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2015-03-27 03:26:28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施工期护坡堤防

周 圣

(黑龙江省中部引嫩工程管理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1 环境状况

1.1 区域自然环境

雅鲁河是嫩江右岸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关帝庙岭,流经内蒙博克图、巴林、扎兰屯市,由成吉思汗边壕入黑龙江省,经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汇入嫩江,河道全长404 km,流域面积19 798 km2,其中黑龙江省内面积3 392 km2,黑龙江境内面积龙江县占绝大部分。河槽平均宽80 m,比降在1/750 ~1/2000。

雅鲁河流域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60%。

1.2 堤防工程环境现状

1998 年大洪水后,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0 年编制完成了《雅鲁河干流防洪规划报告》,规划堤防6 段,长度130.1 km。其中丰荣堤6.4 km,丰收堤5.0 km,雅左堤85 km,雅右一堤9.0 km,雅右二堤22.5 km,大泉子沟堤2.2 km。

根据《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雅鲁河干流防洪标准为:扎兰屯市区以上,防洪标准20 a一遇,扎兰屯市区段防洪标准50 a一遇,市区以下段防洪标准为10 ~30 a一遇。

雅鲁河干流堤防始建于1942 年。在1957 年洪水后,经过逐年不断的整修加固,形成现有的规模。目前雅左一堤长70.01 km,雅左二堤长29.215 km,雅右一堤长8.342 km,雅右二堤长13.345 km,丰荣堤防3.879 km,丰收堤防3.056 km,大泉子沟堤防2.198 km。

丰荣堤位于碾子山区雅鲁河左岸,保护丰荣灌区。现有堤防长3.879 km,穿堤进洪闸2 座,其中1座已经废弃。

丰收堤位于碾子山区雅鲁河右岸,保护丰收灌区。现有堤防长3.056 km,堤防均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无建筑物工程及护坡工程。

雅左堤保护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城及其大面积耕地和村庄。雅左堤现状由两段不连续堤防组成。雅左一堤起点在碾子山南侧坡脚公路处,沿雅鲁河左岸滩地到雅嫩灌区防洪闸即奇克奈沟右侧止,长70.01 km。雅左二堤起点在奇克奈沟左侧甘景公路为起点,沿奇克奈沟左侧到新建一屯东止,长29.215 km。这两段堤防堤防多数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只有局部堤段的迎水坡采用块石护坡。现有排水闸1 座,穿堤防洪闸3 座。雅左二堤堤防均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现有穿堤防洪闸1 座。

雅右一堤保护龙江县景星镇的村屯及农田,现状堤长8.168 km,堤防均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现有穿堤防洪闸1 座,无护坡工程。

雅右二堤保护头站乡的村屯及农田,现状堤长13.365 km。堤防均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现有穿堤防洪闸1 座,无护坡工程。

大泉子沟堤防保护龙江县的1 个自然屯和农田,现状堤长2.198 km。堤防均为自然生长的草皮护坡,现有开敞闸1 座,无护坡工程。

由于现有堤防是在原有民堤基础上逐年加高培厚形成的,有的堤段是在防汛抢险时抢修、抢筑的,所以堤防断面尺寸、堤顶高程都达不到标准,经过几次洪水破坏后,形成很多险工弱段。

目前防洪工程主要存在以下4 个问题:

1)堤防标准低,目前支流堤防只能防御5 ~10 a一遇洪水。

2)堤身断面单薄,边坡不足,且大部分堤段是农民出义务工修筑的,工程质量较差,达不到设计标准。

3)堤防险工弱段较多,由于迎风顶流,造成河岸或堤坡坍塌;筑堤时取土坑距堤脚过近,形成许多坑塘,汛期时堤内有大量积水,威胁堤防安全。

4)现有穿堤建筑物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不配套,加上年久失修及排水建筑物数量不足等原因,汛期时不但影响堤内排水,而且给堤防安全带来隐患[1-3]。

雅鲁河位于嫩江右岸,现有堤防断面单薄、质量差、防洪能力低,堤高及边坡均达不到设计标准,建筑物不配套,现有穿堤建筑物经多年运行,已经年久失修,发生破坏。

雅鲁河流域位于黑龙江的西部低山丘陵区,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7—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的70%,极易发生洪水。河道比降较陡在1/750 ~1/2 000,发生洪水时,水流急。流域内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给雅鲁河沿岸人民群众财产带来巨大财产损失。

龙江县雅鲁河堤防现状防洪标准都比较低,支流堤防平均为5 a一遇左右。雅鲁河干流自碾子山镇以下堤防现状防洪标准约10 a一遇左右。由于现有堤防是在原有民堤基础上逐年加高培厚形成的,有的堤顶是在防汛抢险时抢修、抢筑的,所以堤防断面尺寸、堤顶高程都达不到标准,经过几次洪水破坏后,形成很多险工弱段。现有穿堤建筑物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不配套,加上年久失修及排水建筑物数量不足等原因,汛期时不但影响堤内排水,而且给堤防安全带来隐患。

2008 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确定主要支流的防洪标准不宜过高,应根据各支流独立防洪保护区的重要程度,防洪标准在10 ~30 a一遇之间。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按照保护效益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雅鲁河的堤防工程级别为3 ~5 级,防洪标准定为10 ~30 a 一遇。共保护面积11.62 万hm2,耕地9.85 万hm2,人口39.12 万人。穿堤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堤防设计标准。

1.3 环境质量现状

1)雅鲁河水质根据齐齐哈尔市环境质量季报(2012 年第4 季度)监测水质评价结果,状况较好,目前,该河段水体水质目标为Ⅲ类,实际入境断面水质类别为Ⅱ类,汇入嫩江雅鲁河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Ⅰ类。

2)工程所在区域按水土流失类型划分,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

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2 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2.2.1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

本工程建设是一项带状施工行为,在不同时期对堤防沿线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及运行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各种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本项目建设的有利影响方面,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绿化面积、改变生态环境、增加景观效果[4-6]。

本项目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影响的行为或活动见表1。

2.2.2 工程环境影响的类型和程度

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其环境影响类型及程度见表2。

2.2.3 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建设期污染特征见表3。

2.2.3.1 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1)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机械排水,这些废水排入雅鲁河将对雅鲁河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2)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对雅鲁河水体的污染。

2.2.3.2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工程的填挖使沿线的地表裸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工程征用土地,将减少当地的植被面积。

3)工程取土造成的地貌改变及水土流失。

表1 环境影响因子

表2 环境影响类型及影响程度

表3 建设项目污染物特征

2.2.3.3 对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产生的施工噪声将对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声环境质量和沿线堤防附近的居民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2.3.4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施工期由于土方挖掘、残土及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和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拌和及堆放过程中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将对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同时沥青烟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也将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7-9]。

2.2.4 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2.2.4.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在堤防建设中背水坡增加草皮护坡175.44hm2。增加了堤防沿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异质性。突出了景观环境。

2.2.4.2 对水土流失及泥沙的影响

护坡工程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在大水年份减少了迎水面堤防的冲刷面积,减少该河段的水土流失量和河流泥沙输送量。

2.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评价区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及施工人员健康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后,这些影响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随即消失。

黑龙江省雅鲁河治理工程完成后,不仅可堤高雅鲁河碾子山区和龙江县河段的防洪标准,同时也增加了该段堤坝的美感,堤高区域景观多样性、功能性,可见,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 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3.1.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尽量减少临时性占地面积,缩短使用时间;合理调配土方,适量开采;对取土场、弃土点作善后防护处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工程施工临时占用的耕地,工程结束后,要恢复为耕地。

2)土方运输将产生扬尘、扬灰等,对堤防两侧植被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降低不利影响,或采取遮盖措施,以减少在运输、堆放中对沿途植被及居民区的污染。

3)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雨季,特别是暴雨期施工;取土料场填挖过程,尽量保持周围植被不被破坏,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10]。

3.1.2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后统一清运排至雅鲁河下游。

2)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堤防土料拌合采取站拌的方式,不采用路拌方式,以减少堤防沿线的扬尘污染。在运输与堆放易于产生扬尘的筑路材料路段中,应加强管理,集中堆放,并采取洒水及运输车加盖蓬布等措施,以尽量降低运输及堆放过程中的起尘量,以减轻对沿途农田和居民区的影响。

3.1.3 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1)尽量采取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推土机驾驶人员实行轮流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6 h。

2)运输车辆行经居民区时应适当减速行驶,并禁止使用高音喇叭。为保证居民正常起居,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这些堤段每天自22 时至次日06时停止施工。

3.1.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弃渣回填于低洼地带,弃渣过程中应保持渣场平整,料场清挖的表土应妥善安置堆放。

3.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1)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生物工程和生态恢复力度,实施堤防两侧防浪林及护堤林绿化林带建设,选择适宜树种合理搭配,使其不仅起到护堤、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而且增加绿化覆盖率、美化环境、堤高沿线景观舒适感。

2)管护好堤防迎、背水面10m 宽防浪林与护堤林及堤防沿线迎、背水坡草皮护坡,保护堤身土不被侵蚀。增加堤防沿线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持沿江生态平衡。

[1]仵燕,姬传华,徐广军.浅谈河道治理中的环境保护[J].现代农业,2010(12):56-58.

[2]周漾平.城市小河道水环境整治策略研究[J].现代园艺,2013(04):98-99.

[3]季树勋.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2):64-70.

[4]尹晓煜.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思考[J].山西科技,2006(04):14-16.

[5]张敦寿.对西湖及杭州市区河道治理的意见[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2(02):89-90.

[6]吴万韬.浅析污染河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内蒙古水利,2015(05):78-80.

[7]胡淑云.河道治理中的水生态保持和修复问题初探[J].河北水利,2010(06):21-24.

[8]戴冬冰,梁义泉.浅析城市河道治理与环境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55-56.

[9]游屹,罗英明,万久春.关于城市河道治理的思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7):23-25.

[10]白义.浅谈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J].广东科技,2008(06):98-100.

猜你喜欢
施工期护坡堤防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土石坝护坡破坏原因、危害及防治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