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桂萍
(云南省元阳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站,云南 元阳662400)
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是为防控由野生动物引起的野生动物、人、饲养动物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疫病情或由人、饲养动物传染给野生动物的重大人兽共患疫病疫情传播的危害,提供科学监测信息,以达到预警,防止传播危害,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目的。目前,全球已发现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多达250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新发现了18种动物传染和人兽共患病毒。近年全球重大动物疫源疫病发展趋势十分严峻,如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和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些野生动物疫病对整个生物界造成巨大影响,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使得整个社会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重新有了更为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防控也更为谨慎、合理、科学。
据1999年红河州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元阳县境内常见野生动物有兽类、猴类、鸟类、禽类、两栖爬行类、蛇类、蛙类等多种,常见的有黑熊、野猪、云猫、蜂猴、短尾猴、熊猴、巨蜥、穿山甲、赤鹿、莽蛇、眼镜蛇、黑斑蛙、虎纹蛙、滇蛙、白鹇、白鹭、野鸭、鸳鸯、鱼雀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象主要是候鸟,元阳县常见的知名的候鸟有白鹇、白鹭、野鸭、鸳鸯、鱼雀等等。
由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生存环境各异,感染和携带的病原体也极其复杂,从而导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复杂化、多样化。元阳县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肩负着20多万亩的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湿地公园”,28万亩的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发源于云南中部,穿越南入太平洋,全长超过3km的红河,在元阳县境内是重要的候鸟迁通道和聚集地的监测,因此,元阳县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而紧迫。
2008年省厅将元阳县立为20个省级野生动物(候鸟)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点之一——元阳县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县以下又设有21个监测点,即:15个乡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和6个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全县有79名疫源疫病监测人员,其中:工程师18人,助理工程师46人,技术员9人,初中6人。各站点明确了各自的监测范围、物种、内容,并按国家相关规定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初步形成了监测网络。
根据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重大疫情疫病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元阳县监测工作逐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每天的监测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同时,近几年来,根据时节积极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五一”、“五四”、“十一”等节日期间进行“爱鸟、护鸟、让我们拥有鸟语花香的新世纪、请你爱护鸟类、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的意识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群策群防的连动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确保监测质量,元阳县派出技术人员参加野生动物基础知识、野生动物防预和监测知识、禽流感基本知识和预防知识等知识培训。2008年以来,参加国家级培训班2期6人次,省级培训班11期36人(次),州级培训班7期21人次。
聘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为元阳监测站点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单位,指定1名专家和2名研究技术员为指导老师。
由于监测点数不够,布局不合理,加之元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湿地公园后,加大监测力度,而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却得不到监测。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目前监测的物种仅限于迁徒的候鸟,其他野生动物没能力进行监测。
自2008年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安排了部分监测点办公建设,并同意每年从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费中列支野生动植物管护费5万元,做为基础实施建设。元阳县是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县,经济十分落后,在元阳县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资金投入8.2万元,用于省级监测站的办公室购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但缺少必要的监测设备及通讯设备,难以适应应急重大疫情。
全县有79名疫源疫病监测人员,但均为林业局、乡镇林业站、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站、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缺乏专职人员。虽有不少监测人员通过了培训,但不足以应对较高的疫病观察和识别等相关能力,不利于监测的正常工作。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反应快速、数据查询迅速、报告及时准确。而元阳县通讯设备滞后,交通不畅,严重影响监测工作,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素质低、通讯等实施落后等原因,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普及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有的地方干部和群众对野生动物(候鸟)疫源疫病的危害和防治认识不足,不重视监测和防控,工作十分被动,甚至有些地方捕杀野生动物现象严重。
根据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规划(2008-2020年)》要求,加快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监测监管机构和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监测水平,保障信息高效、准确和及时报告。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建立培训平台,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群众的疫病和预防知识。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对保障禽兽类养殖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县政府要把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支持,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监测中心建设,完善预警、防控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
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责任制,政府明确主要责任人,整合林业系统和畜牧部门的技术和资源,建立健全县、乡两级重大疫源疫病应急指挥机构,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理预备队,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资金等,确保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源疫病的传播和爆发,提高突发性疫病和危险性疫病监测能力。
目前,全县共有3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有6家野生动物经营利用餐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过程也是人兽共患病疫传播的重要途径,为此,对这些单位和餐馆,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控制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活动的紧急通知》》、《国家林业局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配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紧急文件的通知》的规定,督促、落实动物防疫措施,确定监管责任人,定期检查,切断人兽共患疾病传播途径。
[1]国务院办公厅.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0号[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5.
[2]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林护发〔2006〕34号[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6.
[3]杨国伟,胡 箭.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状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