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主宰者,拯救者———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看《呼啸山庄》的两位女主人公

2015-03-27 04:25洪秀芸
关键词:埃德加呼啸山庄凯蒂

洪秀芸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一、引言

著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描述了一个由震撼人心的的爱情悲剧引起的复仇故事。

19世纪,在英国约克郡一个阴沉的荒野上,名叫希刺克厉夫的吉普赛弃儿,被老恩萧先生带到呼啸山庄收养。他得到主人之女凯瑟琳的钟爱的同时也受到凯瑟琳哥哥辛德雷的轻视和虐待。凯瑟琳在爱希刺克厉夫的同时,又无法拒绝自己想过富裕生活的愿望,而能提供这种生活条件的,却是画眉田庄的未来主人埃德加·林淳。希斯克利夫无意中得知后愤然离去。凯瑟琳与埃德加结为夫妇,凯瑟琳成为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几年后飞黄腾达的希刺克厉夫风度翩翩地回来了,怀揣着一个可怕的巨大的复仇计划。他使用各种手段让辛德雷倾家荡产,买下呼啸山庄,虐待辛德雷的儿子并且看着辛德雷一天天地毁灭。希刺克厉夫的归来激起了凯瑟琳感情的狂流,两人频频见面,这激化了埃德加夫妻以及埃德加和希刺克厉夫之间的矛盾。偏偏这时埃德加的妹妹无可救药地爱上希刺克厉夫。结婚以后,希刺克厉夫的冷淡无情使伊莎贝拉很快枯萎凋谢,她最终选择离开他。凯瑟琳也因精神折磨而死亡。

之后希刺克厉夫心神错乱,在哀悼凯瑟琳中捱过了将近20年。他对周围一切人都极端轻蔑、百般折磨,包括对他自己的儿子小林淳,对凯瑟琳的女儿凯蒂,对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直到凯瑟琳的幽灵在一个严冬的雪夜把他召唤到他们最喜爱的荒野上某个地方,他才发现,死亡才是他唯一的解脱,通过死亡他们才能相聚,他的灵魂才能安息。

小说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超现实气氛,惊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带有奇幻恐怖色彩。

二、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当今心理学上的热门理论之一。是指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九型人格的符号是由George Gurdjieff在1900年左右引进至西方,Oscar Ichazo首先将九型性格的教导与其图形互相结合,并阐明每种性格的主要特质,而精神病专家Claudio Naranjo将其发扬光大,提出搜集九型性格特质的核心方法。之后再由Don Riso及Russ Hudson将九型性格特质详加阐释,包括九种内在发展的层次与及每种性格特质的内在逻辑。西元1920年,哥济也夫(G..I.Guardjieff)首先将九型人格学说传入西方,用它来阐释人类的九种特质。

九型人格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完美型,给予型,实干型,浪漫型,观察型,怀疑型,享乐型,保护型和调停型。以下是各类型人格的主要特征:

完美型:原则性强、不易妥协、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时刻反省自己,也会纠正别人的错。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有影响力,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给予型:温和友善、随和、婉转含蓄、好好先生/小姐、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否认问题存在,很多时候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实干型:自信,有活力和强烈的好胜心,积极进取,常与别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着重形象;是个野心家,希望受到别人的注目、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

浪漫型:情绪化,追求浪漫,占有欲强,我行我素。易忧郁、妒忌;很珍惜自己的爱和情感。倾向追求不寻常、艺术性的事物,爱幻想,认为死亡、苦难、悲剧才是极具价值和真实的生命。

观察型:冷眼看世界,抽离情感,喜欢思考分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喜欢精神生活,;想藉由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了解环境,有了知识,他们才敢行动,也才会有安全感。

怀疑型: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相信权威,又容易反权威,性格充满矛盾。他们需要被喜爱、被接纳并得到安全的保障。

享乐型:乐观,要新鲜感,追上潮流,怕负面情绪;想过愉快的生活,想创新,渴望过比较享受的生活,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对人对事,把人间的不美好化为乌有。他们总是不断地寻找快乐。

保护型:追求权力,讲求实力,不靠他人,喜欢做大事;是绝对的行动派,想要独立自主,一切靠自己,依照自己的能力做事,要建设前不惜先破坏,具攻击性、自我中心、轻视懦弱、尊重强人。

调停型:须花长时间作决定,难于拒绝他人,不懂宣泄愤怒;温和,不喜欢与人起冲突,个性淡薄,希望事物能维持美好的现状。忽视会让自己不愉快的事物,并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温和友善、忍耐、随和、怕竞争,非常倚赖别人的提醒。

本文运用九型人格理论来解读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在她们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从中窥见作者的女权主义意识,打破了目前运用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这部作品的局限性,从跨学科的角度用九型人格为文本的解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三、凯瑟琳的一生:叛逆者,主宰者,拯救者

童年的凯瑟琳是一个不可不扣的叛逆者。她是一个具有怀疑型性格的小女孩。“从不相信权威,他们从不放松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就算真的存在命运,他们也会勇敢地向其宣战,把人生的主动权抢回来!”[1](P110)孩提时代的凯瑟琳就被认为是怪脾气,一整天都在淘气,纠缠不休,是个又野又怀的小姑娘。父亲出趟远门,她要求父亲买给她的礼物竟然是一个马鞭!“马鞭给人的直接联想就是权力与控制力”[2](P100)女仆耐莉在对房客描述凯瑟琳时说“在玩的时候,她特别喜欢当小主妇,任性地做这个那个,而且对同伴们发号施令。”[3](P33)可见她从小是一个喜欢统治,操纵和使唤别人的人。“她把约瑟夫的宗教上的诅咒编成笑料,捉弄我,干她父亲最恨的事…炫耀她能使这个男孩(希刺克厉夫)如何对自己唯命是从,而对他的心意,只有合自己心意时才肯去干”[4](P33)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感情也从共同反抗中萌生,他们反抗约瑟夫的宗教权威,蔑视所谓的规范和秩序,同时,在这种感情中,她也占了上风,因为她喜欢的是希刺克厉夫服从自己的那种感觉。父亲是家里的权威,可是凯瑟琳不但不怕他,反而故意想激怒他而获得乐趣,在被责骂的时候,她就用用机灵的话语反抗他们,父亲问她为何不能做个好姑娘时,她反问父亲为何不能做个好男人。父亲去世之后,辛德雷成了家里的主人,他用尽办法虐待希刺克厉夫,此时,凯瑟琳勇敢地站出来,和希刺克厉夫统一战线来反抗代表着父权权威的哥哥的压迫,两个人一起逃到画眉山庄去玩,并且嘲笑林淳及其妹妹的懦弱和养尊处优。

少女时期的凯瑟琳是命运的主宰者,这时她体现出的是完美型的性格。“他们追求完美…对错误非常敏感,发现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甚至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以便留给别人完美的印象”[5](P6-7)在画眉田庄住了五个星期之后,凯瑟琳变了。她开始接受一种不一样的价值观。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的粗野,开始想改变自己,所以她先是接纳了嫂子的漂亮衣服和奉承话,接着从言行举止上开始变得端庄,每个细节她都在注意,甚至怕小狗弄脏了她的衣服,潜意识里,她要摆脱那个曾经的野姑娘,成为一个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贵小姐。同时她的虚荣心也膨胀了,画眉田庄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诱惑力,她想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去配得上画眉田庄的小主人埃德加。哪怕只是装腔作势,她也在不断地努力,以赢得埃德加的好感。这个时候,她明白,她和希刺克厉夫的感情是多么不切实际,她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要通过婚姻这条路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她也渴望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希刺克厉夫不能给她的。此时,她认为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完全可以理智地对待感情,那就是面对现实,即便背叛自己的内心,她也可以活得很好,“他们坚信任何事情只有一种正确的解决办法没有第二种可能性。”[6]P(9)所以她下定决心,认为嫁给埃德加是她人生唯一正确的答案,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希刺克厉夫。

婚后的凯瑟琳,却陷入了苦闷。埃德加虽有财富,但是无法给凯瑟琳她想要的爱情。追求完美的凯瑟琳,又开始不满足了。“越是要求完美,越会破坏身边的平衡与和谐”[7](P17)凯瑟琳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此时希刺克厉夫的归来,让凯瑟琳内心再次掀起波澜。她想要通过操纵三个人之间,让埃德加和希刺克厉夫和平相处。刚开始,埃德加总是忍让。作者把埃德加刻画成一个温和甚至懦弱的人,就是为了突出凯瑟琳女权主义思想,“埃德加一定得消除对希刺克厉夫的反感,而且,至少要容忍他”[8](P65)凯瑟琳就这样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让他们为了自己痛苦不堪,同时自己也备受折磨,因为她现在想要保护自己的爱情也保护自己的婚姻,这种保护型的人格注定了她的悲剧。凯瑟琳的死亡貌似意味着她受到了命运的惩罚。其实不然,最痛苦的莫过于希刺克厉夫。在以后的18年,他极尽所能地折磨身边的人,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报仇最后让他性格扭曲。最后他发现失去了凯瑟琳,一切毫无意义。他用绝食走上死亡的道路,为的是他的灵魂能够追随凯瑟琳而去。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是为了说明凯瑟琳其实是希刺克厉夫灵魂的拯救者!“希刺克厉夫的人生过程就是犯罪,堕落到赎罪并获拯救的过程”[9](P54)没有人能够让一个恶棍的人性回归,唯独凯瑟琳,哪怕是死了18年,她依然对希刺克厉夫有着无穷的影响力,这就是作者女权主义意识的体现。

四、凯蒂的人生轨迹:叛逆者,主宰者,拯救者

童年的凯蒂是浪漫型的人格,自小她就具有鲁莽的性子和倔强的意志,她喜欢独自一人到外面游荡,喜爱荒诞离奇的故事。浪漫主义者“总是很关心别人,也懂得爱护别人,但又喜欢独处”[10](P68)在埃德加接回小林淳时,凯蒂的这种性格表露无遗。看到表弟苍白柔弱的模样,她立刻起了恻隐之心,“她就开始抚摩他的鬓发,亲他的脸,用她的小茶碟给他端茶,像对待一个婴孩似的。”[11](P170)一出场,凯蒂在小林淳面前就充当了一个强者的角色,处处照顾着他。不仅身体上柔弱,精神上小林淳同样被刻画成一个又自私又懦弱的人,在这里,男性形象被消解,女性形象变得高大。

在埃德加禁止凯蒂去呼啸山庄时,凯蒂变得闷闷不乐,她的善良和孝顺使她不忍心伤埃德加的心,可是她内心对爱情的执着却使她暗地里违背父亲的意愿。此时作为一个叛逆者的她,也背负着对小林淳的责任感,“我担保如果林淳有我去照应他,他的身体会很快好起来。我比他大,你知道,也聪明点,孩子气少些,不是吗? ”[12](P204)相比之下,林淳显得太渺小了。在这段感情中,凯蒂完全是一个给予型的人,她不吝啬自己的付出。

在上了希刺克厉夫的当之后,凯蒂接受现实,和小林淳结婚,同时也充当了林淳的保护者。她敢爱敢恨,不靠别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办事,并且敢于反抗魔鬼一般的希刺克厉夫,在他面前大声说自己不怕他,并且嘲讽他:“希刺克厉夫先生,你没有一个人爱你;无论你把我们搞得多惨,我们一想到你的残忍是从你更大的悲哀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等于还是报了仇了。你是悲惨的,不是吗…我可不愿意像你这样!”[13](P245)

在小林淳死后,凯蒂并没有自暴自弃。她不会一味沉浸在悲伤中自怨自艾,她仍然热爱生活,此后她体现出的是观察型的人格,做一个坚强的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同时也成为哈里顿的拯救者。一开始,哈里顿因为成为希刺克厉夫报复的对象沦落为一个愚昧粗野的下人,并且他和凯蒂的第一次会面就是不愉快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距离…他的思想变得十分空虚和乏味…性格倔强而执拗”[14](P61)但是此后他由于对凯蒂产生好感,开始想要接近凯蒂,并且想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凯蒂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由轻蔑变为理解。她也故意制造机会教他读书,哈里顿不再自卑,被教化以后的哈里顿变得文明,有了更高的精神境界。凯蒂也不再高傲,她从哈里顿身上看到了真善美,“浪漫的四号…善良而又充满灵性…总能在别人需要帮助,需要安慰的时候,耐心地付出自己的爱。当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时,他们往往能表现出超乎别人想象的活力和热情”[15](P76)凯蒂明白,爱是相互的,必须懂得给予才有收获。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终于碰撞出火花。最后凯蒂与哈里顿幸福地结为夫妻。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局,也是有意告诉读者,一个有过不幸婚姻的女人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宰自己的人生,收获幸福,甚至充当一个男人的拯救者。这就是作者通过凯蒂的人生轨迹折射出的女权主义意识和她的婚姻观:“男女恋爱的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以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心灵的契合才是婚姻的灵魂”[16](P138)这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一种超前的观念。

五、结语

九型人格论把人格清晰简洁地分成九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鲜明的人格特征。它的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揭示人们内在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九型人格能够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用有效的方式对应他人。

这九种人格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并且每个人都可能拥有几重人格,它们并不互相矛盾,反而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真实。《呼啸山庄》的两位女主人公,凯瑟琳拥有怀疑型,完美型和保护型的人格。凯蒂拥有浪漫型,保护型,观察型和给予型的人格。她们所生活的年代,当时“女性的境况每况愈下…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完全依附于男性”[17](P69)但是她们从童年到少年到成年,都体现了从叛逆者到主宰者到拯救者的角色转换,那就是反抗权威,反抗父权,反抗男权中心思想,主宰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拯救被消解的男性。男性形象在她们面前黯然失色,在她们身上,艾米莉寄托了超前的女权主义意识,闪耀着女权主义的光辉。

(注:本文系“用九型人格解构《呼啸山庄》的女权意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属于2012年福建工程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Y-S13006;也属于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项目编号:JB13119S)

[1][5][6][7][10][15]陈建伟.九型人格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191.

[3][4][8][11][12][1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290.

[2]邓志辉.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6):100.

[9]王沙拉.天堂与地狱——对《呼啸山庄》的原型解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54.

[14]王永春.《呼啸山庄》的人性论结构[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61.

[16]毕宇宏.《傲慢与偏见》与《呼啸山庄》的对比——浅析简·奥斯丁与艾米丽·勃朗特婚姻观的对比[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2):138.

[17]田苗苗,胡水清清.两位“自由女神”对爱情的追逐——比较分析伊丽莎白与凯瑟琳的爱情命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4):69.

猜你喜欢
埃德加呼啸山庄凯蒂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凯蒂与星夜——凡·高作品之旅
凯蒂游伦敦
凯蒂游苏格兰
凯蒂的伦敦圣诞节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