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娥
内容摘要:鲁迅的《故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对比描写最具特色,回忆中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对比、故乡中人物前后变化对比、回故乡前后心情的对比等,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分析这些对比描写,对于理解《故乡》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故乡》 对比 意义
鲁迅的《故乡》是一篇经久不衰的旷世佳作,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闲暇读来常读常新,每年教学百教不厌。其中的对比描写颇具特色,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读得多了,教得久了,于是就有了写此小文的意念。
一.三组对比描写
第一组: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对比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这是现实中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是回忆中的故乡。这组对比两个主体之间虽然没有形成强烈反差,但是从字里行间读者完全能够体会其间的差异——现实故乡一副破败景象,而回忆中的故乡应该是繁荣、美好的,虽然它并不存在。
第二组:故乡人物前后变化对比
故乡人物重点写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人。首先看闰土前后对比:从前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现在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再看杨二嫂前后对比:从前的杨二嫂是“豆腐西施”, 脸上“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现在的杨二嫂“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第三组:回乡前后心情的对比
回故乡前“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离开故乡时,“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由心绪不佳到“悲哀”,两者对比有力地衬托了作品的主题。
二.对比描写特点
《故乡》中对比描写很巧妙、自然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虚实结合、形隐相间最具特色。
A、从虚实结合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是实写,“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是虚写;写故乡人物,杨二嫂完全用实写手法,闰土则虚实结合——“我”所见到的少年闰土、老年闰土是实写,而西瓜地里小英雄形象则是虚写。
B、所谓形隐相间是指对有些事物用模糊语言概括,并不写具体形象,对另外事物则描述出具体形象。首先,“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是有形之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对记忆中的故乡没有正面描写,采取隐笔手法。为什么要隐去呢?一方面,记忆中故乡的美好其实并不存在,无从写起;另一方面,作者心绪本就不佳,面对故乡,总有“欲说还休”的感觉,怎么去写?
其次,写人物时也采用了形隐相间的手法,写闰土则以有形为主,写闰土的生活境况则隐去细节描写,由母亲口述得知;写杨二嫂也可以看成隐形相间,杨二嫂出场,大有王熙凤出场的意味。虽然“我”见到杨二嫂时她已站在“我”的面前,但“我”首先感知的是她的声音,先隐去她的形象。
三.对比描写的意义
如何理解《故乡》中的这些对比描写?我认为,作者的用意一是侧面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凋敝景象,二是含蓄揭露了社会的凋敝深层原因;三是衬托回故乡时的不佳心绪,为作品营造一个悲凉气氛。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有些老师把回忆中的故乡当成曾经的现实存在,认为从前的故乡是多么美好。这是一种误读。从根本上来说,从前的故乡与眼前的故乡没有本质区别。二十年前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何来的美好故乡?二十年后军阀混战,仍然民不聊生,与二十年前有什么差异?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比童年更理智、心情更沉重、作者用抑扬手法为这种不佳心绪寻求一丝慰藉罢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