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集油田沙一段沉积微相及其物性特征研究

2015-03-26 01:17梁煜奇刘俊英
地球 2015年3期

梁煜奇 刘俊英

[摘要]根据大量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岩心观察,结合古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岔河集油田沙一段地层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沙一段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扇三角洲沉积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具良好的生、储油条件。对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不同沉积微相储集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特征差异大,说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沙一段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储层物性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65-1

1区域概况

岔河集油田是冀中地区最大的第三系砂岩油气田,沙一段早期为湖盆断坳扩张期,形成了以泥岩为主的深湖-半深湖亚相沉积,是该地区的主要生油地层;晚期进入断陷抬升消亡期,形成了一套湖泊三角洲沉积,是该地区的主要含油地层[1-2]。

2沉积微相标志

2.1岩相特征

沙一段砂岩储集体岩性主要为灰褐色、灰色长石细砂岩和岩屑长石粉砂岩,长石含量占30%~50%,主要为正长石,含少量斜长石,石英含量仅占20%~40%,岩屑含量可达40%,反映近物源和成分成熟度低的特点。泥岩主要为紫红色、深灰色、灰色泥岩。

胶结物含量8%~23%,胶结物包括泥质和钙质胶结,以钙质胶结为主,胶结物中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钙质胶结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孔隙-基底式和接触-孔隙式胶结。

砂岩中可见冲刷面、块状层理、槽状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反映水动力条件较强;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说明水动力条件较弱[3]。

2.2古生物标志

沙一段可见贝壳化石、植物碎屑化石等。植物碎屑具定向排列,常位于正旋回沉积小层顶部,沿泥岩层面分布。

2.3测井相标志

测井相标志主要包括测井曲线幅度、形态、顶底接触关系、旋回厚度、光滑程度、包络线以及齿中线等,它们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沉积旋回类型以及沉积过程中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综合取心井沉积微相和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优选测井曲线,总结出该油田沙一段地层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微相模式[4]。

3沉积微相

3.1扇三角洲相

3.1.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岩性特征主要由紫红色、红褐色泥岩夹中细砂岩、粗砂岩和含砾砂岩组成,反映浅水氧化环境。包括辫状河道微相和辫状河道间微相。

辫状河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粗砂岩和中细砂岩组成,剖面上具下粗上细的特点,沉积构造包括板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可见冲刷面。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自然伽马为低值,电阻率呈高阻,曲线形态为钟形-箱形的组合。

辫状河道间微相以细粒沉积为主,岩性包括浅灰色和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和含砾泥岩,空间上与辫状河道直接接触,电测曲线呈低幅锯齿状,偶有指状小尖峰。

3.1.2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由灰色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与灰色、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构成,总体来说岩性变化大,砂体最发育。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五个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是陆上辫状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与陆上河道相比,水下分流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分叉变多,沉积速率增大,岩石粒度变细,岩性以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组成。亦具下粗上细的特点,底部可见冲刷面,沉积构造包括交错层理和斜层理。测井曲线上可见明显的顶底突变,自然电位具明显的钟形-箱形负异常,电阻率呈高阻。

河口坝微相由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具分选好、质纯的特点,成层厚度为中、厚层,具下细上粗的特点,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可见炭质纹层。测井曲线形态为漏斗形和指状组合,具反旋回特征。

远砂坝微相位于河口坝前方较远的地方,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与河口坝相比,岩石粒度更细,厚度变薄,具小型交错层理,可见波状层理。测井曲线形态与河口坝相似,但测井曲线厚度和幅度不如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微相由薄层粉砂岩组成,具交错层理,测井曲线形态具尖峰状。

3.1.3前三角洲亚相

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偶见薄层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是良好的生油层。

3.2湖泊相

Es1x为一套深湖-半深湖亚相沉积,具厚层暗灰色、深灰色泥岩,夹薄层油页岩和碳酸盐岩,水平层理发育,是该地区有利的生油层。电测曲线较平直,多为基值,电阻率具低幅齿化。

4沉积微相及其储层物性特征

在工区内沙一段上段地层发育有大面积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储集岩类主要为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以及少量含砾砂岩。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主要为辫状河道,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为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河口坝以及前缘席状砂砂体。不同的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差异较大,总体来说,浅湖沉积环境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各微相储集物性中等至偏下。

5结论

(1)岔河集沙一段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下段为深湖-半深湖沉积,这两段地层分别为良好的储集层和良好的生油层,说明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条件。

(2)沙一段上段扇三角洲可分为三个亚相及八个微相,工区内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

(3)沉积微相是储集砂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对砂体的矿物成分具明显影响,不同微相储集砂体储集物性不同,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最好,其次为河口坝、远砂坝,再次为前缘席状砂,辫状河道间和分流间湾最差。

参考文献

[1]焦养泉,周海民,庄新国等.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沉积学报,1998,16(1):70~74.

[2]杨明慧,刘池阳,杨斌谊等.冀中坳陷古近纪的伸展构造[J].地质评论,2002,48(1):58-60.

[3]杨智慧,王秋丽,刘伟.华北岔河集油田储层特征研究[J].科技风,2011-5下:108~110.

[4]宋子齐,潘艇,程英等.利用测井曲线研究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展布[J].石油地质,2007,39(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