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王晓静,孔 铎
(上海交通大学 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4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1]。为了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重点目标,使政治性强、抽象度高的文化战略观念更好地传播,并融入国民日常生活和文化心理结构中,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主题,同时为了体现中国话语和中国文化特色,建议将建设主题确定为“文以载道,富而好礼”的八字方针。“文以载道”对应于《决定》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1];“富而好礼”对应于《决定》提出的“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这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创新表述,言简意赅,容易记诵。
“道”的内涵很丰富,一是指现实中的交通道路,二是指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真理,三是指社会中的正义、正直和正当行为。在20 世纪中叶,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传播及影响,这种“承载历史规律、表达现实需要”的文化思想传统几近中断,这是中国文化理论失语、形象被妖魔化及大国文化气象不再的深层原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可能回避的现实困境与挑战。习近平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2]在“十三五”时期,对西方文化挑战不能再遮遮掩掩,应明确以“文以载道”为文化发展主题,申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服务,这可有效规避思想认识上的糊涂和实践中的举棋不定。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1]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军事入侵和文化霸权的双重干预及影响下,当代中华民族深陷于民族身份紊乱和文化认同危机中。“承载历史之道”,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中国文化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人能弘道”的实践理性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在“中体西用”的基本框架下,辨驳近百年来东渐华土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同时通过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重建与创新发展,为当代中国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从而保证“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乃至我们最后建成的文化强国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血脉上“不变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不变色”。
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先贤每一次重提或高举“文以载道”的思想大旗,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因为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而他们的基本考虑和应对策略也无一例外地是重新阐释和确立“夷夏之辨”,并以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奠定“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基本法则。《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文化建设必须承载的现实之道,同时也是判断我们的文化建设是否符合“文须有益于天下”的标准。把“文以载道”确立为“十三五”建设文化强国的主题,在“承载现实之道”的意义上,就是要通过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正能量。
费孝通先生晚年曾提出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文化精神和心态。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和社会的严重弊端暴露无遗:在客观方面,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恶性损耗和透支了全球的资源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逼近“红线”;在主体方面,是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严重冲击和破坏了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秩序,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心理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树立的战略对手,在两方面均首当其冲。因此在文化交流中仅停留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不够的。在“十三五”时期,要想真正改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失语状态和配角角色,同时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和实践落实《决定》提出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必须树立起从根源上区别中西文化的战略意识,正确把握中国文化的本体精神和客观评估其现代价值,特别是揭示中华文明在应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及应对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独特优势,这是实现“以中国文化影响世界进程”这个伟大理想的第一步。同时运用各种当代传播技术“把真相告诉世界”,履行一个文化大国对当今世界应有的职责和使命。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稳居世界第二,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不平衡、国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较低等深层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十八大报告把“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5]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5]的重点内容,提出了“中国富了以后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为落实《决定》提出的“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1]及“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1]等战略部署和要求,建议将“富而好礼”明确为“中国富了以后向何处去”的战略方向。
一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明确“百年而可以言礼乐”的战略目标。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仁义礼智信”道德范畴体系等,曾为中华民族创造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20 世纪以来,这个曾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受到重创甚至于中断,由此形成了现代以来的“礼崩乐坏”。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与西方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新中国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国体、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经过新时期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新中国已实至名归地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可靠的政治与经济基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富而好礼”是国家富强以后更高层次的理想和追求。在“十三五”时期,把“富而好礼”列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点,不仅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与经济支持,也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接续传统,铸造国魂。我们要争取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设出足以和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中华民族的当代礼乐文化。
二是从“细节”“小节”做起,弘扬“道在日常伦用中”的实用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规矩”和“挑战规则”,是我国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规则既包括外在的法律、规章、制度和习俗,同时也包括内心的道德律令、良知良能和文化心理结构。这在国内外各类媒体报道中已司空见惯,是“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直面的现实。“道在日常伦用中”,从“细节”和“小节”入手,不断总结和深化,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国民道德意识和伦理行为规范体系,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良好的主体条件和社会文化氛围。
三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传统礼乐文化的转型升级。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城市文化是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的中心和主流,一方面,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迅速打断了传统农村、乡镇蔓延千年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具有无所不在的文化霸权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中,城市既是文化信息生产、交换与传播的中心,也是受各种信息冲击、干扰和影响最大的地方,其在文化上积极的引领作用与消极影响都十分明显,因此,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性任务,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共同问题是“在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以及社会人文中的最坏状况”[7]。我国近年在城建上“大跃进”和文化消费的“三俗”问题也是如此。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其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向善而在”与“为美而活”。前者用来调节生产秩序、规范行为,避免城市社会解体;后者用来调节情感,使人获得快乐与自由,从而兑现“美好生活”的“城市承诺”。从原型上讲,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礼乐制度”高度一致。从现代西方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看,其长处在于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但由于“制度”“规范”仅相当于“礼”,与之相伴生的则是城市个体的焦虑与压抑生活。为使紊乱的人际与社会关系重新有序化,我国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但这也仅相当于“礼至则不争”,而未能做到“乐至则无怨”,在使城市人感到幸福和快乐、有价值、有意义和有梦想方面缺乏战略设计和手段。在“十三五”时期,在大力推进“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辟出“为美而活”“以乐感人”的新方向,对于完整地重建中华礼乐文化十分必要。当然,这个重建不是“照搬古代”,而是以中华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为前提。从“礼”的角度讲,关键在于破除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体制,实现从“乡土中国之礼”向“城市中国之礼”的版本升级,在这一点上我们仍需要学习西方的城市与社会管理经验。从“乐”的层面上看,主要是应对甚嚣尘上的西方消费文化及腐朽生活方式的挑战,在正确认识、理性肯定当代人消费欲望与需求的同时,又把它限定在合理和可持续的范围内。而后者正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精髓,因而与前者不同,在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上,在更高历史阶段上重建和回归传统,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主要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经百年,尽管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探索道路十分曲折,但主线一以贯之,内容不断丰富,框架基本确立。在“十三五”时期,开展我国主流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优化研究,消除思想观念上的模糊性、片面性和错误理解,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挑战,确立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核心的重点战略,可以为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创造条件。
一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需要。我国主流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大谱系:一是在古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为主干、兼收道释诸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在对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的批判与吸收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十三五”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革命文化、西方文化批判话语为资源,认真梳理和全面研究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框架,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先进和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应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交通和通信现代化、社会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及文化消费大众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我国特有的两大主流文化传统不断受到挑战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危机。一方面,以现代工业为生产力代表的城市化进程,直接动摇了中国农业文明延续千年的“经济基础”,深度解构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现实的整合功能和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心,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和革命战争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崇高的英雄主义气质也在以享乐主义和物欲横流为主要特征并借助经济全球化而广泛传播的西方城市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中受到严重冲击。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还将愈演愈烈。未雨绸缪,认真面对挑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反制系统并及早部署实施,有助于在“十三五”时期获得战略先机与主动权。
三是研究和规划“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重点战略”。目前,我国主流文化建设同时在两个方向上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首先是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乡土文化向以工商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最深层的文化矛盾,这种矛盾可以概括为“寓教于乐的封建文化”与“放纵自我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冲突;其次是以生产型城市为主体形态的工业社会向以消费型城市为空间存在方式的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最深层的文化矛盾,这种矛盾可以概括为“早期资本主义清教伦理”与“晚期资本主义欲望狂欢”的冲突。尽管矛盾重重,但都交集于城市文化。在“十三五”时期,研究和规划“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重点战略”,一方面,以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为背景,认真梳理和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源与经验,为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提供观念、方法和素材;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城市空间人口的特殊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研究和提出“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重点战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空间中的“落地”和“生长”问题,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挑战的同时,为小城镇和广大农业地区提供良好的文化示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革命文化和西方文化批判话语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题研究明确了重点对象与范围。在“十三五”时期,与落实《决定》提出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密切结合,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并争取在这些“基本面”上有重要突破,以期为彻底改变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中的“弱势话语地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化。《决定》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目前,持续百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已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成果。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等为代表,我国近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在“十三五”时期,应在深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打破条块分割,形成联动机制,同时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建设从“规模”向“内涵”、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型,推出一批能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二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落实。《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1]在“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探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评估标准体系。一直以来的问题是缺乏权威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导致了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扬弃时比较混乱、良莠难分,甚至是一些糟粕文化长期以来阴魂不散。二是对目前已有的“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等政策机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以提升建设质量,形成集聚效应。
三是中国革命文化传播的“正本清源”。《决定》提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1]。目前,在中国革命文化传播中,以“抗战神剧”为代表的庸俗化、娱乐化问题异常突出,正在彻底解构严肃庄重的中国革命史,同时也使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应有的历史记忆虚无化,问题十分严重。在“十三五”时期,可以从治理和提升两方面入手。首先,在已有的相关影视、出版物、网络审查机制的基础上,以“政治标准”和“历史真实”相结合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出台中国革命文化传播资质审查和规范管理文件,最大限度地杜绝对中国革命文化传统的“糊涂乱抹”和“戏说”乱象。其次是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养成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和文化市场观,通过加强和改进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和舆论引导,形成中国革命文化传播的文化主旋律。
四是“重写”西方文化理论及标准。《决定》指出:“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1]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坚船利炮”为代表的物质文明为先导,以20 世纪初期西方“德先生”“赛先生”为代表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为中坚,再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文化”为代表的理论与文化思潮为殿军,一种“以西方之标准为标准,以西方之是非为是非”的殖民心态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被动而主动,深入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肌体,成为百年痼疾。把“国际化”混同于“西方化”,与中国学派、中国话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国家意志、利益和需要严重脱节。如在制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时,“一流师资”被直接等同于“海归”或“洋教授”,“一流科研成果”被直接等同于国际期刊论文,不仅遗忘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基本功能和职责,以制度化的方式加剧了高校学者对西方学术、思想、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依赖与认同,同时也通过课堂、媒体和校园文化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最终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伟大复兴。基于这一深刻教训,在“十三五”时期,首先应开展“重写”西方文化理论工作,重构对西方文化理论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标准,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学术和中国学派建设、中国话语与中国价值传播“被西方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其次是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标准体系。和改革开放之初完全不同,当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核心板块之一,这就需要重估由西方观念、标准和价值观主导的世界文化的合法性,有必要规划和推进一种由中国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进程,整合现有各种文化走出去、人才引进战略规划和海外推介项目等,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与政策文件,一方面作为应对西方文化挑战的反制手段和措施,另一方面切实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国际化之路。
《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1]当今世界是媒介社会,以当代最新传播技术为工具,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传播推广,在“十三五”时期,应与《决定》提出的“发展现代传播体系”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形象标识设计。在景观社会中,文化强国的视觉表达十分重要。近年,哥伦比亚、瑞典等国家纷纷启用全新的国家形象标识,以贴合国家气质的色彩、蕴含国家特质的字母、符号或者图片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身份信息,起到了强化、推广国家形象的作用。对中国而言,由于城市内部发展越来越相似,正像前几年屡遭批评的城市口号一样,缺乏从自身文化底蕴出发的创意设计,这是大部分城市乃至国家形象标识设计亟须解决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摆脱千人一面,以鲜明、独特的视觉语言与现代设计技术,根据“十三五”文化主题与主题演绎的内容,以具象化、诗意化的方式使之成为感性化身。其延伸效果可运用于国家形象打造、国内外宣传推广等方面。
二是媒体推广创意与策划。“内容为王”的实质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不会改变。通俗文学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对整个民族素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民众,他们的价值观念、是非判断,都受到从小接触的俗文学、俗文化的强力塑造。因此,在以文化强国为理念、以已有的文化建设和开发思路为对象的前提下,需要根据文化主题、主题演绎和形象设计与创意,进行原创性的俗文化创意,并以此进行系统宣传,编辑图文并茂的精美出版物,制作相关的影视作品,同时配合国内外重大的活动,策划具体的参与方式与布展方案,以文化创意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象。
三是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以《决定》提出的“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民族英雄、伟大历史人物的庆典活动,并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注意扩大宣传范围,以政策引导、必要的资金补助的形式改变以往事业单位如火如荼开展纪念活动而企业职工茫然未知的状况,让所有群众都在亲近传统文化、回顾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2]“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民族的根与魂[EB/OL].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14-07/31/conte nt_12284700_2.htm,2014-07-3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4]“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7-24(05).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_4.htm,2012-11-17.
[6]弘扬核心价值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N].新华每日电讯,2014-03-11(03).
[7][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变更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