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430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为我们点亮了心中的理想之灯。“中国梦”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价值信仰和理想信念层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因此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根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中国梦”进行文化解读,追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追梦、寻梦之旅,梳理“中国梦”的文化传承脉络,挖掘“中国梦”的文化基因,确立“中国梦”的文化使命,是构建、丰富“中国梦”理论的核心和关键。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弘扬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不断追寻梦想的历史,中华民族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追寻梦想的脚步,中国一直是一个有梦的国家。我们今天追寻的“中国梦”是传统中国人梦想的永续接力。
在传统中国,由于没有“造物主”的概念,没有西方传统的“神创说”,传统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是基于对“天”的“拷问”。辽阔的疆土和多样的气候等因素造就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其特点就是靠天吃饭,以家庭和亲缘为纽带组织社会关系。因此,个人、家庭、国家、天下这四者就成为了中国人价值坐标的基座。中国人的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的世界又是相互贯通的:天下和家国一体,中国是“天朝上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家国和个人一体,皇帝称“天子”,是“万民之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和个人一体,中国人用一套阴阳五行学说观察宇宙自然,实现“天道”和“人文”彼此契合的“宇宙-人生论”,所谓“循天道,尚人文”也即是“天人合一”。因此,传统中国人的“中国梦”就围绕着人、家、国、天下这四个支点展开,形成了“大同梦”、“太平盛世梦”、“圣人梦”、“田园梦”,而此四者也就是“过去时态”的“中国梦”。
在“天下”层面上,“大同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梦想。关于“大同”,《礼记·礼运》中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P76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P165)的大同景象;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所书、被梁启超称为“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而陈义之高且过之”[3](P203)的《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类界爱众生”、“去乱界治太平”、“去苦界至极乐”的“大同世界”[4];孙中山也喊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口号。1933年关于“中国梦”的调查中,很多应征人对未来中国的梦想也是“大同世界”。当时任中央监察委员的柳亚子就说:“我梦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打破一切民族和阶级的区别,全世界成为一个大联邦。这大联邦内,没有金钱,没有铁血,没有家庭,没有监狱,也没有宗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一切平等,一切自由。”[5]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怀有着“乌托邦式”的“大同情结”。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百代皆行秦政制”之时,中国正式确立了“天朝上国”的天下家国一体观,自此“大一统”成为中国传统价值核心的最高体现,中国人开始做起了长达两千年的“太平盛世梦”。所谓“太平盛世”,就是要达到一种天下大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理想状态。
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铸就了百岁千秋的盛世辉煌:在5000 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有1500年之久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唐朝经济总量占世界的75%,清初占45%;唐朝的版图面积达到1000 万平方公里,元朝达到1500 万平方公里,清朝康熙年间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此外,历史上还产生过诸多“盛世”之时,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可以说,“太平盛世”的梦想是中国老百姓在封建王朝时期做的最多的一个家国梦。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在个人梦层面,就是广大知识分子进而做官执政,退而为士绅,并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文化品格的养成。传统中国的读书人在儿童时期就被启蒙被灌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价值理念,这也是古代读书人向往的读书做官的“士子梦”,而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内圣外王”的“圣人梦”。
“圣人梦”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其源自中国思想文化支柱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入世而有为的,重点着眼于现实与国家的治理,号召知识分子通过做官参与政治,报效君王和国家。《论语》有云:“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四书”之首——《大学》开头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开篇就揭示出人生的三个纲领,以此作为人生的向度、路标和境界。后世著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纲目”,从学问、德行、功业三个方面为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内圣外王的道路,并通过这条路去追求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尽管这种入世情怀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功利色彩,但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济世安民的经世思想。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反映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态中,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是“天蓝、水绿、山青”、“小国寡民”的“田园梦”。《道德经》有云:“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P344)这种自给自足,自安其俗,自得其乐,珍视生命,顺应自然,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思想体现了广大农民所致力追求的田园梦。
通观这些梦想我们可见,传统中国的梦想根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追求的都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睦相处、个人身心内外协调相处的关系,人、家、国、天这四者之间始终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如今当再次用历史的眼光和学术的理性看待传统文化时,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其中沉淀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特质和人格境界,这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也是今天中国梦的民族底色。
“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更从文化中走来。中国是文化的国度,传统文化的坚实根基筑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长久不断的历史文明。文化立国、文化兴邦、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传统中国的“天下观”、“家国观”和“个人观”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精神特质、理想追求与价值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梦”的文化精神支撑,赋予了“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特质。
愚公移山,坚忍不拔;精卫填海,百折不挠,其所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了最强大、最广泛的中国力量,使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流长。也正是这种坚韧的民族性格,支撑着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度过近代民族极其危难的战争时期、革命时期,一直走到今天。
曾子有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谓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谓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文明对话的基础,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其内核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和而不同、协调平衡的和谐精神。
后茬玉米播种前,处理T5、T6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处理 T3,处理 T4、T5、T6 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T4显著高于处理 T1、T2,处理 T4、T3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 T6、T5、T4、T3 土壤碱解氮含量相较于前茬收获后分别增加 36.38%、34.64%、26.33%、8.40%,处理T1、T2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前茬收获后分别增加2.81%、2.05%。数据表明,试验小区经半年的休养其土壤碱解氮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含有沼肥处理的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显著,并且施加沼肥比例越高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越多。
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P2-3)荀子曾说“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8](P145)。清代的唐甄更说:“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9](P315-316)民本思想是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基础和前提,统治者常把社稷与民众比作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些思想也被中国共产党视为执政的根基与生命线。
“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内外和谐统一。如“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尽物之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在生态领域的延伸[10]。由此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并与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理念,并孕育出了中国人效忠祖国的价值追求。无论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都是爱国忠诚的将士,他们身上强烈彰显了效忠祖国的价值追求。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推动古老中国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凝聚最广大中国人民集体力量、集体智慧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和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思想的首要表现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灾多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一统之路布满荆棘,外族入侵、种种动乱,都让中国人充满了忧患意识。因此,这种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和平时期可以化作关心民生、和睦统一、和谐发展的动力;在外敌入侵时则可以成为保卫家国,捍卫主权的大无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是“中国梦”实现的必要保证。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国学大师钱穆就认为,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11](P7)。现代学者邹昌林也指出:“中国文明却借助于渗透于民间的礼俗而代代相袭地传衍下来,从而使中国文化得以延续。”[12](P1)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关于礼的本质,孔子曰:“自卑而尊人”,是要将自己处于低位,而去尊敬别人,在这个基础上,去形成规范的社会关系。礼以敬为主,敬是礼的核心,因此,朱熹说“毋不敬”是《礼记》的纲领。可以说,中国礼文化塑造了中国人自谦、尊重、重礼仪、重礼节、爱和平的君子人格。此外,“克己复礼为仁”,要用礼来规范和限制人性和人情,用礼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所谓“礼仪立国”也指礼是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由此发之,“礼之用,和为贵”,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而不黩武的特性。因此,中华文明具有博大的胸怀,礼仪文化表现出来的不是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对抗,而是文明的包容与融合。一个拥有广阔胸怀、礼仪天下的中国要实现“中国梦”,必定是包容的、和平的、和谐的。
“中国梦”从历史、文化中走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梦”既是当下的,更是走向未来的。“中国梦”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在当下肩负着崇高的文化使命。
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3](P110)相反,苏共亡党亡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
当下中国,一方面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的建设、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着道德下滑、信仰缺失、公信力下降的事实,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公信力危机。其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众多个体被物质和权力欲望所折服,而在精神层面无所追求、理想信念缺失。由此,于一个民族而言,没有梦想与信念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无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下生存的。尤其在当下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中华民族都迫切需要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因此,“中国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在理想信念层面给予中国人民一个充分凝聚共识、团结力量的精神支点,为全体中国人民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一个共同理想,形成合力向前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既是民族梦、国家梦,也是中国人民的个人梦,既体现了共同理想,也激发了个体理想,具有强大的“指南针”、“黏合剂”、“凝聚剂”功能[14]。
“中国梦”要有中国特色——即“中国梦”富有民族底色、时代精神,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衔接了从古至今的“中国记忆”。
民族底色是上述五千年不曾间断的中华文明所沉淀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自强不息、和而不同、阴阳互补、民惟邦本、止于至善的和谐文化与人格境界。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梦”的民族底色。时代精神意指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并非回到过去的复古。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中国梦”就是一个“梦想接力”的过程,曾经的梦想不断实现,新的梦想又重新构筑。今天的“中国梦”同样有其时代性的动力源,表达了中国人民期望在经济生活、社会法治、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达到一个“多维度的好的状态”,其实就是期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特色道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的背后是中国的国情、国色,中国人坚持自己的国文、国是,打造中国人的国魂,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衔接了从古至今的“中国记忆”。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5]。弘扬民族精神,能使正确的道理植入内心的装置,让信仰的力量化作虔诚的态度,遇到挑战时能够用生命行动捍卫梦想。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是兴国之魂也是强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变守旧为创新;变惰性为进取;变脆弱为刚强;变小农意识为工业文明;变重德轻技为德技并举;变习惯于面向过去为习惯于面向未来;变历史的创伤为民族的健硕。实现“中国梦”,必须启发文化自觉,实现十三亿人的文化转型。要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反思种种劣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深入自省、正视的,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化上的蜕变和涅槃。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人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6]其中,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几个关键词突出展现了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层面的重心转移和文化强国体系构筑的具体部署。自此,围绕着文化的灵魂作用,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构筑之路形成了,这就是一条有信仰、有灵魂、有追求、有创造的文化强国之路[17]。
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之魂,文化强国是实实在在的构建民族精神定力的大事,两者一致统一。“中国梦”的形成,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是文化强国的首要条件和基础,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证。在这条道路上,依靠的是文化无穷的创造力,而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打造有创造活力的文化主体,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提高文化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轨并行,就是对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这也是我国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活力的重要保证。
由此,在“中国梦”的精神号召下,一条文化强国之路跃然纸上:那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在文化沉淀的前提下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新时期的国家之魂,双轨并行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这既是“中国梦”理论的文化使命,也是文化带给“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有一种说法,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18](P92)。“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梦想,是中国物质生产力世界第一的梦想,而且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提供新的文明范式、文化模本的梦想。
毋庸置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世界上所有人民的共同梦想,但是通往梦想的道路是不同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根据特殊的历史经验、思想特质和现实国情进行选择的。例如闻名遐迩的“美国梦”,它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移民文化的大背景下确立起来的,强调个人价值,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其国家层面“美国梦”的实现,是通过所谓的“全球化”来达成的,其本质是对外扩张,乃至霸权主义的侵略。
而“中国梦”则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确立起来的,中国人推崇的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梦想理路,“中国梦”以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力量、民族精神为底蕴,其价值维度是要通过国家、民族的富强,带动个人利益的实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途径是依靠中华文明的和平崛起。如果说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那么中国梦则是一种勇于为社会民族担当,历尽风雨而不动摇的追求。
美国学者里米·里夫金所著《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一书中,在与“美国梦”的比较中,明确提出了“欧洲梦”的概念。书中指出:新的“欧洲梦”则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更加协调于闲适和深度游戏,主张“工作为了生活”;基于保存原有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生存;遇到争端时,欧洲人更倾向于用外交,经济支持及援助来避免冲突;文化上更加包容和整体化[19]。应该说“欧洲梦”在很大的程度上与“中国梦”的精神有所契合。由此可见,梦想无国界,通往梦想的道路也非一成不变。“美国梦”体现的是美国的发展模式;“欧洲梦”体现的是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梦”同样体现的是中国的国情、国色,中国人要坚持自己的国文、国是,打造中国人的国魂。中国梦不只属于中国,它亦是属于世界的梦想。
“中国梦”所彰显的是一种文明特征,是一种价值体现。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就是塑造和构建中国的新文明。“中国梦”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文明的复兴,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中国精神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认同和信任,为世界梦想提供成功的文明范本。
综上,“中国梦”应该立足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追求,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坚持民族底色与时代特色相统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凝聚十三亿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彰显“中国特色”,构建文化强国,塑造中华新文明,实现“中国梦”的文化使命。
[1]礼记正义[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陶渊明.陶渊明集[M].逯钦立.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夏晓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康有为.大同书[M].汤志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柳亚子等.新年的梦想[J].东方杂志,1933,(1).
[6]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孟子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唐甄.潜书·明鉴[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0]李成武.探源中国梦的文化基因[J].政工研究动态,2008,(16).
[11]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M].蓝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2]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孙来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N].光明日报,2013-03-30.
[1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11).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17]李明.国色·国文·国魂——论自觉、自信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6).
[18]刘明福.中国梦:中国的目标、道路及自信力[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
[19][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M].杨治宜.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