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海波,杨 静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形而下视域下传统武术儒学思想审视
井海波,杨 静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形而下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进行再审视。分析从形而下视角审视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意义,探析传统武术的根基,对传统武术的 “道”与 “器”进行辨析。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是 “即身而道在”,而非 “我思故我在”,身体技术动作是传统武术的根本,而只有 “道器合一、身心一体、知行一体、打练一体”才能真正赢得传统武术的发展。
形而下;传统武术;身体技术动作;道;器
无论是儒家思想,亦或是其他传统思想,皆是由形而上与形而下共同构成的结果及现象。当今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的转型,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语境渐与农耕文明社会时期产生差异。近年来学术界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认识,十之八九集中于形而上精神层面的 “文化”与 “功能价值”之上,忽视了形而下器物、身体层面的内容,导致传统武术发展理论脱离实践,陷入 “思”与 “想”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当代传统武术发展转型的基础上,从 “形而下”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进行重新审视,认识传统武术的根基,以期为推动传统武术 “道器合一”的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影响之大,首推儒家。由 “百家争鸣”到 “独尊儒术”,儒家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从未停止。但当代传统武术一向注重文化精神方面的研究,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多停留于形而上层面,难脱意识哲学窠臼。站在形而上的角度,技术动作“只是操作层面的 ‘有形’表达,是一种有迹可寻的形而下的 ‘筌蹄’”[1]。所以,当我们以儒学形而上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时,它的套路动作、技击性等器物层面几乎都被笼罩在 “意识”的阴影之中,未能真正把握传统武术的本质规律。
然而,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向已经由现代主义 “形而上”的 “意识哲学”转为后现代主义 “形而下”的 “身体哲学”,因此,对形而下的解读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审视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必要。冯友兰解释: “我们所谓形上形下,相当于西洋哲学中所谓抽象具体。所说之理是形而上者,是抽象的;其实际的例是形而下者,是具体的”[2],即形而上是无形的、抽象的意识层面,形而下是有形的、具体的身体层面,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演绎的事物的两面和关系[3]。从 “形而下”的视角审视传统武术儒学思想,是对传统武术新的认识,是对传统武术身体动作根本的重塑,同时明晰传统武术 “器”与 “道”、“身”与 “心”、“行”与 “知”的关系,跳脱 “意识”范畴,回归传统武术本真,推动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
首先,当代以科学发展为主导观的时代语境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诚如沃森所说: “20世纪受知识支配,或 ‘屈服于’科学。……除了改变人们所思的内容外,科学亦改变了人们所思的方式。”[4]历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当一种思想、文明、文化,还留恋于过去 “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模糊性或抽象性的世界观、认识观上,还停留在“我思故我在”的意识形态之中,那么,它就没有走出古典文明的时代,没有跳脱意识神明的束缚,也无法与近现代的科学发展道路接轨。故对象化、具体化是传统武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途,也是认识传统武术的必需。作为以具体事物或关系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形而下是对传统武术又一新的认识,是纠拨和捩转以往传统武术隐 “身”扬 “心”、尊 “识”蔽 “体”、重 “知”废 “行”的新思路。与一元论的认识不同,形而下更多地是把传统武术的 “践行”作为感知的根本,亦如 《中庸》的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其目的不在于让我们去了解 “自明诚”和 “自诚明”的含义,而是为我们 “提供可以施行的 ‘所以为功’的方式”[5]。
其次,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多注重 “意识”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认知多局限于武德层面,造成了与当今多元化时代的脱节,最终沦为我国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而下”将 “身”与 “心”、“知”与 “行”统一于身体之中,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再审视,回归传统武术本真,为推动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而可行的希望之径。
众所周知,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那么孔子的儒家学问必然多少会受到老子形而上哲学的影响,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儒家思想就是形而上的,而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儒家形而下的身体观。如 《论语》一书中处处体现着孔子以身为本的思想,“能近取譬”的 “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 “道”、“学而实习之”的 “学”、“吾日三省吾身”的“思”、“射乎于礼”以及孔子为实现 “周礼”而周游列国的“行”,诸此种种可一言以蔽之为 “反求诸其身”,这些均表明了儒家以身为本和回归身体的致学传统,使得自古以来儒家弟子不是 “学而优则仕”就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因此,与其说儒家思想 “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反思的哲学,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反身的哲学。”[6]
身体同样是传统武术的根本与关键所在,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灵魂。我们不排除儒学思想意识于传统武术的作用,但 “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身体也是检验传统武术的唯一标准”[7],传统武术产生之始是身体生理的需要,修炼或传承的过程是身体于道的追求,拳种或流派的产生是身体变化的趋势。传统武术的点滴变化都通过身体真实地呈现出来,没有身体的外在体现也就没有传统武术。“拳以德立,德以武显”“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切抛弃或远离身体动作谈传统武术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因而在论及传统武术之时 “必须身习其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此后世格物之学所以为谬也”。
3.1 传统武术之溯源
逐本溯源,探究传统武术产生之初的形态是对传统武术根基最直接的认识。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与野兽搏斗,逐渐学会并形成了一定的击刺技巧、攻防姿态与动作。新石器时代生产、狩猎工具的不断更新更是让人们的劈、砍、击、刺技术得到提升,由此产生了传统武术的雏形,即人们为了生存做出的一些身体动作。而后战争的出现使得人与兽斗转化为与人搏杀,生产工具演变为战争兵器,生产技能成为战争技能,支离破碎的格斗技能被融入军事训练之中,向着系统化演进,技能的高低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士”阶层和 “游侠”的出现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在军队和教育方面垄断武技的局面,武技开始走向民间,并具有了一定的武术雏形,其技击意识向着自觉性、理论性方向发展,如 《庄子·说剑》注:“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吴越春秋》载:“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8]此后,武术理论化的发展愈加繁荣,但也都是建立在身体动作的基础之上的。
3.2 传统武术的本体
“本体”一词在哲学中主要是研究事物存在的本质以及如何描述这些存在。那么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技击,这一点由其定义中便可以看出,例如周伟良先生认为:“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9]范国平认为:“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活动目标,体用兼备,打练结合,并容修身养性、防身自卫、娱乐审美为一体,富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的身体活动。”[10]栗胜夫指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以具有攻防含义的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散手和各种功法为主要练习形式,注重神形兼备、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1]《中国武术教程》中也写到:“武术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是搏斗技术与经验的总结。……是具有民族性格的技击术。”[12]可以说,自古至今,传统武术的本质和存在价值皆是以 “技击”为本质,缺乏技击性的传统武术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3]。那何为技击?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庄子·说剑》提到:“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夜行宗谱》载述:“所谓技击,乃以武艺行实战搏杀之能。”[14]也就是说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是建立在其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是通过身体动作得以体现的,没有技术动作的体现,技击性只是 “空口白话”。而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又分两类:
其一为 “真实技击”。真实即外在显现出来的,在主体感性的知能活动畛域之内,以 “可见”“可闻”的方式存在,通过传统武术身体对抗体现,也即所说的 “打”。真实技击主要是通过习武者之间的对抗练习,以实战为主,如散手等。
其二为 “意象技击”。意象即内隐的技击,并非 “不存在”,而是以 “不可见”的方式作用着的知行活动,通过传统武术套路动作体现,也即所说的 “练”。传统武术套路练习过程要求自身营造与人过招的意境,使得套路动作中一招一式的攻防含义得到体现。
《易·系辞上》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传统武术之 “道”与 “器”便是它的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层面。何所谓道?何所谓器?依 《易经》所述, “道”是 “在世界万物形成之前,物质还没有可见的形状,即有形物质形成之前的物质”[3];“器”是具有了可见形状的物质,即有形以后的物质。也就是说 “道”是无形、虚无、不可捉摸的,“器”是有形、具体、可捉摸的。故老子有言:“道可道,非常道。”但道又是无处不在的,故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朱熹曰:“万事万物皆是一个理。这个一理却又处处皆浑沦。如一粒粟子,生为苗,苗便生花,花便结实,又成粟子,还复到原来的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各自入地下种,又产生千千万万。宇宙间便是如此,一理播种下去,生出千千万万之理。”[15]在他看来,道即是 “理”。概而言之,道即心、即识、即灵、即知,器即身、即体、即肉、即行。
王船山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也就是说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在于不可见与可见。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隐显之别,并不等同于有无之别,而是主体两种不同形式的存在:可见的存在和不可见的存在。因此,道与器都已然存在,只是看得见与看不见之分,而 “道”之所以不可道,是因为它同时涵盖了 “真”和 “假”这样的范畴,如格尔茨所说:“虚构的产物,是说它们是 ‘某种制造出来的事物’,是 ‘某种被捏成形的东西’”[16]。故当说道是意识精神层面时,并不是指道就不存在,相反,道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只不过是隐藏起来而已。所以,王船山强调:“吾目之所不见,不可谓之无色;吾耳之所不闻,不可谓之无声;吾心之所未思,不可谓之无理。”[17]
作为主体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形而上’与 ‘形而下’之间的分辨不是道器固有的分辨,相反,在本然的意义上,道器本身总是不可分割的”[5],道与器的关系就是心与身、灵与肉、知与行的关系。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即 “道”是 “器”的根源、本质和本体,“器”是 “道”的发展态。但是在传统武术中,笔者认为,“器”是 “道”的根本,“道”是 “器”的最终目标。道依附于器而存在,并因其变化而变化,而器则体现了道。因而有 “习武修道”,而非 “修道习武”。没有器的存在,即没有具体的身体动作做支撑,传统武术之道便是空谈、虚设,故习武者必须具备一定层次的技击水准,才能领悟到传统武术中蕴含的道。所以,王夫之认为, “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 “道者器之道”, “终无有虚悬孤致之道”,犹如没有车马便没有御道、没有管弦便没有礼乐之道一样,传统武术也是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但同样是对道的追寻,传统武术的 “即身而道在”又有别于 “我思故我在”的意识哲学,区别就在于意识哲学是以思入道、以想入道,注重于心的感悟、知的理解,而传统武术对道的追求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层面,传统武术是由器入道、由身而心、由行而知的过程。因而传统武术的 “道”与 “器”可以说是 “一体两面”的阴阳关系,两者是 “统此一物”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离的,“有器无道勇夫,有道无器懦夫,道器双成方为大丈夫”。因此在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认识上,不能只看到道的追求,而忽视了如何追求道;在对待传统武术发展时,不能只注重文化价值,而抛弃或远离了其具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只有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脱化神明,只有道器合一、身心合一、知行一体、打练一体才能真正做到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是由 “器”入 “道”、由身而心、由行而知的过程,儒学思想 “我思故我在”形而上的意识哲学并不能满足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而从形而下的视角对儒学思想重新审视会为传统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传统武术之 “道”依存于 “器”,无其 “器”便无其 “道”,我们只有在对待传统武术时做到 “道器合一、身心合一、知行一体、打练一体”,方能使传统武术学术研究道路持续健康地发展,真正迎来传统武术春色满园、花香蝶至的繁荣局面。
[1]周伟良.武术概念新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0-13.
[2]郭齐勇.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J].中州学刊,1998(3):68-75.
[3]百度百科.关于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区别及联系[EB/OL].(2013-05-15)[2015-01-15].http://www.docin.com/p-656254986.html.
[4]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陈赟.形而上与形而下:后形而上学的解读——王船山的道器之辨及其哲学意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3-100.
[6]张再林.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J].世界哲学,2008(4):6-12.
[7]邓正龙.从身体哲学视角出发对武术文化的再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0):56-58.
[8]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10]范国平.论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J].西藏体育,2006(3):12.
[11]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0-44
[1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
[13]曹红敏.传统武术文化生存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1):91-93.
[14]谭邦和.《庄子》选读[M].叶春雷,译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84-187.
[15]李龙,虞定海.论中国武术的一体多元格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77-70.
[16]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阐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7]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An Overview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s i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from a Physical Perspective
Jing Hai-bo,Yang J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starting from the physical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makes an overview of Confucian thoughts in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I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i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discuss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and differentiates the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i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philosoph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that body and metaphysics(Dao)coexist,rather than“I think therefore I am”.Body technical movements are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and the only way to obtain a sou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s by a unity between Dao and physics(Qi),integration of body and mind,knowledge and action,practice and perform.
physical;traditional martial arts;body technical movement;physics;metaphy sics
G807.4
A
1008-3596(2015)05-0093-04
2015-03-20
井海波 (1992-),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