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为桂(本刊特约记者)
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家园建设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专访中共长汀县委书记魏东
□ 郭为桂(本刊特约记者)
2012年元旦前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由此掀开长汀乃至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一页。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深入调研并综合多方意见总结出水土流失治理的 “长汀经验”;现任省委书记尤权到任后多次到长汀调研,结合福建实际经过反复提炼,提出“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施政理念。2014年3月,福建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意味着2002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省”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福建先行,在这个战略部署得以确立的契机中,长汀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现在,距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两年时间过去了,长汀做出怎样的回应?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新的决策部署?近期,本刊特邀请正在与长汀合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的福建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为桂教授,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共长汀县委书记魏东。
《领导文萃》:魏书记,这两年我很荣幸有机会多次到长汀调研,每一次的感受都有变化,认识都有深化。总的一个感觉是,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长汀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正处在蓄积能量进一步发展的准备阶段。就您个人来说,主政长汀三年多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魏东:我个人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责任”二字。责任源于长汀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革命圣地和福建生态建设典范,负载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太多的关爱和期望。单就生态方面而言,长汀的名号不可谓不多。长汀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成功实践被国家水利部、院士专家团誉为 “不仅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和福建省生态县、优秀旅游县、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卫生县城,被列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等;汀江源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尤其是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12月10日到2012年1月8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就“长汀经验”做出重要批示,这对全中国2800多个县而言尚属首次,确实值得我们长汀人民自豪和骄傲!但是,换个角度看,长汀在水土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获得的关注以及头顶的各种名号和荣誉,也是我们工作的压力,将压力变为动力进而转化为尽力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担当,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治县理政的使命。
《领导文萃》: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长汀来说,治县理政、造福一方的战略支点是什么?
魏东:如果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治县理政的战略支点,那一定是生态经济。具体说,就是在遵循市场对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之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素质,通过创新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行适合县域实际的公共政策,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以达到“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施政要求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提出把生态资源当作长汀最宝贵的资源,把生态优势当作长汀最宝贵的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长汀最重要的中心工作。这里的核心是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领导文萃》:习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发表过有关“两座山”之间辩证关系的文章。大意是,这“两座山”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人们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向自然界索取,很少考虑环境承载力。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始自觉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魏东:这个讲话我们也学习过。用以对照长汀近代以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演化的历史,非常形象,非常贴切。
过去,长汀这地方缺煤少电,老百姓迫于生计,乱砍滥伐木材成风,经年累月向自然无度索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1.5%,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年 5000—12000吨/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仅5—40%。“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柳村无柳,河比田高”是当时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这大概就相当于习总书记所说的第一阶段了。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被证明是错误的,付出绿水青山的代价,并没有收获金山银山的硕果,却尝到了自然向人类报复的苦果。
1983年开始,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到长汀河田视察水土保持工作时,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在他的亲自推动下,省委、省政府把长汀列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的试点,拉开了新一轮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1986年,水利部把长汀河田列为南方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国家林业、水保、农业、扶贫、国土、财政、发改等有关部委和省市各级各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展开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1996年到2002年期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先后5次深入长汀视察、指导水土流失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再干8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批示。在他的亲自倡导和关心下,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每年补助1000万元。2008年,财政部、水利部将长汀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范围。从此,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迈上了规范、科学、有效的道路。2011年12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从荒山连片到花果飘香,福建长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绿》文章上作出 “请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提出继续支持推进的意见”的重要批示。随后组建的中央联合调研组于2012年1月6日向习近平同志提交了 《关于支持福建省长汀县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2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再次作出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两次批示之后,长汀县掀起了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高潮。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先后到我县调研指导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可以说是第二阶段,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长汀表现为长期不懈的水土流失治理历程。
而第三阶段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即由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家园建设,把生态家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在长汀具体实践中辩证地统一起来,使二者进入良性的互动循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经济社会发展来保证青山绿水的生态家园永续常驻。
《领导文萃》: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长汀经验及其成效?
魏东:我们集多方智慧,反复提炼,将长汀经验表述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其中,“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和“社会参与”是从治理各主体的职责定位和协同关系着眼的;“多策并举”侧重于治理机制、治理方法;“以人为本”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宗旨和指导准则,是一种价值规范;而“持之以恒”是一种精神,是“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的提炼。这里面涵盖了治理的主体、机制、方法、宗旨和精神,应该说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总结。当然,更大的说服力来自于治理的成效,总体实现了由荒山到绿洲的转变。
一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据2012年底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146.2万亩降为45.12万亩。森林面积由275万亩提高到37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025万立方米提高到1289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10-30%提高到75-91%,全县植被覆盖率达81%,县域内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达85%;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8580吨下降到438-605吨,土壤侵蚀减少率达70%;全县水土流失区径流系数由0.52下降到0.27-0.35,含沙量每立方米由0.35公斤下降到 0.17公斤,年增加保水6526万立方米、保土128万吨,群落向多样性、稳定性演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地表水Ⅱ类标准,基本圆了长汀老百姓的百年绿色之梦。
二是生态经济逐步发展。
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我们主动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纺织、稀土、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和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转移水土流失区的生态人口,既发展了产业,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又减轻了生态承载压力和水土流失治理压力;我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草牧沼果”循环种养生态农业,有力推进了水土流失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是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通过发展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推行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水土流失治理机制,建立林权流转制度,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并对在水土流失区发展种养业的农民给予税费减免、肥料补贴,调动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草牧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使大片荒山快速恢复植被。利用牧草发展养殖,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沼液上山作肥料,使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水土流失治理道路。
《领导文萃》:从经验总结和实际成效两个方面看,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可圈可点,是区域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一个成功典范。其中关键一点,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长期得到中央和省市高层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扶持。
魏东: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上级政策、资金、技术等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单靠长汀自身的力量,水土流失治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我们今天也不可能把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作为长汀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支点。习近平同志两次批示之后,中央和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进行协调对接和对口帮扶,形成了各方共同支持长汀的强大合力。省委办公厅作为省直单位对口帮扶我县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帮助我县跟踪落实各级、各部门支持长汀发展的有关事项,2012年以来,共落实项目247个、资金5.6亿元。我们这种社会制度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强大的合力。可以说,长汀是幸运的,这种合力的形成造福了长汀。
此外,我还想说的一点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尤其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像这么严重的治理难题,需要持续投入,持续关注,一届接着一届干,需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这是习总书记为我们所提炼的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的写照,也是“不进则退、进则全胜”的批示精神的写照。
《领导文萃》:“不进则退、进则全胜”的批示,除了针对水土流失治理,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长汀经济社会,还需要更进一步发展,需要全面提升,这样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才能巩固,生态资源才能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优势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魏东:这个理解很深刻,实际上涉及习总书记所讲的 “两座山”的第三个认知阶段,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实现由绿洲到生态家园的转变。
但是,知易行难。怎样把这个认识变成长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方案和行动,这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在习近平同志当年的批示刚传达时,我们就向全县的干部提出这个问题:“全国学长汀,长汀怎么办?”一方面要系统总结长汀经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我们的干部群众,不要陶醉在“长汀经验”里,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实现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家园建设的转型升级。
《领导文萃》:怎么理解“长汀经验”的升级版?
魏东:所谓“长汀经验”升级版,指的是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办法,科学谋划长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积累,促进长汀科学发展,实现从水土流失治理向生态家园建设的转变,实现从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由外在输血型向内生造血型的转变,为 “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战略目标要求探索出一个地方性的经验范本,进而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规律。
当然,强调外在输血型治理向内生造血型发展,并不是说长汀今后不需要上级和外来资源的支持了。实际上,就长汀目前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而言,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一是治理任务重。目前全县水土流失治理成功率为69%,坡耕地治理度为68%,尚有45.12万亩未开展治理的水土流失地,且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多为陡坡、深沟,不利于植物生长,且种植、管护难,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二是巩固难度大。现有林分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81%,现有林分亩森林蓄积量才3.8立方米,林分结构单一、水源涵养能力低、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森林资源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种植的经济林果由于地瘦缺肥,还要继续投入才能见效。
三是治理成本高。由于劳动力缺乏,工资、肥料、燃煤、液化气等价格成倍增长,导致群众砍枝割草当燃料的现象有所反弹,给封山育林工作带来新的压力。
四是经济底子薄。长汀仍为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县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综合经济实力尚弱。从社会发展层面看,贫困面比较广、“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以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指标为例,长汀许多方面还落后于龙岩市平均水平。如城乡居民收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22元,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 10556元、1356元。全县还有5个贫困乡镇、65个贫困村,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35051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9%。
因此,作为一个欠发达区域,我们还需要包括上级党政在内的外来各种资源的持续大力支持。之所以有向内生造血型发展转变的说法,是立足长远的一种战略思维,是面向全县干部群众倡导自立自主的一种价值导向,是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一种更高境界。
《领导文萃》:归纳总结您的说法,可不可以这么认为,“长汀经验”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是“问题-回应”式的公共治理成功案例,而“长汀经验”升级版则试图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顶层设计,是尊重规律前提下的理性自觉?
魏东:这种理解完全正确。
《领导文萃》: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打造 “长汀经验”升级版?
魏东: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规划”上。就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规划和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
对于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规划,我们主要构建 “五大体系”,即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制度体系。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则着力建设“六大板块”。我们沿汀江流域自上而下着力打造六个主体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与生态休闲观光区 (庵杰至新桥段)、生态宜居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大同至汀州段)、稀土工业与工贸发展区 (策武段)、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区(河田段)、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示范区(三洲段)以及生态保护、生态种植与现代农业示范区(濯田至羊牯段)。
《领导文萃》:这两个规划,或者说“五大体系”与“六大板块”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魏东: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的 “五大体系”是我们针对“长汀经验”升级版而设计的总体思路,涵盖了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系统以及支撑这三大系统的文化和制度,着重解决“长汀经验”升级版怎么做的问题。而汀江生态经济走廊的 “六大板块”则是“五大体系”总体思路下的具体方案。我们的想法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汀江为主线,以“一江两岸”为纽带,对各个区域工作的侧重点做出统筹安排。我们把“六大板块”当作“长汀经验”升级版实践的主要载体,着重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当然,这两个规划无法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共同服务于长汀生态家园建设。事实上,这两个规划都已经得到上级的批准,也获得县人大会的审议通过,已经成为长汀今后发展的路线图。
除了以上两个规划,我还想侧重谈谈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的作用。汀江是客家母亲河,这条河流千百年来滋润哺育了客家人民,塑造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性客家文化。长汀位于汀江的上游地段,保护好母亲河,不仅造福长汀人民,而且造福下游人民,也是延续客家文化血脉的神圣职责。我们是怀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将汀江水环境建设列为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重点的。2013年,长汀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45个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实施方案已经编制完成,主要内容是建立水生态文明 “四大体系”,即现代的水管理体系、牢靠的水工程体系、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和特色的水文化景观体系。我们在治水机制上推出河道管理的“河长制”;另外,针对河道上小水电过度开发造成河道生态退化的情况,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水电站报废退出机制,按照我们的计划,2015年将有13座水电站(其中汀江河7座)退出,届时可恢复河道生态33.8公里。我们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汀江长汀段将再现“土肥水美鱼欢腾”的百里画廊景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方案是落实上述两个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汀生态家园建设蓝图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领导文萃》:从过去两年的实践看,您觉得实施这个蓝图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什么?或者近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什么?
魏东:核心问题还是前面讲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百姓富”与“生态美”如何达到有机统一。难题是有的,关键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原则很明确,生态保护是前提,是底线,如果破坏这个前提和底线,宁可不发展。发展是为保护生态的发展。你看我们的“六大板块”,冠以“保护”、“保持”字眼的就占了四个。其他两个功能区,“策武段”是工业集中区,“河田段”是作为城市副中心发展的,集镇周边也安排了一个工业集中区。工业进园区,实现用最少的国土面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应,让绝大多数国土休养生息。当然,即使这两个板块,也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的,除了自然生态保护之外,进入园区的产业和企业,也要过生态环境严要求这一关。高污染的企业利润再大,我们也不要。保护生态、保护汀江客家母亲河,是我们谋发展的前置条件。
另外有必要指出,生态美,不仅是指自然生态美,还要求生活环境美、人居环境美。对此我们分类分层规划城区、乡镇和村庄的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城区人居环境建设侧重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宜居城市。乡镇人居环境建设,侧重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镇,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彰显山水田园风光村貌。其中城区是重点,我想多说几句。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曾夸奖长汀是中国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之一。他的意思不仅指长汀的生态环境美,而且指长汀的人文环境美。长汀的确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94年长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相对于凤凰古城来说,目前汀州古城的保护和开发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下决心启动名城保护和开发工作。前期规划已经完成,目前重点建设汀州古城文物核心区修复工程。我们希望这个核心项目能够带动整个城区人居环境建设,最终使历史文化名城名至实归,使长汀成为中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领导文萃》:小城古韵、田园风貌、盎然绿意、清新空气,加上人民的热情淳朴,长汀确实是人们 “诗意栖居”的好去处。
魏东:其实,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艰难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公共卫生环境建设方面。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是“反复抓,抓反复”,虽然整体有所改善,但基础比较薄弱,巩固还有难度,局部存在脏乱。首先是硬件建设还存在短板。我们还不具备大规模的垃圾处理能力,还没有集中填埋场或垃圾处理厂,还无法做到“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的能力也比较有限。其次是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公共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过程中等、靠、要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称号还不匹配。这两方面都是硬仗。公共卫生环境硬件建设投入大,目前长汀自力无法完成,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按照李克强总理的思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基础工程尽快上马,并实现全资源利用无害化处理。另外,公共意识的养成意义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哲人常说,美的环境需要与美的心灵相映衬,检验长汀生态家园建设最终成效的标准就是包括公共环境意识在内的生态文化的养成。群众公共卫生环境意识是个长期养成的过程,我们下一步将通过探索创新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机制,辅以教育、宣传和村规民约等手段,以求缩短这个过程。
《领导文萃》:刚才您侧重谈了实现生态美的思路与问题,也许有人会问,生态保护要求这么严格,那么经济发展怎么办?百姓致富怎么办?
魏东:这就涉及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问题与思路。实际上,长汀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正在蓄积起飞的能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2年—14年三年间平均增长11.8%,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157.7亿元,可比增长11%,分别高出全省、全市1.1、1.3个百分点,增速排在龙岩市第2名。在县域经济持续壮大的同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绿色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强县成效明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长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从产业层次来说,大部分行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高层次人才缺乏;从产业结构来说,一产偏高,三产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经济形态和业态尚处萌芽阶段;主导产业龙头少、规模小、层次不高;从发展动力来说,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其中国有投资增速明显高于非国有投资,2014年国有投资增长37%,高出非国有投资20个点,比重达到38%,由此可见民间投资活力不够,动力不足。
基于对长汀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的研判,我们提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从功能区划来说,我们规划了以汀江为主线、以 “一江两岸”为纽带的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六大板块”。按照产业发展要求来说,农业侧重打造绿色品牌,发展富饶农业。长汀是农业大县,怎样把农业大县变为农业强县,改变小农经济的局面,我们认为应该在绿色上做文章,在品牌上做文章,在现代农业上做文章。长汀绿色农产品有一定基础,但品牌还不够多,知名度还不够高,规模经营也还不成气候,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业态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产品市场销路还不畅通。怎样把长汀的绿色农业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决定着重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把2015年确定为电子商务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腾出一栋楼作为集中发展电子商务的总部基地。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平台软件建设、商务模式、宣传培训、发展规划和方案等,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集约化的电商渠道,与阿里巴巴合作,建成电商县,把长汀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树立“绿色食品、长汀出品”的市场形象,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长汀生态农业,倒逼长汀生态农业经济向品牌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转型,延伸一产链条,向二产三产持续渗透,真正把我们的农业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林业经济发展,应该看到,保持水土,林业是主力军,但林农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做出了牺牲:守着大片林地无所收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区老百姓 “靠山致富”的愿望强烈,但受到封山育林、区域禁伐等生态保护政策限制,重点生态区位的商品林和天然商品林既不能采伐利用,又没有生态补偿,林农对这部分山林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得不到落实。这就是生态与经济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怎么化解这个矛盾?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在严格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向林地要效益,大规模扩大森林食品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珍贵用材林,大力培育林下经济产业链。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方面。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长汀的工业经济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以纺织、稀土和机械电子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做大做强做活园区经济。一是围绕打造海西纺织产业基地、全国稀土产业基地、海西机电制造基地的目标,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纺织、稀土、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纺织产业以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为抓手,鼓励、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扩规模,上档次;稀土产业以提高稀土精深加工和应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延伸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中重稀土合金、新材料等5条产业链;机械电子产业以延伸产业链为导向,提高专用汽车、电动车、电梯、数码电子产品及配件等生产制造能力;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在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及农产品保鲜、储藏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二是按照工业企业进园区的发展布局,大力推进龙岩高新区长汀产业园提质扩容,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投资规模,实行自主创新,加快品牌培育;大力推进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做大做强,以金龙稀土为龙头,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稀土产业企业落户;大力推进晋江(长汀)工业园发展,积极创园区建设体制机制,大力探索PPP建设模式,重点发展高端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工业是我们增加造血功能的主力军,上述目标如果能够顺利实现,那么就将为长汀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就能够永续巩固,长汀生态家园的愿景就将最终实现。
《领导文萃》: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计划。我们诚挚地祝福长汀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魏东:谢谢!最后借助贵刊的平台,衷心感谢各级各界长期以来对长汀老区发展的关心支持!真诚希望各级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长汀、关心长汀!热忱欢迎大家到长汀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