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容 四川省万源市畜牧食品局636350
仔猪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赵学容 四川省万源市畜牧食品局636350
仔猪球虫病是由孢球虫(Isospara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寄生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以仔猪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致使仔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果继发其他疾病则加大仔猪的死亡率,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防治仔猪球虫病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养殖户(场)提供参考。
仔猪球虫病;临床症状;预防;治疗
(1)未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消毒工作不到位或空栏时间短,消毒药没有发挥作用;母猪未能坚持定期驱虫,其粪便带虫;养殖条件同仔猪带虫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卫生条件越差,仔猪球虫病的发病率越高,因此养殖卫生条件恶劣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圈舍湿度大,加之气温较高,使球虫卵囊迅速孢子化,致使其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增强,母猪乳头或栏舍受到污染时,仔猪吞食感染性卵囊后发病。
(2)该病主要发生于1~2周龄的仔猪,新近断乳仔猪亦会发病;成年猪为带虫者,常发生混合球虫感染。仔猪过分拥挤及卫生条件差时多引发该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鉴于球虫卵囊的发育依赖于较高的温度,因此该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尤以夏季发病率最高。
患猪精神不振,皮肤无光泽,被毛粗乱,粪便呈棕黄色糊状。随着病情加重,病猪开始排黄白相间、散发出酸臭味的水样稀粪,继而排黑红色恶臭稀粪,肛门周边红肿且有努责现象。食欲降低,吮乳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皮肤发白无弹性,明显消瘦,增重下降,终因贫血和脱水而死亡。
该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集中于空肠和回肠,其内充满水样内容物,呈暗红色,肠壁增厚,附着有黏液性渗出物;肠黏膜呈弥漫性坏死,充血、出血显著,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该病,具体确诊可通过实验室镜检。如果在病死猪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观察到大量似成熟的球虫裂殖体和裂殖子等即可确诊。此外,该病要同仔猪黄痢和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源病)等疫病加以鉴别诊断。
该病主要发生于8~15日龄和断奶前后的仔猪,育肥猪和种猪通常不发病,因此预防用药应以哺乳期以及断奶仔猪的转群前后为侧重点。
(1)加强猪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及时淘汰无价值仔猪,最大程度地降低饲养密度,保持圈舍通风良好,控制好栏舍内湿度,及时清理粪便是有效控制球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消除圈舍蚊蝇,不仅有利于控制球虫,也对控制细菌性疾病有利。加强产房的卫生及消毒,母猪转进产房前做好驱虫工作,保持产房干燥、干净,尽量降低感染球虫病的几率,产房尽量采用高床分娩栏。对每次分娩后的猪舍使用烧碱或其他化学药品进行严格消毒,饲养人员出进时应戴鞋套,以防将卵囊带入产房。
(2)药物预防。饲料中定期添加某些抗球虫药物,连续用药1周,预防效果显著。例如仔猪断奶前3~4天在饲料中添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物直至断奶后7~10天,其他猪群可投药1~2次/月,每次1周。亦可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土霉素,不但能够达到增重效果,也可以有效预防某些细菌性腹泻。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更换药物种类,以便延长药物的有效期限。
(3)确诊为仔猪球虫病后需及时对圈舍及周边环境消毒,供给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饲料及洁净饮水,根据病情轻重药物治疗。发病初期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仔猪应及时同病猪隔离饲养,同时在饲料中加入球痢停连续饲喂5~7天进行预防;对病情较轻的仔猪使用0.04%呋喃脞酮(痢特灵)溶液连续喂服1周,疗效显著;对病情严重的仔猪应用百球清治疗,剂量为20~30mg/kg,经口一次灌服,能够有效控制仔猪腹泻,减少粪便中的卵囊;或采用青霉素交巢穴注射40万IU/头,连用1周;也可采用磺胺喹恶啉、磺胺六甲氧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按20~25mL/kg体重喂服,每天1次,连用5~7天。
通过上述药物治疗,通常情况下2~3天基本上能够控制病情,病猪食欲恢复,粪便未见有血液且变软,无稀薄水样稀粪,4~5天病猪基本痊愈。
[1]刘好朋,胡京京,尚辉琴,等.仔猪球虫病的诊疗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4,09:35-36.
[2]王留,赵耀光.仔猪球虫病发病特征与防治措施[J].中国猪业,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