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在采编过程中,业务外包模式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从推广和应用效果来看,业务外包能节省高校图书馆采编费用,弥补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缺陷,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变得更为广泛。但由于目前该项工作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存在不足之处,增大业务外包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控制对策,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文章将探讨分析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优势,指出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概念及优势
业务外包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采编过程中所采用一种模式,该项工作开展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概念
业务外包是将图书馆内部重复性的、非核心工作交给独立工作第三方,由他们代替图书馆提供服务。根据高校图书馆不同业务种类,外包业务包括采编、信息、技术、借阅、后勤服务等,通过业务外包模式应用,能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充分和有效利用。 [1]而采编业务外包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将文献采访、文献编目、文献加工等业务委托给相关企业来完成。以满足采编工作需要,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好运行和发展。
(二)优势
作为一种新型业务模式,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具有自身显著优势,对图书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弥补高校图书馆采编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的缺陷,降低运行成本,促进采编工作效率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编企业和高校图书馆整体竞争力,推动采编业务标准化进程。一方面,采编业务外包能节约高校图书馆运行成本,获取内部缺少的文献资源,降低图书馆在非核心业务方面的投入,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能增进与企业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满足广大师生对相关资料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业务外包风险,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加强图书馆自身能力建设,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推动业务外包每个环节顺利进行。但由于业务外包在高校图书馆的推广和应用时间较短,业务流程不熟练,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采用业务外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来自高校图书馆内部的风险
事实上,采用业务外包模式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能缓解专业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但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对承包商相关信息了解不全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馆员综合素质,导致技术人员出现流失现象。
1.馆员业务能力削弱。采编业务外包之后,采编人员不再从事编目工作,而是从事图书验收、加工、典藏等工作,由于长时间没有从事采编,馆员的采访、分类、著录等能力逐渐下降。图书馆也忽视对采编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导致他们的业务技能下降,未能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能力不足,逐渐对图书馆采编业务方面的业务变得陌生,难以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的变化发展,影响馆员业务技能提升。
2.技术人员流失。采编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部门之一,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要求较高。同时为推动采编顺利进行,采编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本馆采编运作方式,管理制度等内容,采编人员通常也处于图书馆重要岗位。 [2]但采编业务外包后,需要对原来从事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将他们分配到其它岗位,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对自己在图书馆的地位和价值产生担心,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对新安排的岗位不满意,不愿意留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导致技术人员出现流失现象,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二)来自承包商的风险
开展业务外包过程中,首先得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对承包商的资本、信誉、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等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承包商的信息了解不全面,给业务外包带来较大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了解不全面。对承包商信息掌握不全面,这是导致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一些高校图书馆在与承包商商谈业务外包时,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资源、工作人员素质、资金等掌握不全面,或者承包商为获取更大利润,将不利信息隐藏。而开展业务外包之后,高校图书馆难以控制承包商的行为,导致服务质量降低,供货不及时等问题出现。
2.战略目标不一致。高校图书馆与承包商的性质不一样,二者战略目标也不相同。前者是公共机构,主要是为满足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服务需要;或者是私营机构,获取最大利益是多数承包商的目的。在利益驱使下,承包商为减少成本而出现偷工减料现象,例如,编制简单的编目数据,加上质量差的积压目录等,条形码与词条粘贴不标准,印章不清晰,页码不准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大业务外包风险,还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
(三)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作为一种新兴业务形态,采编业务外包实施时间不长,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规范不严格,对一些细节问题把握不全面,双方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容易出现纠纷,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增大业务外包风险。 [3]也容易导致新书不能按时与读者见面,制约服务质量提升。
四、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模式
业务外包模式的采用对高校图书馆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由于该项工作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市场机制不成熟,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导致业务外包仍然存在一定风险。这些风险存在不仅影响业务外包顺利进行,还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应该采取应对措施,采用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加强图书馆自身能力建设
为尽量降低业务外包风险,推动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也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1.落实采编业务外包原则。合理选择业务外包项目和承包商,坚持计划性、个性化、标准化原则,准确把握业务外包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按步骤完成每项计划,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对采访、查重、验收等核心和关键业务,最好由图书馆自己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和这些业务的个性化水平,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4]对图书磁条包夹、盖章、流水号打印等业务,由承包商完成,推动这些业务的标准化进程。
2.提高馆员综合素质。为确保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降低业务外包风险,提高馆员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人员要提高采访、查重、验收能力,确保每项工作的服务质量。注重图书馆数据验收和质量校核,严格按照合同规范要求检查工作质量,确保业务外包各项工作满足规范要求。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通知承包商改进和完善,保证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降低业务外包风险。
3.树立竞争意识并增强法制观念。为推动采编业务外包良好运行,降低外包风险,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图书馆各项工作需要,高校图书馆应该树立竞争意识,注重与承包商的合作,加强相互沟通与联系,促进自身竞争力提高,为业务外包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5]承包商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认真履行相关合同规定。制定和履行合同规定时,要明确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提高业务外包质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降低风险,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二)合理选择承包商
为实现对业务外包风险的有效控制,推动高校图书馆风险控制和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必须做好承包商选择工作,全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其资本、信用、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全面考虑,选择最优承包商,推动业务外包顺利进行,为采编工作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1.综合考虑内部因素。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工作人员素质不同,它们的外包业务范围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在选择外包策略和管理模式时,应该综合考虑图书馆业务需求、信息化水平、办馆规模等因素。如果图书馆采编部专业人员齐备,能胜任每年采编任务,可考虑部分业务外包,以节约成本。 [6]如果采编人员紧缺,可采用全包业务模式,选择信誉度高,工作人员素质高,供货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将采编业务全部委托给承包商,顺利完成采编各项工作。
2.全面考虑外部因素。高校图书馆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该对其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其技术水平、专业人员素质、财务、设备等,综合考察其书目信息、编目数据提供能力、加工及售后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等。为提高评估准确性,可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开展评估,全面掌握承包商信息,选择最优目标,降低风险。
(三)建立监督机制和良好的沟通体系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采编业务外包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降低风险,必须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因工作疏忽出现风险。应该将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业务外包每个阶段,注重对每个阶段的监督与管理,增进与承包商的沟通,掌握业务外包基本情况,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7]对已经出现的损失及时补救,尽量降低所带来的损失。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推动业务外包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合同条款并保障外包业务预期收益
合同拟定时应该完善各项条款,对业务外包范围、内容、金额、争端解决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有效规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图书馆应该明确采编范围、目的、形式、成本核算等内容,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推动业务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但不能否定的是,业务外包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日常工作中应该认识业务外包可能潜在的风险,加强高校图书馆自身能力建设,合理选择业务外包承包商,并综合采取其它措施,从而推动业务外包顺利进行,尽量降低风险,也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注:本文系滁州学院科研启动资金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4qd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