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泉,张治元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范例研究
蒋青泉,张治元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根据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特点,着重体现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特色,探索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指导性规范,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专业技能标准组织实训教学,推行项目化实训,全面引入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经营和管理,拓展新技术和高技能培训,推动培训业务创新转型,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提升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共享型实训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范例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创新带动下,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一是在国务院出台信息消费政策的鼓励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快速发展,通信服务业不断创新;二是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4G移动通信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主导的4G标准TD-LTE产业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专业改革过程中,树立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前瞻性,围绕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重点专业领域,持续深入开展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查,寻求专业改革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加大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调整、课程改革、师资转型、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力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对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1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建立以协同育人为主线的资源共享机制、以合作发展为基础的品牌共建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在校企联合招生、定向订单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教师培养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共同研发项目课程、就业指导及渠道建设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促进校企互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通信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通信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培养行业性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取得新进展。
1.2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三大专业群
学院作为行业性高职院校,对接通信服务产业链发展,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通信技术专业群、移动互联网专业群、通信服务管理专业群,进一步优化专业服务产业布局,推动相关专业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效益。一是建立健全适应通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学生喜欢读、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建、统筹发展、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
1.3协同推进定向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4G移动、网络优化、三网融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与华为讯方共建安卓系统开发、网络安全专业方向,与用友新道共建管理会计、大项目营销专业方向,通过实施“校企双主体,定向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4完善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工作机制
本文采用Midas等相关软件对拱桥进行支架稳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上文中支架搭设方案在Midas中建立模型,计算采用MidasCivil程序,杆件和钢管均采用梁单元来模拟。主体荷载按照均布荷载考虑,q=98.91kN/m2。有限元计算模型如图1。
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教学工作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强化教学质量动态监测和分专业的督导评估,实施课堂教学抽查、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建设年度质量报告制度等,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公布,提高教学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常态沟通机制、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1.5构建实习实训与培训服务体系
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社会服务专业化”的要求,校企协同开展实习实训与培训体系建设,校企共建与企业当期主流设备同步、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基地,实训内容体现系统性、典型性和递进性,实施以产品(作品)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培训服务,形成分模块的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拓展实训基地的边界和功能,突出信息化重点领域的应用,开展技术服务和生产创新,推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依托产业化信息平台和大学生创业平台,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持续积累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使用效益。
以移动通信技术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基地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企业项目、重点工程,增强为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服务主动性和专业化,充分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为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1建设模式与目标
以国家和湖南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注重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形成多方共享、校企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市场导向、协同育人的实训基地发展模式。对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突出协同育人、合作发展,建立和完善基地运行机制,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系统设计“模块组合、双轨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建移动在线的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库,形成移动核心网运行维护、基站代维认证、无线网络优化、移动通信运营服务、移动应用产品协同创新等五大中心,整合集聚社会各方优质资源,将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产业支撑服务型”实训基地。
2.2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机制
2.3校企对接、全程全网的生产性实训环境
按照移动通信企业全程全网生产运营的环境要求,制定并实施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包括实训类别、实训场所、实训项目与教学目标、主要设备及工具名称及配置数量,其中主要设备及工具名称有GSM/CDMA移动通信实训环境、3G/4G移动通信设备、程控交换设备、光纤传输设备、IP数据设备、基站建设与维护仿真软件、路测系统软件,以及信令仪、误码仪、频率计、频谱分析仪、激光测距仪、坡度仪、接地地阻测试仪等。
2.4模块组合、双轨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是开发并实施分模块的移动通信技术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结合通信行业特有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而通信企业认证要求,构建移动通信技术技能训练模块,其中核心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移动核心网运行与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优化,选修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移动通信运营服务、手机软件开发与维修;开展以移动通信技术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认证培训,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分为基础能力实训、核心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注重知识的运用,将知识有效转化为智慧,着重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无线网络优化子模块包括无线网络预规划、单板配置、基站数据配置、动态数据管理、告警管理、故障分析和定位、业务测试;DT/CQT测试、数据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与评估验收等。二是在综合技能实训或顶岗实习期间,实施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在校内和校外轮换进行综合技能实训或顶岗实习,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保证学生有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参加实际生产过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掌握岗位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做到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5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建立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机制,引入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师资专职授课,大力推进实训教师参加厂家培训,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支持骨干教师获取相关领域的中高端专业资质、承接企业科技项目、申报产业专项主持人和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重点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着力提升教师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作品为载体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
2.6校企共建移动在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积极推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共建移动业务体验平台、三网融合业务演示平台,校企联合开发4G移动基站组网与维护实训教学仿真软件,建立基于4G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有效整合实习实训与职业培训教学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社会服务在线平台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搭建基于空间的社会服务在线平台,建设开放共享的在线学习资源库,提供职业培训的定制服务,进一步开发掌上企业大学APP综合移动应用软件并上线使用,增强移动在线培训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2.7实施创新驱动的社会服务能力项目
一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服务移动通信产业链为目标,创新移动通信技术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机制,成立三网融合应用技术推广研究所、下一代移动网络研究所、移动互联网研究所、市场营销创新研究所,推动通信企业将移动通信技术共享型实训基地纳入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按照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的原则,借鉴和吸收通信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相关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或规范,结合企业岗位的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实际需求,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及题库,涵盖专业核心能力及职业素养的评价,较好地反映移动通信发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应用。三是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移动通信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水平,其中专业工作室主动与移动通信产业对接,成为产教融合的载体;职业培训着力拓展新技术和高技能培训,包括培训授课、培训师资采购、培训课程开发、在线培训学习平台等;职业技能鉴定包括通信网络管理员、电信机务员、电信业务员、通信电力机务员、话务员等;企业认证包括NC认证、基站代维认证、登高作业认证、安全员认证;移动通信服务与推广包括移动通信工程设计、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与咨询、移动通信业务营销与推广等;教师培训基地包括高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职专业教师省级培训等;实践基地包括三网融合业务推广、10086运营服务、10000运营服务、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运营服务等。
对接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探索校企一体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机制、模式和指导性规范,支持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和员工培训的教学活动,以及技术推广、协同创新与运营服务等经营活动,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和技能竞赛、企业员工技术比武活动,同时专业工作室主动与信息通信产业对接,成为产教融合的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推动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有利于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激发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1]张洪田.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31).
[2]张敬斋,乔向东.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
[3]李新生.基于产业集群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
[4]卜复鸣.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
[5]朱维巍,董瑞丽.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
Case study of sharing-typ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docking with strategic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JIANG Qing-quan,ZHANG Zhi-yuan
(Hunan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Changsha,Hunan,China 410015)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and work-study combination of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It also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guide specifications of sharing-typ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docking with strategic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school teaching should b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 proces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standards of the enterprise.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enterprise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management.The school should also develop training for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high skill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raining business,the effectively linking of the education chain and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sharing-type training base.
sharing-type training base;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case study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1.011】
G712
A
2095-7661(2015)01-0044-04
2015-01-2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012CZJ036)。
蒋青泉(1965-),男,湖南洞口人,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工程、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