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
2014年末百老汇不容错过的一部新作无疑是《最后之舟》(The Last Ship)。英国著名音乐人、16座格莱美奖得主斯汀(Sting)担纲词曲制作,两次托尼奖得主乔·曼特罗(Joe Mantello)担任导演,对白部分是由托尼奖得主约翰·洛根(John Logan)以及普利策奖得主布莱恩·约奇(Brian Yorkey)共同完成, 编舞则由奥利弗奖得主斯蒂文·豪杰特(Steven Hoggett)负责。制作人杰弗里·塞勒(Jeffrey Seller),同时也是《吉屋出租》、《Q大道》和《身在高地》的制作人,曾捧得3次托尼奖。制作团队成员令人眼花缭乱的奖杯似乎已经可以铺满通往下届托尼奖领奖台的红地毯了。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个英国沿海小镇,当地人世代以建造巨轮为主业,并以此为豪。然而年轻的Gideon Fletcher则憧憬着不一样的未来,他离开了祖祖辈辈的生活和自己的爱人Meg,出发周游世界。15年之后,当他回到家乡,才发现当地的造船业已经陷入了重重危机,而他青梅竹马的爱人已经和别人订婚。在船厂即将关闭之时,前工头Jackie White号召工人们占领即将关闭的造船厂,建造最后一艘轮船,以此代表了他们共同的梦想,也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最后之舟》带有强烈的斯汀个人色彩,故事情节本身就取材于他在英国东北部纽卡斯尔的成长经历,而他“摇滚诗人”的创作风格使整部作品的音乐细腻浪漫、忧郁诗意、又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纽约时报》如此评价,“美妙的乐谱会使之成为百老汇最棒的摇滚流行风格的作品之一!”但尽管媒体对于斯汀的词曲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少评论都认为作品的文本叙述平平无奇,缺乏亮点。斯汀本人似乎想把这艘“最后之舟”作为一种回归家乡的象征,是对于80年代末英国造船业衰退之下工人如何面对危机的反映,也是对于在家族世代传承中永不放弃梦想和希望的坚持。然而《最后之舟》表现平平的票房多少反映了这种将激情冒险融为一体的传奇故事有流于表面的嫌疑。以至于斯汀本人在演出的圣诞季“上船”献演,临时代替最初的Jimmy Neil,出演了Jackie White一角,虽然这让他的歌迷们很是欣喜,但是这样一部投资1400万美元的作品最后还是要靠斯汀本人撑场面,不免让人感到一丝忧伤。
而在伦敦西区的戏剧舞台上,岁末是一些与政治密切联系的作品,与英国窃听丑闻相关的《大不列颠》、畅想英国皇室未来的《查理三世》等等,还有一部作品却把目光从英伦三岛延伸向了印度的平民窟,那就是《美丽的永恒背后》(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这部作品也是星光熠熠,是由英国当代剧坛鼎鼎大名的编剧戴维·黑尔(David Hare)改编自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凯瑟琳·布(Katherine Boo)的同名畅销书,导演鲁福斯·诺瑞斯(Rufus Norri)则已经铁定是英国伦敦国家剧院的下任院长。
这部时长约2小时45分的史诗剧展示了孟买机场边上一个贫民窟里穷人们的生活:在回收垃圾赚钱方面颇有天分而成为家中支柱的Abdul因此也成为周围人嫉妒的对象,只有一条腿的Fatima用自焚来报复邻居,靠窃取政府扶贫基金和压榨其他居民往上爬的Asha,想依靠读书翻身的Manju等等。与旁边奢华酒店的光鲜形成对比的是他们连垃圾都不如的价值和尊严。
凯瑟琳·布(Katherine Boo)的原著是一份详实的报道,反映和探讨了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司法腐败等社会问题。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社区中,人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够保障,每日为了垃圾互相争斗,还要对抗无孔不入的腐败官员的欺压掠夺,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有利益,没有道义可言。将这样一部厚重和资料繁杂的纪实文学改编成一部戏剧作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作品把主线放在了靠回收垃圾致富依稀看到生活希望的侯赛因一家,最终在邻居的陷害和腐败官员的压榨下回到一无所有的起点。作品不仅仅是让观众看到东西方之间在经济和民主之间的差距,以及全球化浪潮所遮掩的严峻社会问题,也展示了一个面临危机的社区中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如何在利益的狭窄空间中艰难挣扎。英国卫报对作品的评价是“作品让人深深震动”。不过,与这个比较虚无缥缈的正面评价相对照的,也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比如作品结构松散、有些台词不够合理,舞台的处理力度不够等等。或许,这是因为导演和编剧毕竟没有凯瑟琳·布三年在孟买实地考察的经验,而只是两名雄心勃勃的西方读者。
不管是团结一心、守护梦想的勇气,还是互相隔阂、无力抗争的脆弱,这都是对于遗失的群落以及难以重建的家园的集体姿态。在岁末两大戏剧舞台的热闹闪耀中看到这样两部有些格格不入的作品还是引人深思的,至少它们提醒了我们,不管身居何处,不管我们手手相连,还是怒目相视,我们都一起面对着这个无法完全理解的世界,面对着又一年的逝去和新一年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