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阳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近二十年来,三峡工程从开工建设到建成运营一直是争议不断,各种声音和观点充斥在国内外的媒体中。争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峡工程提出异议。很多异议饱含着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非常有价值和意义。但是也有少数异议缺少辩证分析和历史观照,沦为主观臆断和情绪宣泄式的非议,有的甚至变成无凭据的贬损和有目的的诋毁,形成对三峡工程的“污名”。
“污名(Stigma)”是自古至今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的、侮辱性的标签”。[1]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戈夫曼在1963年提出的,此后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本世纪初开始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并成为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污名现象层出不穷,如疾病污名、身份污名、性别污名、行业污名、种族污名、地域污名等,使个体或群体拥有某些被贬抑的属性和特质,导致了社会对其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2]本文在尊重和包容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就中外媒体对三峡工程报道中的某些“污名化”倾向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三峡工程提供某种参考和启示。
三峡工程在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中被污名化的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下述三个方面。
三峡工程从1919年孙中山的提议到1992年批准上马,历经七十余年。其中凝聚有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深思熟虑,更是集合了中外各方面专家的心血智慧,历经三十多年的科学论辩争鸣,三年多的科学论证和审查,最后由2633名全国人大代表慎重庄严的投票决定的。这个决策过程堪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范例[3]。但是在某些媒体文章中,三峡工程竟被污称为是中国领导人“拍脑袋的产物”,是所谓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三峡工程的决策使科学沦为“政治的婢女”,重复了三门峡大坝“愚蠢的错误”[4],是“中国最大的决策失误”;在论证过程中专家屈从于领导意志,故意打压排挤持否定意见的专家,在论证报告中有意隐瞒和缩小三峡工程的弊端和危害,甚至有人认为三峡工程的论证程序和通过程序都是“非法”的。这些言论显然罔顾三峡工程决策论证的历史事实和科学实践,妄加评论,妄贴标签。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建设工期长、移民任务重。为确保完成枢纽、移民和输变电三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和顺利实现初期运行,三峡工程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努力提高工程技术和设备工艺水平的同时,还不断优化创新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体制和理念,在质量、安全、财务、移民等各领域建立和实施了科学严格、细致系统的法规和制度。工程稽察和工程验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总体质量优良。但是,国外对三峡工程的质量问题心怀叵测,个别媒体甚至不惜捏造事实,说三峡大坝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是所谓的“豆腐渣工程”。
三峡工程动迁130万移民是史无前例的,难度极大。库区干群的无私奉献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确保了这一任务顺利完成。西方媒体对三峡工程移民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关注,总是把目光聚焦于移民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歪曲报道,指责三峡工程移民“非人性化”,“侵犯人权”,谣言某些地方对抵触情绪大的“钉子户”采取投监入狱等强制措施,甚至使用“政治暗杀”的恐怖手段,使当地移民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三峡工程投资规模巨大,国家核定的静态投资总规模为500.9亿元,动态投资2039亿元。工程正式开工后,投资一直控制在初步概算范围之内,并略有节余。有些媒体却说三峡工程投资数以万亿计,是地方不断要挟中央的“钓鱼工程”,沦为资金的“无底洞”。这么巨大的资金,管理尤为困难和重要。据中国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数百亿元建设资金的投资控制和管理使用情况较好,未发现挪用和严重侵占建设资金的问题,三峡基金做到了专款专用。[5]400亿三峡移民资金中仅4.4亿有“问题”,使用上“问题率”非常低,并且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使用顺序上的问题,而不是贪污挪用。[6]但是在有些人眼里,三峡工程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阵地”和“重灾区”,从上至下的贪腐官员和贪污金额不计可数,三峡工程是“中国最腐败的工程”。
和任何建设工程一样,三峡工程的兴建有利亦有弊。三峡工程从论证决策到建设运营一直十分重视工程可能引发的库区地质、水质、气候、地震等方方面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隐患,不仅对不良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和预计,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分析和论证,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措施。但是自2003年6月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媒体上关于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甚嚣尘上。比如三峡库区的滑坡、泥石流、崩岸等地质灾害被过度解读,三峡工程被当作长江流域各种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如2004年春夏之际川渝等地的强降水,2006年的重庆高温干旱、湖北随州地震,2007年川渝干旱和重庆百年一遇的暴雨、“洞庭湖鼠灾”、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旷日持久的大旱等都归罪于三峡工程。在西方媒体中,三峡工程不但是导致地球自转轴偏离了将近一英尺的“中国妖魔”[7],而且成为全球变暖的“定时炸弹”,三峡水库因蓄积数百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残留物而变成藻类泛滥、鱼类绝迹的“污水池”,里边的水看起来像“酱油”一样;三峡工程不仅是上游地区的“环境灾难”,而且减弱了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和用水供应,成为威胁到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2011年5月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公开表述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后,那些长期反对三峡工程的人更加踊跃地利用网络平台宣讲三峡大坝的“祸害”,肆意攻伐之言如同“猛虎下山”,三峡工程一时被描述为祸患无穷的“妖魔猛兽”。
总之,国内外媒体对三峡工程的报道林林总总,形形色色,有的为三峡工程贴上了各式贬损性和诋毁性的标签,使得三峡工程具有一些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并逐渐形成某种社会成见和思维定势后,污名也就随之产生了。
媒体对三峡工程的报道形成“污名化”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掺杂着中外社会文化、心理、经济、政治等诸多因子。我们应透过它们那些的迷惑性、欺骗性的说辞,清楚地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思想逻辑和言论目的。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西方理论家无不把真实性、客观性奉为新闻的圭臬,一些西方强势媒体更是喜欢标榜它们的“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然而,西方某些媒体关于三峡工程的报道却无视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议程设置、事实选择和舆论导向上明显南辕北辙。如他们给三峡工程扣上“中国最大的决策失误”、“毁灭性的灾难”的帽子,为三峡工程蒙上一种“悲剧色彩”。这是意识形态的偏见所造成的错误。西方媒体历来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他们的价值观、人权观和自由观来怀疑、污蔑、歪曲、诋毁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三峡工程自然难以逃脱被“妖魔化”的命运。俗话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西方媒体并非无知,而是意识形态的偏见使它们无视三峡工程的真相,故意损伤三峡工程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三峡工程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和象征。客观地讲,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解决了发展问题,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值得充分肯定和认可。然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面前,一些西方国家似乎感到很不舒服,极不习惯。他们适应了落后的、一穷二白的中国,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他们有点茫然失措,甚至产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因此,他们报道中国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愿实事求是地面对,轮番炒作中国“威胁论”、“崩溃论”、“责任论”等等话题。三峡工程更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在“资金挪用”、“水质安全”、“地质灾害”等问题上大做文章。德国专家海肯恩对此现象分析说:“中国决心把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压缩到几十年内完成。西方显然对中国这种高速发展没有适应,一旦从惊奇中回转过来,就会‘挑刺’。”[8]这是切中肯綮之论!
三峡工程的建设正处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型期。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阶层的分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转变等原因,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转型期的诸多矛盾,人类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国家与个人,集中与民主,现代与后现代交织的议题,都折射到这个工程(指三峡工程,笔者注)上面。是故,一有风吹草动,便拿它说事,乃至‘上纲上线’。”[9]再者,诸如贫富分化、社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就业、腐败等社会问题的日趋深化,引起社会民众的心理不平衡,产生消极、失望、对立、不满等情绪,它需要宣泄。于是作为国家意志象征的三峡工程,成为了社会民众情绪的出口。每逢旱涝灾害,人们就肆意指责三峡大坝,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三峡工程也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一次又一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10]
不可否认,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科技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三峡工程就是其中最好的诠释和写照。但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并非意味着社会文化心理的满足与舒适,因为“经济增长不仅会用某一速度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福利,同时还会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着人们的社会挫折感。”[11]由于经济的增长带来阶层分化加剧和贫富差距拉大,民众心理产生极大的反差,社会隔阂感、紧张感、挫折感与日俱增,使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浮躁的社会氛围。这种压抑、不满的社会焦虑容易转化为非理性的冲动,且极易受情绪感染。当有人谈论三峡工程弊端时,大家就一拥而上把三峡工程的弊端极致化。此外,社会焦虑导致社会信任危机。那些“妖魔化”三峡工程的言论背后显然弥漫着一些民众浓浓的不信任感。他们对国务院三峡办、水利部等政府部门不信任,对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企业不信任,对水利、气象、地质等各领域专家不信任,总是执于一念,众口销金,愆言不验。如果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不可信,专家也不可信,那我们信谁呢?这是三峡工程“污名化”症结所在。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没有哪项工程像三峡工程一样集万千“宠爱”与“挑剔”于一身,论争一直伴随着论证、建设、运行至今的全过程。在中国社会日益民主开放的背景下,民众、媒体、知识分子对三峡工程的挑剔与质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为什么近些年来人们对三峡工程的质疑趋向了“污名化”的泥沼呢?应该说与传媒镜像带来的放大效应有关。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提高,网络等新媒介使更多的普通人能获取过去不能获得的大量信息,拥有了新的发言渠道。网络这个传播新平台、新工具不仅能让那些批判三峡工程的声音更有进攻性,而且关于三峡工程一些弊端的严重性被不断地扩散和渲染,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社会的开放程度等要素,一个较小的负面效果也能演变成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三峡工程在重重的媒介“热浪”侵袭下,自然被批得“百孔千疮”。
三峡工程污名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了我们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给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营造成困扰,在公共空间中形成工程与环境、企业与民众的对立和冲突,构成社会和谐氛围的潜在危机等等。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予以应对。“污名应对是指被污名者运用不同策略来反抗社会赋予他们的贬低性标签的动态过程。”[12]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来消除污名的消极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实践课题。
有效避免三峡工程的污名化现象应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污名是由个体自身具有的某种缺陷性特征引起的。三峡工程的污名同样是三峡工程本身的弊端引发的。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一直贯彻科学论证、科学设计、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科学运行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强化对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中的民生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和民工利益,确保移民的生活水平、工程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合理改善和提高。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更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枢纽、移民和输变电工程的运营进行全过程、多目标的监督考核,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充分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工程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最终促进我国水电事业的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去除三峡工程的污名化的“渊源”。
有效转变三峡工程的污名化现象应建构开放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三峡工程的污名来自于民众的质疑,而民众的“质疑来自于政府缺乏对公民的解释”[13]。民众因缺少信息交流而形成对三峡工程的误解和误读,却又被官员和专家指责为“盲人摸象”。三峡工程之所以屡陷非议的舆论漩涡,“其实背后潜藏着公众的三个诉求:一是知情权诉求,二是参与决策权诉求,三是社会公正诉求,这三个诉求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公众普遍感觉没有得到保障的,也没有得到官方的有效回应。”[14]因此,我们必须建构透明、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时、开放地与社会民众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消除有关三峡工程的种种流言和谣言,转变三峡工程污名化的舆论导向。
有效消除三峡工程的污名化现象应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件。三峡工程污名化现象往往是“借机生事”——当长江流域发生地震、干旱、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一些媒体就把“祸水”泼到三峡工程的身上。因此,三峡工程的主管单位和运营企业不能等污名化现象出现后,再被动地解释,而是应该建立积极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机制,与媒体间建立起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及时性、主动性、指导性的方针,有效控制自然灾害事件对三峡工程的影响传播,达到实现群众知情权,疏导群众情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总之,自然灾害事件既对三峡工程形象构成了挑战,同时也是塑造三峡工程形象的重要契机。
[1] 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6).
[2] 管健.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 赖仁琼.科学的论证 民主的决策——写在人大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时刻[J].人民日报,1992-4-4.
[4] Jamil Anderlini.New dam repeats‘stupid mistake’,Financial Times,February 27.2008.
[5] 张晓松,刘瑾.三峡工程未发现挪用和严重侵占建设资金问题[N].人民日报,2007-06-29.
[6] 王中亮.中外记者探访三峡大坝 工程利弊移民资金等问题得到解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2-06.
[7] Cutler Cleveland.China's Monster Three Gorges Dam Is About To Slow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http://articles.businessinsider.com/2010-06-18/news/29962195_1_inertia-rotation-axis.
[8] 管克江.德专家:西方挑刺三峡因对中国高速发展不适应[N].环球时报,2007-11-28.
[9] 汤耀国.从工程三峡看历史三峡[J].瞭望东方周刊,2011,(24).
[10] 高国辉,徐滔.三峡工程成民意宣泄出口或终变利益集团摇钱树[N].南方日报,2011-06-02.
[1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1.
[12] 杨柳,刘力.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8,(5).
[13] 纪双城等.媒体质疑大工程:高铁速度疑造假 三峡大坝陷争议[N].环球时报,2011-06-27.
[14] 尹鸿伟.三峡工程屡成舆论热点[J].南风窗,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