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张海龙
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言谈举止干净利落,初见刘均鼎,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均鼎是内乡县第五小学的校长,在内乡县城,家长们总愿意把孩子送到五小。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心中的好奇促使记者几次约访,但都被他婉拒了。这次,他终于同意与记者见面,但时间被限定在1小时以内,因为他说待会儿还要主持召开一个教研会,不能耽误了工作。
1979年,19岁的刘均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内乡城镇一小。在近四十年的从教经历中,刘均鼎几乎干遍了学校所有岗位的工作,从普通的语文教师到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再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直至校长。一路走来,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其中不乏一些刻骨铭心的“大事”。
一
从教伊始,刘均鼎就发现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决心要把自己的语文课上出新意。于是,他提出要抛弃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语文。
在实际教学中,他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读、写的能力,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日渐显著,所教的学生在作文大赛中屡屡获奖,一些学生的作文还登上了《作文指导报》的头版。
他的教学成绩也创下了奇迹,全县最好的初中——内乡初中某年招生264人,他所带的班级竟然考上了50多人。因成绩突出,他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就这样,20多岁的他就当上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领导”一群年龄与父辈相仿的老教师们。他的教学经验在校内得到推广,使学校在当时成为全县成绩最为突出的小学。
随后,他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1989年起担任副校长。1991年,31岁的刘钧鼎被任命为内乡一小校长。
担任校长就意味着肩头的责任更大了、付出更多了,对此,刘均鼎十分明白,他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校长的责任担当。
二
内乡一小位于市区中心,空间狭小。长期以来,学校的操场被十几户外来居民侵占,盖了不少简易房,还成了附近居民的垃圾场,学生们没有活动空间,体育课没办法上。此外,上世纪60年代借住在校的几户人家也长期占用着学校的房舍。
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刘均鼎决定改善教学设施,收回被侵占的学校操场和房舍,改建新的操场和教学设施。但这又谈何容易?
刘均鼎锲而不舍地努力着,这一想法变成现实用了整整13年。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多次被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恐吓、殴打,两次被捅伤住院。1992年,因重建操场,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划定区域内的多数居民已顺利搬走,未撤走的居民却纠集一些人前来围攻学校。在保护学生、阻止闹事人进入学校的过程中,他被殴打成重伤。2004年,在回收学校房舍的过程中,他又被捅伤住院。这些他都挺过来了。回忆往事,刘均鼎说:“虽然我受过两次伤,但只要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我就觉得值。”
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刘均鼎还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上世纪90年代初,他率先开展实验班、特长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素质。因缺少专业老师,他聘请校外的知名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特长培训,使一小的学生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不少学生在省级大赛中获奖。
正是在这个时期,很多学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不少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刘均鼎实行了“寄宿制”管理模式,修建了新的学生宿舍,让300多名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寄宿在校,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就这样,内乡一小在刘均鼎的领导下,逐渐成为内乡教育的一张名片。引人注目的教学成绩和教育理念受到了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的赞扬,省、市不少学校纷纷前去学习“一小经验”。
三
时间到了2005年,内乡一小在校学生数量激增,很多班级的人数超过90人,大班额给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改善办学条件,刘均鼎有了创建内乡一小分校的想法。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在县城西郊征到一块地。为筹集经费,他除在社会上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外,还自掏腰包并动员老师们捐款集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终于凑齐了1700万元的工程款。
2006年4月2日,期待已久的内乡一小分校终于破土动工。动工不久,刘均鼎却由于长期的劳累病倒了,他被查出癌症。几个月的化疗和手术,让这个铁骨铮铮的北方汉子由一百四五十斤瘦到了八十多斤。术后的他曾一度失声,半年不能说话。但他顾不上休息,为督促工程进度和保证建筑质量,他雷打不动地两天一趟奔波于工地和学校之间。由于身体虚弱,从家到工地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他要停下来歇上三次,走半个多小时。
提起这段往事,不少师生至今仍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2007年9月1日,一小分校正式建成并开始招生,第一届就招生1510人。2008年,由于建校时举债过多,一小分校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不少人建议将学校变为民办性质。如果利用刘均鼎自身的影响力去招生,通过收取高价学费,几年时间就可以轻松还完贷款。
在诱惑面前,刘均鼎根本没有考虑个人的利益,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学校公立化,通过努力分期还清银行贷款。他说:“我只想踏踏实实把学校办好,为后代造福,百年之后问心无愧。”
内乡一小分校前年夏天更名为内乡五小,如今已有3200多名学生。刘均鼎也在这里继续从事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他说自己是人老雄心在,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办让社会放心、家长放心的学校。
采访结束时,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刘均鼎站在校园拍了张照片:阳光下,他花白的头发分外醒目,清癯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记者握手告别后,他又步履匆匆地向教学楼走去……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