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双视角下的纠错反馈教学——《外语课堂中的纠错——问题重审》评介

2015-03-27 04:07夏璐
关键词:二语书面口语

一、引言

纠错反馈是外语教学的构成要件之一,通过启动学习者的认知比对和差异关注,协助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程序性知识,增强了输入的实用性,在确保教学平衡性的同时促进了最近发展区知识的内化。近二十多年来,纠错反馈不但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中,也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热门话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外语课堂中的纠错——问题重审》一书由Springer公司出版,是目前综合研究口语反馈、书面反馈,并应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的最新著作。该书由波兰亚当密坎凯维奇大学的MiroslawPawlak教授所著,MiroslawPawlak教授是二语习得理论及研究领域的专家,近年来致力于外语课堂形式教学及纠错反馈的研究。全书共分为6个部分,本文拟对该书先分章进行介绍,然后对全书进行总体简评。

二、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纠错对于教师、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的意义。介绍了本书撰写的三大初衷:1.纠错在常用的教学法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小;2.少有书籍同时涉及口语纠错和书面纠错,且对理论如何应用于教学实际给予指导;3.早期关于纠错的著作存在着观点过时、研究范围有限等局限性。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紧跟口语及书面反馈的研究步伐,将理论结合形式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正文第一章对纠错反馈中主要观点及概念的展开概述。通过对错误、纠错反馈等概念的演进、口语和书面反馈的分类的介绍,作者对以往纠错理论从研究角度和关注重点的演进上进行了梳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规律:关注点从学习者对纠错的认识及理解发展到与学习者进行形式内容协商,研究对象从对语法习得功效发展到对口语和写作习得功效,纠错反馈功能从促进二语习得的工具发展到二语教师教学技能。作者认为纠错反馈可被视为外语教学中注重形式教学法的工具之一,是教学技巧和过程的一个构成要件。语言教学法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演进阶段:(1)注重形式教学;(2)注重内容教学;(3)综合形式与内容教学。以上三个阶段不仅反映了学术界对注重形式教学法观念的变化,且与纠错反馈理论发展轨迹吻合。纠错反馈在注重形式教学和综合形式与内容教学中功能不同,在前者中作为语言特征教学的技巧,在后者中成为典型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某些教学阶段中不可或缺。基于此,作者进一步提出,纠错反馈并非仅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独立的现象,而是有助于语言特征的习得的一种教学干预的方式。

第三部分正文第二章主要论证纠错在语言教学中对习得的辅助性功能。作者概括了成功语言习得条件,包括获得正面、反面语据以及大量语言输出机会,认为反面语据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表达和模板,对正面语据形成补充;语言输出中产生的错误,可触发语言能力更高的另一方使用反面语据进行纠错。尽管自然主义理论、中介语理论、监控模型和创造性构建理论(Creative construction theory)等二语习得理论认为纠错反馈只能改善学习者的语言行为却不能提高语言能力;而行为主义理论、互动假说、输出假说、社会文化理论和技能学习理论(Skill-learning theory)等理论则认为口语和书面纠错反馈都可辅助二语习得发展,适用于控制练习及交际型任务。作者进而从理论、实证和教学上列举了对口语和书面纠错反馈的支持依据,从心理语言学来看,由于纠错启动了对注意的微处理、认知比对和差异关注,从而协助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程序性知识。从社会文化理论来看,纠错作为启动装置,增强了输入的实用性,在确保教学平衡性的同时促进了最近发展区知识的内化。实证研究显示,纠错反馈的效果可持续且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吸收都有帮助;纠错过程十分复杂,效果受到一系列变量的影响。在教学中,尽管有时纠错反馈的效用会延迟呈现,教师和学习者都强烈倾向纠错,纠错不仅适用于教学实践,且不会对阻碍信息流或引起学习者反感,教师应将其应用于课堂以避免学习者错误假设的形成。

第四部分正文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教师在进行口语和书面纠错时可选择的教学法。作者讨论了两种反馈模式对二语习得的贡献,认为书面反馈可促进显性、陈述性知识的习得,口语反馈的功效取决于纠错对象进行的任务注重准确还是流畅、具标的性还是不具标的性。对于前者的反馈可促进语言规则性知识的程序化发展,对于后者的反馈则可额外获得隐性知识的自动化、程序化发展。口语和书面反馈来源相同,教学中都可选择进行输入提供型或输出促进型反馈,都可附带元语言知识解释;而书面反馈多为延迟提供的显性反馈,表达更清晰,反馈内容更丰富,主要发挥教学功能。作者讨论了纠错在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中的作用,认为反馈不是一个可选的、一次性的事件,应有意识地将其融入教学环节,以辅助和加速目标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分析教学者在面对学习者错误时的决策过程,涉及纠错目标、时机、方式及来源多方面,作者得出结论:反馈的有效程度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反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每一个反馈决策都是相互关联的,在课堂互动中提供即时反馈难度很高,因为教师要受到时间紧迫、师生对话重叠、反馈方式决策等多重影响。

第五部分正文第四章主要介绍对口语和书面纠错反馈的研究成果。作者对Ellis提出的反馈研究的假设性框架进行了微调,新框架由四部分组成:口语和书面纠错,个体、语言、语境三个中介变量,纠错反馈中的学习者参与以及学习结果。在此框架的指引下,作者分别介绍了口语反馈和书面反馈的相关研究的设计方式、不同反馈形式实证研究、中介变量影响研究以及学习者参与研究(包括对他们对反馈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反应),并将计算机反馈研究的部分结论穿插其中。通过归纳研究,作者认为口语纠错在显性和隐性知识额习得都有效,而书面反馈则在长期标的性、连续性、注重流畅性的活动中效果更佳;以显性且促进输出为特征的反馈效果好于隐性且提供输入的反馈。关于如何应对口语和书面输出错误,作者认为除了通常提到的教学模式和惯例以外,反馈的时机、来源以及教学过程十分重要,而反馈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学习者参与的性质。

第六部分结论中作者总结了全书涉及到的主要观点,强调纠错反馈是注重形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反馈的目标、时机、方式和来源要适应教学活动、课程进程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申了反馈行为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作者针对口语和书面反馈的不同教学特征,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教学意见,并通过总结反馈相关研究的优势及不足,展望了未来反馈研究的目标、方向和内容。

三、简评

本书结构清晰、综合性强、论据充分、内容详实,即可作为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参考素材,也可作为外语教师的教学指导,是一本很具实用功能的好书。纵观全书,主要特色如下:

(一)系统梳理,推动教研

本书对多年来学术界内与反馈相关的主要理论和假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分类和排序理清了整个研究的发展过程和脉络。尤其在第四章中不仅涵盖了口语反馈和书面反馈的相关研究,还囊括了计算机反馈等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实证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均有详细阐述,并对各类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逐一评价,分析了各时期不同研究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将不同形式的反馈相互结合进行研究,这一提议不但十分符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因为教师在学习者、时机、目标、阶段不同时,自然会选择使用不同的反馈方式以获得更佳的回应效果;且打破了以往的研究者或独立研究某一反馈方式,或对比研究多个反馈方式的惯例,由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多适用于实验室研究环境,难以在真实课堂中重复以适应实际教学需求。作者的这一建议不仅对研究思路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且对于教师而言,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研究成果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同时,作者敏锐地注意到现阶段对中介变量研究的深度不够,范围不广等问题,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者从个体、语言和语境三方面因素入手,探讨包括资质及发展意愿、学习方式、沟通意愿、学习困难以及语境的宏观和微观研究,这一建议也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纠错反馈辅助二语习得的运行机制打开了新思路。

(二)观点创新,实用性强作者提出假设,认为纠错反馈是注重形式教学法(form-focused instruction)工具之一,并将纠错反馈广义地界定为教师为鼓励学生关注、理解并更多地掌握目标语言做出的努力,包括语法、词汇、发音及实用语言学等方面,并认为可将纠错反馈作为解决方案之一,以解决教学界普遍关心的有效地进行语言形式教学的问题。作者进而通过描述纠错反馈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的观念性转变:重形式——重内容——形式与内容并重的发展轨迹,对应形式教学的功能的观念演进,论证了该假设。

这一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将纠错反馈置于注重形式教学法的大环境下研究,可以将教学法中部分的概念与反馈方式相结合,从而进行更具实用性。如作者在第二章中将基于准确度活动和基于流畅度活动两个概念引入纠错反馈研究,并单独归纳了应对准确度活动的九种口语反馈技巧:要求学习者重复、对错误句的内容提出质疑、佯作误解、重复学习者的语言、重复最后一个错误用词、陈述或提问、暗示、向学习者提供数个标的语言选择和重构,以区别于Lyster和Ranta在1997年提出的六种口语反馈形式。两相对比,前者划分得更为细致,可操作性更强。在提出技巧后,作者有针对性地逐一进行了概念界定、举例以及优劣势分析,为教学一线人员指明了使用技巧的语境、步骤和范畴。

(三)兼收并蓄,指导教学

通过对实证性和描述性研究成果的归纳,作者发现对反馈的有效性的结论并不十分统一。原因之一是受到中介变量如反馈目标、实际、方式和来源的影响,之二是反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部分教师随机选择反馈形式,主观性较强。基于此,作者在第三章和最后的总结部分均对外语课堂上纠错反馈的使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认为反馈不应该是在未考虑以往和未来教学内容前提下的临时决定,而应该通过有意设计,成为符合教学目标、适应当前教学活动、顺应课程单元要求及课程教学顺序乃至整个教学大纲的教学设计,从而呼应了前文作者对反馈的观点——反馈是一种教学工具。这也符合Larsen-Freeman(2003)提出的观点:“纠错反馈应该是审慎的,注重正确使用,运用恰当技巧,采用鼓励的非评判的态度进行。”这些建议纠正了对反馈的一般性认识,将反馈置于教学设计的范畴,从而规范了教学中纠错反馈的使用。

本书也存在几个有待完善之处。(1)作者在阐述九种口语反馈技巧时仅引用了部分学者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支持多来自课堂观察的描述性研究,都未能提供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也未能区分各种技巧的属性特征,可见这一理论还不够成熟,研究有待深入;(2)作者认为Lyster和Ranta归纳的六种反馈形式适用于注重意义的教学,这一观点不够准确。因为从Lyster和Ranta自己的分类来看,其中的四个反馈类型:重复、元语言反馈、要求澄清和提示,具有清晰度高,提供反面语据以帮助学习者回应的效果,因此这些反馈类型偏显性即更注重形式而非内容或意义;同时,根据Ellis对于六种反馈类型显性、隐性属性的重新分类,显性纠错、提示和元语言反馈属

(下转第214页)

猜你喜欢
二语书面口语
Keys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口语对对碰
书面表达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