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官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为党中央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着眼长远的大战略,它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为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主动引领构建面向未来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也为青岛和其他沿线城市创造了共享开放、共享市场和共赢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发挥青岛对外对内开放的优势,拓宽青岛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领域和视角,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经济全球性化新形势下,借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形成的。
丝绸之路,是指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由于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该名称随即被广泛接受。丝绸之路按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一般是指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的古代贸易和陆路商业通道。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早于陆上丝绸之路,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主要分为南起航线和北起航线。南起航线是从我国东南沿海起航的延伸到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欧洲的海上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南线主港历代有所变迁,重要港口有广州港、泉州港、明州港、漳州月港等。北起航线是指从山东半岛沿海起航的通往韩国、日本的东方海上航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就通过海上主动与朝鲜展开了贸易往来,开辟了这条航线;这条航线以山东半岛沿海港口为起点,驶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也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两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其基本内涵就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最终向西开放形成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和向南开放将我国和东南亚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形成一个覆盖数十亿人口的共同市场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城市,也是正在发展中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优势。青岛由于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海陆交汇地带,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结合部,在区域经济布局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向西可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中亚五国,是我国沿黄流域经济带最大的出海口;向南可通达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临近,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具有沟通东西、连结南北的独特区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地区乃至中亚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岸和亚欧国家经贸交流的枢纽城市,肩负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和“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交通大枢纽的历史使命。青岛建设丝绸之路海、陆衔接枢纽,不仅可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人员、技术、资金、科技等的无缝对接和交流,发挥好桥头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自身海洋经济与陆桥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海陆经济相互渗透和交叉,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带动发展,通过强大的产业辐射能力和产业梯度转移服务能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地区提供良好的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将给青岛市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优化开放布局、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对青岛市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大与中亚、西亚、东亚和东南亚乃至中东欧等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贸易合作以及与国内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等西部省市和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的良性互动意义重大。青岛市积极参与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有利于统一开放大市场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资源的更为有效地结合,实现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共享开放、共享市场、共赢发展,加快拓展青岛市的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提高青岛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赢得先机。
青岛地理区位优势独特。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出海口,处于海陆丝绸之路“十”字结点位置,向西可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中亚五国;向南可通达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临近,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具有深化国际合作、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一带一路”一头连着大陆,一头连着海洋,做好两者的衔接转换至关重要。青岛港口有着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以及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可以更好地发挥沿黄流域龙头带动作用,形成我国东中部新的增长极。青岛是沿黄流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与西安、兰州、郑州、成都、贵州、新疆等内陆城市在经贸交往、文化沟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辐射带动作用一直较为突出。青岛内陆腹地广阔、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增长潜力大。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被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692.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 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2.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1亿元,增长7.9%。青岛已经成为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一带一路”上最具带动能力的城市之一。发挥青岛的经济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深化沿黄流域对外开放,提升沿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国家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打造东中部新的增长极。
二是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优势,打造我国对内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北亚出海口,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产业互融性和经济互补性强,是传统对外开放区域。青岛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面临日韩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形成,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利用后方大陆桥通道,便于我国内陆腹地与中亚、欧洲、东北亚国家紧密连接,实现东西双向开放。这对于打通亚欧经济新通道,构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更好发挥海洋科研优势,打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海洋事关我国能源资源供给、海上运输和国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龙头城市,在集聚海洋经济要素、贯通国际国内市场、整合海洋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预计2014年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500 亿元,占GDP的比重近2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青岛海洋科技优势明显,聚集了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50%的海洋高层次科研人才、70%以上的涉海两院院士,荣获的国家海洋科技成果奖占全国的50%。青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政策争取,有利于搭建以开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创新平台,促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四是更好地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促进山东半岛和沿黄流域一体化。长期以来,青岛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物流大通道之一,在带动山东半岛和沿黄流域发展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沿黄流域及其他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沿黄九省区生产总值占我国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构成了青岛对外开放的广阔经济腹地。青岛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整合半岛区域资源,建设半岛港口群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新兴城镇群;有利于打开内陆地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物流通道,将沿黄腹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推向新的前沿。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定战略,国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规划。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未来发展进程中,青岛作为新欧亚大陆桥在东北亚的出海口,具有建设桥头堡,承担起亚太地区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和国家的沟通和联系的纽带作用。这对于打通亚欧经济新通道,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亚欧之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东北亚国家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融合度;对于推进东部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进一步发挥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作用、提升青岛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加快青岛城市国际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着力打造东中西区域互动新引擎。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一条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交通大动脉,覆盖了我国1/3 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是连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纽带,理应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起更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这种作用发挥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给予新亚欧大陆桥的内涵太窄,狭隘地把它定义为从连云港经陇海线、兰新线到阿拉山口的单一线路,没有把东部沿海地区的环渤海、长三角地区涵盖在内,结果连云港所在的苏北地区恰恰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它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带动不了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只能起到运输通道的作用。所以沿桥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互动迟迟发展不起来。而建设青岛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无疑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打造了动力强大的新引擎,对沿桥的中西部地区来说,青岛具有产业、科技、资金、人才、政策体制等方面的优势,无疑是一个动力强大、功能全面的互动输出端,它既可以充分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优质资源,增加其附加值,也可以进行产业、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转移,帮助中西部地区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发展经济,实现良好的区域互动。因此,青岛桥头堡的建设,不仅关乎青岛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推动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带动沿桥中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发挥好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十二五”首个获批的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战略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国家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青岛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建设青岛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实现蓝色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对接、蓝色经济区与陆桥经济融合发展,能够促进海陆经济相互渗透与交叉,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空间;能够加强与日、韩、欧洲等发达国家合作和交流。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升青岛市经济整体质量和效能,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
三是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这一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区,是我国目前着力发展的十大城市群之一,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也是我国沿海地区继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外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对于山东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岛建设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依托亚欧国际贸易集散中心,必将有力地推动以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之间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增强地区间的合作、联动发挥青岛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加产业融合度,进而要求在交通、通信、保险、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甚至医疗、教育等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统一调配,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必将能够推动山东半岛一体化的进程。
四是整合放大环黄海城市群功能。环黄海城市群主要是由我国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韩国的仁川、釜山以及日本的福冈、长崎等城市组成,是环黄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和跨国城市走廊。在这个城市走廊中,青岛基本处于经济洼地。前不久国家制定的“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中,青岛从陆上被列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从海上被列入“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建设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可以增加青岛与环黄海城市群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增强了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联系,通过经贸合作,能够形成与日韩产业梯度的有机对接,建立日韩欧美的跨国城市协作带和经济走廊;其次是增强与南北向的,即向南接受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向北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极;第三通过青岛桥头堡的枢纽作用,增加了环黄海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城市群之间特别是港口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进而提升整个环黄海城市群的功能。
五是推进对内双向互动合作。我们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注重发挥市政府国内经济合作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半岛城市合作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和谋划成立山东半岛城市战略合作联盟,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青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确立协同共赢、利益共享的观念,深化与青岛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市、贵州省安顺市、湖北省宜昌市的互动交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沿黄流域中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与新疆、陕西、甘肃、山西、宁夏、内蒙等内陆城市的合作。鼓励青岛市企业积极参与中西部重要城市开展的“西洽会”、“乌洽会”、“喀交会”、“西博会”、“宁洽会”等各类重要展会,建立商品采购渠道和服务体系。用好本地区部分城市科研优势,吸引西部地区大院大所来青设立机构开展科研活动。用好青岛市港口、物流、贸易等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与内陆地区的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其提供通关出海服务。探索与西部地区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各层次往来,形成良性互动,力争使西部地区成为青岛市相关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为促进青岛市区域合作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进程赢得发展先机。要构建起“引进来”与“走出去”互动并进、合作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切实当好排头兵和先行区,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