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角度浅析英语教育的逻辑联系及融合

2015-03-27 04:07高青龙,谷丰
关键词:美的英语教学语言

一、引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通过一种“手段”将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美学教育弥补了教师中心、传统填鸭式教育的缺陷,以一种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姿态启发学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非功利认知的外在表达。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美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符合现代人类的审美需求与时代趋势,故它能让我们全面、客观、本质地把握学习的内容,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教育。 [1]根据调查显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状况不容乐观,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导致了美育的缺失,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仍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以服务于四、六级考试为目的,形式单一,课堂缺乏民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远离审美活动,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审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他们自身的文学审美水平还很低;他们在审美的心理机制方面流露出诸多问题,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后果,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和教师缺乏审美修养。据笔者调查发现,1/3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丰富课堂的文化知识,并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3/5以上的学生渴望英语教师能构建英语的交互式、立体式的文化体系,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国外文化,能够在美的氛围中感受英语认知视野中的快感。

我国英语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热潮中,长期存在“费时低效”(戴炜栋,2001;周燕,2010)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教育更多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忽略了语言审美素养的培养,进而人文教育的本质被日益边缘化。教学审美化思想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主题,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反映了现代人的必备与素质教育的需要。21世纪的大学英语已经远离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规格与要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对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纯语言性的外语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少,外语能够交流、传播不同信息的能力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各个行业。而现代教学尤其是人本化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侧重于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开发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提高,因而更多的倡导情意教学、价值澄清、创造力激励和人际关系训练等方法。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把美的传播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审美情境模式、形象互动模式、审美欣赏模式等将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审美与高校英语教育的逻辑辩证

领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现代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接受语言美和创造语言美是推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动力。语言的艺术性是人类爱美天性的自然表现,因此,英语教学不应该抛弃人类追求美的天性,现在的语言教学方式是对人自然属性的背离。随着人类思维整合的不断完善,国家及政府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这一切都无疑是审美理性逻辑的支持,强有力的社会意识与人的自然属性促使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理论再难面对。 [2]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应该是统一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审美艺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对表情、语言、图象组织等手段的灵活运用,在无形当中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同时使英语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审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系统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彰显了人们智慧思维提高的必然性,又是响应现实社会的需求。学习本应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并,以考试为导向,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完全丧失了主体地位,势必对培养自身审美素养带来消极影响。

当前,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的同时,应当关注审美教育,注重学生审美学习、感受和评价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审美观念与情趣,提升其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让他们在美的情境、美的情感中,成长为能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人,进而达到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结合英语语言材料中所具有的美的事物,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课堂英语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自身的水平,深入生活、了解人文风情是教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二者不可分割。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遴选了英美文化中的经典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或潜在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如整篇文章都用英语写出来的单纯美,状语不同的位置造成的调和对比美,押头韵和押尾韵构成了一种“语言音乐”效果,连词连接两个部分呈现的对称均衡美,倒装句、主从复合句的比例美,还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同时听起来和谐悦耳;言简意赅,谚语的凝练美、典型美,助动词、修辞格等方面都蕴涵着丰富的美。这种艺术的情感性需要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3]英语教师是英语审美教学中的立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要使英语教学过程审美化,英语教师的形象必首先具有审美特性。教师是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英语教师形象的审美特性体现为英语教师的人格美、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服饰美等方面。理查兹(richards)认为语言教学技能是语言教师的核心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加强美的意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及美的修养,教师素养的专业性是将来社会教师人员的必须。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只有当人们懂得美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英语的学习、发展及运用体现出美学内涵。 [4]英语学习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能给受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使所有英语教学行为均能用审美视角去渗透出美的情感和美的创造,力图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引入视听、情境等多种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从理想到现实不仅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找到一个载体,这种载体能够高效的激发学生们内在的天然审美冲动。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审美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美是对人们自身高尚情操的召唤,是深藏在内心世界的最深层的需求动力和归宿。然而,教学活动经过审美媒介的柔性处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教变成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乐”的审美效应。因为,素质教育在给学生传授人文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再造其人文精神。营造这种格局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从逻辑上来把握“审美趣味”与一般“生活口味”的差异,如何有意识地去渗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 [5]黑格尔指出“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艺术性需要表现内在(师生的互动、配套的教学设备)与外在(各种各样教学表达形式、形形色色的教学手段)的统一,而这种教育的统一性是符合英语教学目的和内容的。

三、审美元素与高校英语教育的融合场域

审美元素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融合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等方面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语教学活动不应是对作品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应是深挖隐藏在文化中的审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过程。审美化教学的内容涉及了审美、艺术性和情感的三个角度,教师要着力于去发掘教材的审美召唤结构,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感记忆和想像性思维,去感知英语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形象、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通过激发、调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倘若一篇完整的融汇了作者情感、生命感悟的课文被师生们肢解为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知识图解或者一个个语言知识点,将作者生命和价值变为机械的记忆学习。这种缺乏美感因素的教育使得教育主体丧失了对社会的理解和对自己的深刻认知,进而将英语教学变成了工具性、知识性。 [6]高校开展审美教育,首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其中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内容、思想寓意等的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和整体评价能力,进而发展审美创造能力。

英语教材蕴含着内在的美质,譬如发音、书写和内容上都融合了审美中的韵律美、线形美和意境美,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创造形式美及形象美的条件,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感官情绪的愉悦。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性与每一位大学生和教育者都息息相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审美感受的过程中,想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其基本结构与特性,英语审美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及道德伦理教育,具有一种无限的、开放的召唤性结构(与学生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特征)。英语教材中的召唤特殊性与视觉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教师去充当催化剂,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播放英文影视作品、歌曲等为审美化的教学情境,营造出一个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情境。通过艺术氛围潜移默化的提高人文思想意识,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渐实现区分美丑、辨别善恶的能力。

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应该是统一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同时,教师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观是以“立美育人”为宗旨的。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其首要途径是挖掘英语自身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努力实践教育教学的审美化,满足学生对英语自身审美特性的的审美需,可以通过开办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办英语板报。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从宏观和较为理想的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严重制约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想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主体性,就必须“解放”“束缚”教育主体的“手”。因为,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引导社会的教育观、社会观,束缚了教学者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人文精神的体会吸收,还是语言技能的习得训练都离开了学生与教师灵魂的碰撞,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四、结语

英语教育作为一门语言技能具有审美特性,打破了传统的唯智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转变成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培养,是对传统的创新与超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均有其局限性。我们只有从审美内涵出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审美教学的内容有体会音律美、归纳形式美、文化美等,只有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发掘美,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我的内涵,才能使教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C0039)

猜你喜欢
美的英语教学语言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