切合我省关于研发开设地方课程和省情教育课程的要求,受到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省教育厅多次下发文件部署各地推进课程实施工作,连续多年将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相关工作列入基础教育处年度工作计划。省财政厅将教材纳入财政购买项目。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任课教师职称评定在课程开设不久就迅速被列入职称评定序列,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孟凡杰等省教育厅领导在多种场合解读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设计理念和开设宗旨。2005年,省教育厅向来我省调研的教育部领导汇报了黑龙江人文与社会和技术课程开发与实验情况,2006年,教育部在我省宁安市召开农村课程建设现场会,面向全国宣传了我省包括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在内的课程建设经验。省教育厅、牡丹江教育局针对省人大、牡丹江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开发省情教育课程提案的答复,充分显示了该成果在社会各界的认同度。

以省教育学院地方课程教研室及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研员设置配备为起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教研体系迅速建立并完善。各级教研活动蓬勃开展,取得了诸多教学成果,涌现了一批教学骨干。网络成为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集散场,网络教研风起云涌,异彩纷呈。

该成果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打造新时期黑龙江人形象,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2006年,全省共有18个实验区254所学校24万学生参加实验。截至2013年秋季新生入学,全省共有7届249万9 300余名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了以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为载体的省情教育。我省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该课程的实施而发生重大改变,这些学生不论是步入社会还是升入高一级院校,都将带着更扎实的省情知识迎接来自社会或高一级学校有关省情和国情问题的挑战,这对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无疑具有显著的奠基和促进作用。

成果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黑龙江人形象大讨论发起人、哈师大孙慕天教授认为该课程功在千秋万代。2007年,笔者应邀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发展论坛,并在社会科分论坛上向全国社会科专家介绍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研发与实施情况,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

成果受到媒体高度关注,《黑龙江日报》2006年12月5日、2007年3月20日分别以《独立课程固定课时我省第一次在中小学增设省情教育》《省情教育成义务教育课程全国首创》为题,报道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实施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日报》、东北网、新浪网等国内知名报纸、网络媒体转载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相关报道30余次,省政府龙网也及时给予转载。媒体的关注扩大了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省情教育地方课程的社会影响,促进了全社会对我省基础教育的了解。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省情黑龙江人文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省情教育现状调查——以江西省为例
高校省情教育的逻辑演进及优化路径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准确认识和把握全会对省情的新判断
人文绍兴
黑龙江弃风博弈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