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松李江 谢慧玲 陈勇
摘 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农户承包地的流转弥补了它的缺陷。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农地流转制度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课题组成员深入重庆市城郊农村调研农户土地流转现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重庆市构建农地信托流转机制的障碍。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意愿;Logistic模型;土地信托;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033-04
引言
2014年1月19日中央指导“三农”第11份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有学者研究认为,赋予农民土地的长期使用权的真实意义在于稳定他们的社会保障(温铁军,2000)。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紧接着9月29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其中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问题,《意见》提出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此外,中央还审议通过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这标志着中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这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重庆自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已不再满足于固守土地获得的收益,纷纷涌向城市谋生,农村中出现了大量闲置土地,农村土地成为农民难以割舍的“鸡肋”。由于重庆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上地形的原因,农民的土地大多比较零散,在管理、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不适应大市场交换,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单个农户在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筹码提高价格。与此同时,在市场、政策、资源的多重拉动下,各类资本开始抢滩农业市场,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后劲十足,土地流转成为了必然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土地流转需求的不断加大,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成为重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我们需要了解重庆市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符合重庆市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新模式。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课题组2014年暑假在重庆市北碚区龙车村及璧山县智灯村进行调研所采集数据。通过访谈法与问卷法,访谈典型农户50户,发放问卷48份,总计发放问卷98份,经整理共得到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94.9%。龙车村位于北碚区龙凤桥街道槽上片区,有13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5 470亩,土地流转1 300余亩。智灯村位于璧山区八塘镇,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 385亩。两个村都是典型的城郊农村,因此本文的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数据用SPSS 19.0软件分析。
二、土地流转意愿模型
本部分考查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为希望转入土地、希望转出土地、不希望流转土地三个方面。通过考查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期望收益、期望年限与形式,发现重庆市城郊农村农户的土地流转需求,进而为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提供建议。以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被解释变量,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为解释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 模型,能更有效的发掘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相关因素。
(一)分析方法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中,由于土地流转意愿只能是二分变量区分为“不愿意”和“愿意”两个水平,因此想要研究土地流转意愿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只能选用当因变量为二分变量时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模型的建立。
该模型的标准方程式为:
Y =ln(Pn/1-Pn)=β1X1+β2X2+β3X3+……+βnXn+ε
在上面的方程式中,Y为因变量,其含义是土地流转的意愿,其中Pn、1-Pn表示对土地流转“愿意”与“不愿意”的概率,βi 表示影响土地流转意愿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而Xi则表所代表的各个自变量的影响因素。此处赋值形式是“0=不愿意,1=愿意”。
本研究将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分为三类,即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各自变量的具体描述如表1:
相应研究假设:
(1)性别。男性的土地流转意愿强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从事非农职业的能力较强,离开耕地,男性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其他非农职业。
(2)职业。主要从事农业的农民比从事非农业的农民其土地流转意愿弱。这是因为从事农业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更高,农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3)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的农民其土地的流转意愿强。农户受教育程度愈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愈强,外出创业或发展高效农业的成功率就愈高,因而有流转土地的愿望。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较大,恋土情结浓厚,并由于缺乏科技知识,经营方式较粗放,没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实力,因而较少有流转土地的意愿。
(4)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的农户越不愿意流转土地。这是因为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越容易将闲散劳动力运用于农业。
(5)是否购买养老保险。购买了养老保险的农户更愿意进行土地流转。
(6)政策了解。对土地政策越了解的农户越愿意进行土地流转。
(二)实证分析结果及分析
采用Back ward 方法,借助SPSS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模型的整体检验效果来看,参数都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这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对各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1)农户个体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变量显著性P>0.10,因此与土地流转意愿不存在显著关系;职业类型中显著性P<0.05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职业类型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地正相关,职业为非农业的人群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越强;受教育程度显著性P=0.123>0.10水平因此不存在显著关系,但数值与其接近,也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少等因素造成,单从回归系数上看,受教育程度与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正向的关系,可能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就越强。
(2)农户家庭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数量变量的显著性P<0.05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劳动力数量对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家庭劳动力人口越多的家庭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则越低。可能是因为家庭劳动力人口越多如果进行土地流转则会造成家庭劳动力的空余,进而增加其家庭生活压力。
(3)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变量的显著性P<0.10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购买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意愿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购买了养老保险的人则更倾向于有土地流转的意愿,可能是因为养老保险的购买对于个人体来说会有一定的经济上的保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家庭的生活经济压力,因此对于流转意愿则更加倾向。对于政策了解的变量的显著性P<0.01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政策了解程度对于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越深的则土地流转的意愿越强,可能是因为对于政策了解的越透彻能够从政策中找到对其有帮助的内容,能发现更好的机会,因此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则会越强。
三、农地信托流转初探
农村土地信托模式是指在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权稳定的前提下,按照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原则,土地信托服务机构受土地承包者委托,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他主体,由该主体对土地进行管理和处分,土地收益归委托人所有的行为。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顺应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现实需要。一般土地信托由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化的土地信托机构组成规范的组织管理形式,采用较为科学的土地经营管理方法,使土地流转更具效率和安全性,能促进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
为了研究重庆市构建农地信托流转机制的可能路径,我们要先了解重庆市中介组织的发展情况以及农户对土地信托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
在上表中,土地流转中有中介参与的有37人,占有效样本的39.8%;土地流转无中介参与的有56人,占有效样本的60.2%,占到了总样本数的一半以上。可以看出,重庆市城郊农村中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参与度仍较低,中介机制仍不健全,中介组织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上表反映出,在总样本数93人中,听说过土地信托的只有17人,占有效样本的18.3%;没听说过信托的有76人,达到有效样本的81.7%。说明由于土地信托机制还未在重庆试行,农民对土地信托模式的知悉度很低。
对于参加何种信托,在所调查的93个对象中,有48人倾向于政府主导的信托机制,占总样本数的51.6%,表明农民相对来说比较信任政府;有两人选择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仅占总样本的2.2%;另外43人则认为两种组织都可以,这是由于农民对土地信托的了解较少,选择无目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农民正需要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方式来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
结语
研究表明,重庆市城郊农村土地流转率较高,农民流转倾向总体较强。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强于转入意愿。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较为强烈,但流转规模与效益不高;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较为复杂,但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诸如土地政策了解程度等其他因素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三个主要方面。农户家庭劳动力不仅是农业耕作的基本要素,而且影响着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另外,农户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比、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也会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
在推行农地流转机制创新有一定的可能性,农户对土地信托模式了解较少,但对于该种模式比较感兴趣,接受程度比较高。在现有农地流转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可以做初步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ZviLerman.Policies and institution for commercialization of subsistence farm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15):461-479.
[2] 何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80-84.
[3] 贺雪峰.土地流转意愿与后果简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10-14.
[4] 乐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2):64-111.
[5]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2000,(1):23-30.
[6]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206.
[7] 徐美银,陆彩兰,陈国波.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江苏的566户样本[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66-74.
Abstract:Based on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primarily,double deck management combination,is the basic management system of agriculture in china.This system has the obvious superiority,but also has the serious flaw.Farmers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make up its defects.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circulation of farmland syste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only in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The members of the project group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farmers in suburban area of Chongqing city land transfer status,the use of Logis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willingness of land transfer,and on this basis,explored to build rural trust circulation mechanism in Chongqing city disorder.
Key words:land transfer;farmers willingness;Logistic model;land trust;Chongqing City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