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70后作家俞胜一直以来把自己当作城市中的“异乡人”,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打量自己生活的都市,关注农民工和外来者在都市生存中的身份焦灼与城里人“小市民”式的狭隘、功利与文化偏见。这种关注,糅合了作家的个人经验和对当下中国现实进程的思考,使其作品呈现出纯正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在他引起较好反响的作品中,《当来到霞村的时候》书写底层青年希望通过考研跻身大城市的磨难与苦痛,也写出了在考研族身上渔利的种种人群的可憎面目;《我在学报当编辑》写出了文化机构内当代“文化人”的“儒林外史”;《城里的月亮》写出了都市月光下生活在城里的异乡人的阴冷和遭受的各种歧视与冷暴力。这些都说明了俞胜一直以一种“问题意识”牵引自己的写作,将目光对准现实中的各种痼疾与顽症,而不作无谓的无病呻吟。但在现实问题面前,俞胜并不悲观,他的笔调悲凉中仍有暖色,笔触轻松幽默中又不失凝重,这与他本人平和的个性以及对人性的宽容理解应该不无关系。著名作家范小青认为,俞胜的小说创作“有不落俗套处,有一种内在的韵味,文字也很漂亮”;评论家肖鹰则认为俞胜的作品“不仅在叙事结构和语言驾驭两方面均展示了非常好的张力,舒展自如,引人入胜;而且将农民工和城里人的传统隔阂展示在底层生活的纠结中,既向读者揭示了‘类群偏见的愚昧,又使读者感受到底层生活不可泯灭的人性美丽。”这些评价都是非常切中肯綮的,从其新作中篇小说《田螺姑娘》和短篇小说《田婄的苦旅》中也可以看出俞胜一以贯之的艺术风格与题材关注。
二
中篇小说《田螺姑娘》讲述了一个城市底层青年与高官情人之间的意外邂逅与情感交往。这种情节设置本来是有很大风险的,很容易沦入网络言情剧中的种种“屌丝逆袭”之类的桥段。但正如同样的食材在水平悬殊的厨师手里加工出来味道绝然不同,高明的作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平常的素材加工成不同凡响的艺术品。
《田螺姑娘》在文本中设置了“复式结构”,使神话传说和当代生活成为小说中两个互相应证、互相辩驳的部分。小说一开头就先讲述了70后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田螺姑娘”的故事。在这个传统的神话文本里,一个农村青年意外邂逅了一个美丽、善良、勤劳的田螺姑娘,但又因窥破她的秘密而导致后者离开。讲完这个故事,作者接下来用十九节的内容分别从下岗工人吴大军和高官情人申小莉的视角叙述两人的交往始末,从而再现了一个当代底层青年邂逅当代“田螺姑娘”的故事。两个故事的结局都是男主人公因为窥破对方的秘密而导致后者离开,不同在于此“田螺姑娘”非彼“田螺姑娘”,那个传说中的美丽、善良、勤劳的田螺姑娘对应的是当代的同样美丽却轻浮、甘当寄生虫的“田螺姑娘”。这一小说结构令我想起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在这部世界名著中,乔伊斯也用神话故事与当代生活的双线结构对作品进行总体构思。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表现出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的平行对应关系。利奥波德·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淫荡多欲的妻子摩莉·布卢姆则对应了奥德修斯坚贞不屈的妻子帕涅罗佩。与《尤利西斯》一样,《田螺姑娘》的题目来源于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人物的美好形象与当代人物的丑行形成了对比,小说所寄寓的反讽意味油然而生。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经在其著作中用“灵韵的消失”来形容机械复制时代与商品经济时代审美体验的瓦解和崩溃。其实,推而广之,“灵韵的消失”不仅仅可以形容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产品,也可以描述以功利为逻辑的时代中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俞胜在《田螺姑娘》中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功利至上的灵韵消失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不再是一个能够诞生神话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中的底层青年再也找不到那种神话传说中仅仅为感恩就愿意以身相许的美丽善良的“田螺姑娘”。申小莉与市长之间固然有感情,但更多的是利益交换。申小莉在吴大军身上寻求的也只是寂寞时的肉体安慰。一旦这种关系可能危机她的现实利益的时候,她就果断地将吴大军的手机号屏蔽,从吴大军的生活里消失。
正如肖鹰先生所评论的,俞胜对人性并不悲观,所以即便是对他所批判的对象,他也抱有一定的同情和理解,尽力去发掘他们身上人性的闪光。吴大军和申小莉之所以认识是通过他们各自的宠物。这样一个情节设置本身也是意味深长的。它意味着在今日都市社会的层级化结构中,不同阶层之间已经很难建立起正常的人际联系,而只能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曲折地建立起联系。从小说的结尾可以看出申小莉对宠物雅琪以及对吴大军还是有点感情的;当然,这点感情不足以超越阶层隔阂和现实的利益计算。
三
与《田螺姑娘》相对复杂的结构设计不同,短篇小说《田婄的苦旅》在结构上要单纯得多,但作品的内在含量并不简单。作品聚焦于都市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现实苦恼。田婄之所以急着要在35岁前将自己嫁出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周围人给予的巨大精神压力。她唯一的闺蜜(可见单身大龄女青年在现实中往往被当成难以相处的另类)牛芳华开她玩笑让她给自己十岁的儿子当伴娘,给她介绍的也都是各种“奇葩”。在她眼里,田婄能够有男人愿意要就应该感谢上苍了。最后,田婄终于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对象,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从此,牛芳华会淡出自己的闺蜜圈了”。这并不是说明田婄的忘恩负义,而恰恰是说明田婄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长期以来受到的精神折磨。田婄之所以成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田婄的母亲不同意田婄与来自乡村的男朋友张振海结婚。最后,绕了一大圈,田婄找到的未婚夫还是来自农村的张和平。这无疑是对田婄母亲那种都市小市民的狭隘城乡观念的讽刺。这一主题在俞胜的《城市的月亮》、《水乳交融》等其他作品中都有表现,使得这些作品构成了一种内在的互文关系。
四
俞胜曾如是说,“以后在文学创作上,我打算坚持两种风格的路子,一个就是像《当我来到霞村的时候》这类的,以一种幽默、略带调侃的笔法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也希图给读者以某种启示,文章中的人物尽量具有鲜活性和独特的个性。另一个就是像《人、狗、狼》这样的寓言笔法,概括地表达对现实和人生的看法,文章中的人物尽量具有某类人的特征,当然也不想把人物写得平面化。”从他的这两篇新作也可以看出,俞胜一直在坚持以都市中的“异乡人”身份观照都市的各种痼疾、小人物的悲欢;始终带着他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宽厚理解带领读者一起参与这个时代的进程。这种带着“问题意识”的写作无疑是能够给人带来启示的,也是大有希望的!
郑润良: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后,《中篇小说选刊》、《人民文学》醒客APP专栏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