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
夜晚,在挪威北部的高山地区,繁星在纯净的天空中闪烁,由于前几天刚刚下了几场大雪,地面和树丛都被深深地覆盖在积雪之下。尽管太阳在几个小时前早已落山,但是明亮的月光被皑皑白雪反射,整个山上格外明亮。此时,来自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2突击队的队员部署在凯尔开西瓦河西岸的一个山脊中,仔细监视着山脊下的山谷。队员们身穿英军标准的多地形迷彩战斗服,战斗服外套着白色雪地伪装服,与周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仔细分辨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
突然,山谷里传来车辆引擎的低沉声音,表明“敌人”的装甲车队伍正在靠近。此时扮演红军的挪威皇家陆军北旅正在沿着山谷向前行进,以对离山谷几百米距离外的一座小桥发动攻击。这座小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挪威皇家陆军北旅的目的就是占领小桥以便于对蓝军发动突袭。而第42突击队窥探到了挪威皇家陆军北旅的行动意图,提前埋伏部署在山脊中对其进行突袭,拖延他们的前进速度并阻止小桥落入敌军之手,确保蓝军的其他部队能够顺利部署到合适的防御位置。
红军队员乘坐CV9030N步兵装甲战车全速向小桥行进,战车的履带将积雪高高扬起抛到空中。随着距离第42突击队越来越近,引擎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时机越来越成熟,突然,第42突击队队员发射数枚标枪反坦克导弹,在天空中形成一片闪光。这种导弹在发射后具有自动寻的、顶部攻击的功能,对正在全速前进的红队战车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现场一度混乱,挪威皇家陆军北旅队员不得不停止前进,监视周围状况并检查战车的损坏状况,而此时第42突击队队员顺利完成拖延任务并悄悄转移部署到下一个位置以再次突袭敌军……此次演习就在这样攻击与反攻击的作战中如火如荼地展开。
演习后,一位挪威皇家陆军北旅军官表示:“装备标枪反坦克导弹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我们无法将步兵部署在靠近敌人的位置,也不能用战车上的武器对他们进行支援,只能派遣步兵部队到前方清剿埋伏的敌军反坦克小队,大部队跟在清扫小队后方缓慢前进。清扫需要时间,特别是在这种积雪很厚的艰苦条件中,但这也更接近真实的战斗状况。”
参与此次联合演练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总人数309人,其总部由第42突击队组成,下属部队包括第40突击队中的C连和第42突击队中的K连,后勤支援由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后勤团提供。与以往演练不同,此次皇家海军陆战队并没有扮演两栖作战角色,而是作为轻步兵作战,由英国Bv206全地形车进行机动。而作为红军的挪威皇家陆军北旅也派遣精锐部队参与此次演练,参与人数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相当。
此次演练的条件十分艰苦,演练的前半部分,第42突击队队员主要是在丛林和山地地形下执行任务,为另外两支蓝军主要部队提供通信联络。这几天对于第42突击队的队员们来说并不轻松,任务开始的前几天除了天气寒冷之外还下了几场大雨,队员们身体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他们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防止体温过低、战壕足病等寒冷气候条件下容易得的伤病。
连续下了两天大雪,使第42突击队行动区域内的很多地区发生雪崩的危险急剧增加。而在参与此次演练之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已经在挪威北部山地地形下学习了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战斗课程。这一课程旨在训练队员们在极冷气候条件下的生存和战斗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滑雪、射击以及诸如生火、破冰、建雪洞等基本冬季生存技能,涵盖方方面面。参与课程的一名指挥官认为,这个课程在团队训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个人战斗训练和生存技能培养,而挪威北部的艰苦高山环境对于该课程的开展十分有利。
第40突击队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下辖的一个团级轻步兵突击队,基地位于诺顿军营,现有人数不足1000人。该突击队组建于1942年,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中建立的第一支突击队,最早时命名为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后更名为A突击队,再后来再次更名为第40突击队。
志愿加入第40突击队的所有候选者都必须在位于德文郡的突击训练中心内完成突击课程,顺利毕业的队员获得绿色贝雷帽并正式加入第40突击队。由于队员们具有极高的技能,因此第40突击队能够执行各种行动任务,并定期部署到国外执行任务或训练。除了与第3突击旅一样擅长于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作战外,该突击队还可在热带丛林、沙漠和山地等各种地形条件下执行任务。
第40突击队自组建以来曾多次参与行动,包括二战、芬兰冬季战争、塞浦路斯维和行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目前,第40突击队的下属单位包括1个总部连、1个指挥连(所属有侦察排、机械化排、狙击手排和信号排等)、4个步枪连(每个连所属有1个总部排、2个步枪排和1个火力支援排)以及1个后勤支援连。
第42突击队也是第3突击旅下辖的一个团级轻步兵突击队,基地位于比克利军营,现有人员750人。该突击队的结构组成与第40突击队相同,下属单位包括1个总部连、1个指挥连(所属有侦察排、机械化排、狙击手排和信号排等)、4个步枪连(每个连所属有1个总部排、2个步枪排和1个火力支援排)以及1个后勤支援连。
志愿加入第42突击队的所有候选者必须在突击训练中心完成突击课程,毕业后获得绿色贝雷帽并正式加入第42突击队。该突击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作战,除此之外也可在热带丛林、沙漠和山地等各种地形条件下执行任务。
挪威皇家陆军北旅是挪威皇家陆军中的主要战斗部队。挪威皇家陆军现有人数11600人,其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1628年,当时挪威还是丹麦的属国。1611年丹麦-挪威与瑞典之间爆发卡尔玛战争,虽然丹麦-挪威取得胜利,但是由挪威人组成的战斗小分队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挪威士兵很多被杀死或俘虏。为此,挪威战斗小分队于1628年开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虽然当时挪威尚未独立,而历史学家们普遍将1628年认作是现代挪威皇家陆军诞生之年。
1643~1645年,丹麦-挪威与瑞典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吸取前次教训而努力进行训练的挪威战斗小分队取得了良好战果,但丹麦军队却大败。此战之后,丹麦国王意识到丹麦-挪威军队的不足,从德军聘请专家对丹麦-挪威军队进行指挥和训练,至今在挪威皇家陆军中仍有时使用德语进行指挥。
18世纪早期,瑞典再次侵略丹麦-挪威,双方在战争中打成平手,之后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时期。在此期间,挪威战斗小分队在丹麦-挪威军队中的独立属性越来越强。随着拿破仑战争(1804年拿破仑在法国称帝后,法国为争夺贸易及殖民地而与英国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编者注)爆发,丹麦国王与拿破仑结盟,使1807年丹麦-挪威军队正式与英军开战。这场战争失败后,挪威于1814年被割让给瑞典,但挪威军队一直在瑞典军队中保持实际上的独立。1905年6月,挪威与瑞典联盟解散,实现完全独立,自此挪威军队也实现完全独立。
在1920年之前,挪威皇家陆军是一支全民义务兵役军队。加入挪威皇家陆军后队员们首先在征兵训练学校进行基础训练,之后被分配到步兵部队或要塞炮兵守备部队进行为期48天的训练,再在山地炮兵连进行62天训练、在工兵连进行72天训练、在骑兵连进行102天训练。以上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各下属部队服役的同时,接受为期30天的进阶训练。到20世纪,队员们的基础训练时间被加长到5个月,此后现代挪威皇家陆军队员训练一直保持相同的基本内容。
一战爆发前,挪威皇家陆军将所有部队划分为6个军区,并增加了可快速组织、部署的预备役部队,使挪威皇家陆军的整体力量大大增强,在一战爆发期间为挪威保持中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战爆发后,战火快速席卷整个欧洲,挪威政府对军队动员失败,致使挪威皇家陆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于1940年4月被德国快速入侵。此后虽然部分挪威皇家陆军不得不投降,但却从未停止抵抗,如其第6旅参与了夺回纳尔维克市的战斗,而挪威皇家陆军在二战中的主要成就就是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迫使德军从海上撤退到瑞典边境地区。除此之外,逃亡到英国的挪威人加入到英军中与德军作战,当时在英军中由挪威人组成的部队包括第1挪威独立连、第5挪威独立连、挪威第10联合突击队等。
二战结束后,挪威皇家陆军被重建,重建的部队除了本土重新招募人员外,还有二战期间流亡到瑞典和英国参战的挪威士兵。建立之后,挪威皇家陆军参与了冷战期间占领德国的行动。冷战结束后,挪威皇家陆军进行多次重组及缩编,其中最大的一次重组是在1990年代中期,撤消了很多要塞守备部队,并使挪威皇家陆军从一个静态的攻击部队转变为一个灵活的快速反应部队。
进入21世纪以后,挪威皇家陆军多次参与国际危机处理及维和行动,包括黎巴嫩行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2005年其将部队从原来的3个旅缩编为现在的2个旅:北旅和第6旅,其中北旅是主要的战斗部队,而第6旅主要作为预备役部队。
北旅是目前挪威皇家陆军中惟一的主要战斗部队,同时也是北约部队中部署在最北部的战斗旅。其目前下辖3个全武装战斗部队和多个支援部队,其中战斗部队分别为装甲营、泰勒马克营和第2营,支援部队包括炮兵营、工兵营、情报营、信号营、非战斗人员学校、战斗中队、战斗服务支援营、军警连和医疗营。为了提高机动性,2012年对3个战斗部队进行重组,其中装甲营和泰勒马克营被重组为两个相似的机械化营,而第2营则成为一个轻步兵营。
装甲营 装甲营作为攻击营,其座右铭为“攻击第一”。该营成立于1987年,组建之后多次在巴尔干地区和阿富汗地区执行国际行动。目前该营拥有一个战斗队的规模,队员们佩戴黑色贝雷帽。
目前装甲营被划分为6个中队,分别为第1中队(ESK1,也称为骑兵中队),该中队为侦察中队,除执行侦察任务外,也承担炮兵观察员和神射手任务。该中队队员黑色贝雷帽上采用蓝色条带,配备CV9030N步兵战车;第2中队(ESK2,也称为装甲中队),该中队是装甲营的主要攻击部队,配备美洲豹2主战坦克,队员们的黑色贝雷帽上采用红色条带;第3中队(ESK3,也被称为突击中队3),该中队为机械化步兵中队,作用是为第2中队提供支援,队员们的黑色贝雷帽上采用黄色条带,座右铭为“时刻准备战斗”,利用CV9030N步兵战斗车进行快速突击和进攻;第4中队(ESK4,也被称为突击中队4),其作用与第3中队相同,主要是对第2中队进行支援,队员们佩戴的黑色贝雷帽上采用绿色条带,座右铭为“像狼一样战斗、一直向前”;第5中队(ESK6,也被称为战斗支援中队6,ESK5已经被解散,其作用被组合到ESK6中),该中队是装甲营中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中队,其作用多种多样,包括后勤支援、维修和复原设备、提供医疗、迫击炮支援、基地保卫等。队员们佩戴的黑色贝雷帽上采用黑色条带;敏奇中队,根据任务需要,该中队在行动中通常需要北旅中的炮兵营、工兵营、情报营和战斗服务支援营等支援部队进行支援。
泰勒马克营 泰勒马克营是北旅中的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快速部署处理国内、国际危机,也是挪威皇家陆军中执行国际任务的主要部队。其目前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作为摩托化步兵营,基地位于挪威南部的海斯塔摩恩。2002年该营被解散,后又在2003年被重建,并将基地迁往赫德马克。自成立后,泰勒马克营曾多次参与行动,包括波斯尼亚战争、黑塞哥维那行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目前,泰勒马克营具有一个战斗队的规模,其划分为5个中队,分别为坦克中队,其是泰勒马克营中的坦克部队,装备美洲豹2主战坦克;骑兵中队,其作为装甲侦察部队,装备CV9030N步兵战车、ATV全地形车和小型无人机等侦察探测设施;机械化步兵连,其为机械化步兵中队,装备CV9030N步兵战斗车;机械化连,其同样为机械化步兵部队,装备CV9030N步兵战斗车;支援中队,其作为战斗支援部队,由迫击炮人员、医疗人员、信号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组成。
第2营 第2营成立于1955年,基地位于挪威北部的特罗姆斯,是挪威皇家陆军中的快速反应部队,主要作为轻步兵部队,特别擅长于极地作战。目前该营具有一个战斗队的规模,队员佩戴卡其色贝雷帽。其下辖4个连,分别为勇士连、查利连、骑兵中队和支援连。其中勇士连和查利连都作为轻步兵部队,主要执行极地战斗和城市战;骑兵中队为情报侦察部队,其下属部队中包含1个神射手排;支援连是4个连中规模最大的,其下属部队包括指挥排、迫击炮排、反坦克排、医疗排、战斗服务支援排。
炮兵营 炮兵营现有人数550人,可为装甲营、泰勒马克营和第2营提供间接火力支援。其队员佩戴蓝色贝雷帽,装备12门M109 A3GN自动榴弹炮。该营现下辖5个炮兵连,分别为总部连、尼尔斯炮兵连、奥加炮兵连、皮拉扎炮兵连和STA炮兵连。其中,尼尔斯炮兵连、奥加炮兵连和皮拉扎炮兵连都是枪械炮兵连,各配备6架M106自行迫击炮。
总部连主要执行支援任务,可为其他炮兵连提供战斗中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弹药以及天气数据等信息。其士兵佩戴的蓝色贝雷帽上采用红-蓝色条带。
尼尔斯炮兵连基地位于赛特摩恩军营,队员的蓝色贝雷帽上采用红色条带。其是挪威皇家陆军中最古老的炮兵连,成立可追溯到二战之前,由于其标志为一头熊,因此也被昵称为挪威皇家陆军中的“熊”。最初该连为第2营提供支援,现在已转变成为装甲营提供支援。该连的下属部队包括1个枪械排、1个侦察排和1个指挥排。
奥加炮兵连成立于1947年,在19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而被解散,后来又在2006年6月重建。最初时该连用于支援装甲营,现已转变为对第2营提供支援。目前,该连的下属部队包括1个枪械排、1个侦察排和1个指挥排,其标志为一头野猪。
皮扎拉炮兵连的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代的皮特炮兵连,1980年代被解散,2006年被重建并命名为皮扎拉炮兵连。该连士兵佩戴的蓝色贝雷帽上采用黄色条带,主要是为泰勒马克营进行支援,是挪威皇家陆军新快速反应部队中的一部分。目前该连的下辖部队只有1个枪械排和1个指挥排,未来计划将会建立1个侦察排。
STA炮兵连为侦察部队,部署在前方位置寻找目标,其队员佩戴的蓝色贝雷帽上采用红-蓝色条带。
除了以上炮兵连外,炮兵营还下辖一个WLS雷达排,作为反火炮部队。当敌人发射火炮时,该排中的WLS雷达可探测其弹头和轨迹,并据此来计算出敌人火炮的发射地点,进而对敌人火炮发射点发动攻击。
其他支援部队 工兵营可对挪威皇家陆军提供机动性保障;情报营负责对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援;信号营负责北旅的通信事务;非战斗人员学校对非战斗人员进行训练;战斗中队主持国内训练中心,为士兵提供战术训练;战斗服务支援营提供运输和支援服务的同时,也提供装备维护服务;军警连对战斗部队进行支援;医疗营提供医疗服务。
北旅装备的轻武器多种多样,其中个人武器包括挪威AG-3自动步枪,该枪为德国HK G3战斗步枪的挪威变型产品;德国HK416自动步枪,作为目前北旅的标准步枪使用;柯尔特加拿大公司SFW自动步枪,仅在特种部队中使用;德国HK MP5冲锋枪及MP7冲锋枪;美国巴雷特M82反器材步枪;英国AI公司AWM狙击步枪,仅供特种部队使用;奥地利P80半自动手枪;德国HK USP半自动手枪,仅供特种部队使用;挪威M72 LAW轻型反坦克火箭等。
班组武器包括比利时FN米尼米轻机枪、德国莱茵金属公司MG3通用机枪、美国M2勃朗宁重机枪、瑞典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法国ERYX反坦克导弹、美国标枪148反坦克导弹、美国M252迫击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