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 净化政治生态

2015-03-26 12:13:44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纪律良性净化

蒋 妍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哈尔滨150090)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在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之一上升为全局战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的概念,从更深层次上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和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净化政治生态在当前的重大意义,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政治生态及其评价标准

政治生态是指一定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政治主导力量的执政能力强弱,也能间接反映一个政党执政基础牢固与否。因此,关注政治生态发展状况,积极构建良性的政治生态是一个先进政党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领域。净化政治生态或者构建良性的政治生态,要求政治力量首先明白什么是良性的政治生态,也就是说良性政治生态的标准是什么。

综合近代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学说以及当代世界政治治理的民主自由潮流,笔者认为,良性政治生态至少要满足以下五条标准。

一是政治运作要保持足够的民主和公开。民主自由人权公开透明是民主国家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政治生态的最基本评价标准。很难想象一个君主专制的帝王国度,人民的各项权利不能得到保证,能够产生一个良性健康的政治生态。只有政治运作公开透明,没有暗箱和黑幕,这样的政治生态才有利于民众,各种政治要素才有可能相互关联并顺畅运行。

二是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要保持适度和谐。政治生态是由政治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它实际上依赖于政治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联、促进和制约。比如,政党、国家机器、政治强人、军队、民众、各种政治力量等诸要素之间在政治运作的过程中要发生关系。如果能够顺利地、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相互连接,政治秩序稳定可靠,这是良性政治生态的前提和基础,否则,相互倾轧,政治动乱,相互扯皮,明争暗斗都很难形成好的政治生态。

三是政治运作的终极目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谋划国家发展是衡量政治运作的价值标准,也是良性政治生态的又一标准。如果政治运作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这样的政治运作是统治阶级所崇尚的专制统治,也就无所谓能形成一定的“生态”,理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这种理念构建的政治生态也不是很稳固的,必将受到民众的反对甚至打破。

四是政治环境与其他各环节良性互动。一个良性的政治生态要求政治环境必须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法治环境等各领域相互关联,良性互动。因为政治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只有和各种环境发生关系,从其他各种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正能量,政治环境才能形成真正的生态型的环境,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五是政治主导力量有修复和净化政治生态的能力和要求。主导国家政治运作的政治力量有关于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有政治生态的战略远见,也有以正压邪的能力和水平,对不符合自己政治诉求的现象及时取缔,保证政治生态得到及时修复和净化,始终使自己的政治体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和要求去运行,实现政治生态塑造的主动性。

按照以上五条标准,我们可以衡量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从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追求的目标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保持适度和谐来看,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国家政权的核心,各种国家机构中都有政党在发挥作用,各系统之间不可能出现大的分歧和冲突,因此,效率是比较高的,内部运作是比较和谐的;从政治运作的终极目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的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唯物史观,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政治环境与其他各环节良性互动来看,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各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全面推进、相互支撑的理念和能力,政治体系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政治主导力量的政治生态能力和要求来看,中国共产党时刻强调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追求的政治生态基本面就是毛泽东说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有追求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理念和抱负,有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的理念和能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政治体制,具备了良性政治生态的基本面,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二、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存在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生态,时刻要和社会中的各种环境接触并发生各种关系,在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免要受到其影响,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因此,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政治生态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和自身使命的变化,也可能沾染一些病症,也不排除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中央强调要正歪树、拔烂树、治病树,就是要正视现实、想办法净化我们自己的政治生态。

当前,我国政治生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组织抓得松,违反纪律无所谓。有人认为,现在有点小毛病的党员很多,组织管不过来,不如松松垮垮,享受享受;还有的认为现在主要搞经济建设,不是搞革命,所以花点钱就能办事,办事的规则都可以变通,热衷于搞钻营,搞投机,心思不是真正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庸俗的文化渗透到政治领域,热衷于搞小圈子,搞人身依附,抱“大腿”寻求庇护。

二是潜规则还隐约存在于政治系统中,挤压显规则的存在空间。表面看制度在运转,但是制度在运转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度有时候在空转,腐败问题渗透到各个领域,升学、就业、提拔、学术评价等比较清净的领域也出现送礼、请客、红包等庸俗现象。

三是政治领域有时存在勾心斗角现象,没有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不以大局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讲权谋、搞暗斗,耍圆滑,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迎合不同的场面,左右逢源,对党不是很忠诚。

四是部分领域存在浮躁现象。不论何事,总想速成、快进,讲究当前效果的最大化,不能静下心来踏实认真苦干,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实现真正的发展。

存在这几方面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综合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执政地位的获得使政治生态要素发生变化。执政就意味着掌握权力,意味着生存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党的优越地位容易使部分党员干部染上懈怠的毛病,容易借着手中权力损害党和群众的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领导干部对一些有违党的宗旨和纪律的现象习以为常,长期任其发展,实际上形成了党内的一种文化。

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政治生态的环境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多年,除去“文革”期间的极度不正常,在人们观念中实际上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态仍然以讲政治、讲纪律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引入了很多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国外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多元,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开始渗透到党内和国家政治运作当中,市场交换的原则开始侵入政治生态之中。

三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仍然对政治生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如果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或者没有被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及时接受。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就会起作用,官本位、家长制、人情世道等传统社会庸俗的东西就会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引下,虽然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政策,但是,党建工作和纪律建设还是有所弱化,在政治生态领域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

三、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

前已述及,一个政治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沾染这样那样的病症。关键是主导的政治力量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是讳疾忌医,还是直面问题?是不屑一顾,还是主动作为?体现一个政党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实际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决心。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来净化政治生态,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完成了政治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全党的纪律观念。中央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一刻不能松。强调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内轻处分成为绝大多数,重处分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犯罪的成为极少数。这就要求党内抓纪律成为工作常态,而不仅仅是办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体现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特点。同时,明确了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明确了党委是抓好全党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重点抓好正面管理和日常行为的规范,纪委承担监督责任,重点抓好执纪监督和惩治问责。这就从理念上破除了以往认为抓纪律是纪委一家的事情,理顺了全党抓纪律的体制机制。同时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丰富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方式,科学确定考核指标,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的机制,这就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落到了实处。抓纪律建设,从预防的角度改变了全党的政治生态。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看到政治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风清气正的势头。

二是持续反“四风”,净化了党风。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一贯态度和行为表现,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品格和风貌,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一个政党的先进与否,纯洁与否,民众就是通过考查其党员的行为表现来判断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先进,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成就,党的优良作风功不可没。通过优良的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带动了一大 批群众和先进分子,实现了党的力量的凝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八项规定入手,旗帜鲜明地抓党的作风建设,通过抓作风实现全党各方面的改观,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从小事入手,从日常生活开始改变,实际上慢慢改变了部分作风不实的党员的习惯,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从治本的层面改变了全党的政治生态。

三是凡腐必惩,除恶务尽,纯洁了党的组织和队伍。持续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体现了惩治腐败的决心。腐败分子是党内的毒瘤和污染源,必须坚决除掉。党的肌体有病,就需要及时医治。除掉这些腐败分子,纯洁了党的队伍和组织,保证了肌体健康,实际上从反面和治表的层面净化了政治生态。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集中整治,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呈现清净明朗的态势,政治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先进分子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少数思想不太坚定、随波逐流的中间分子不敢以身试法,以身试纪,破除了侥幸心理,慢慢地培养起了正常的行为习惯。极少数腐败分子被清除,纯洁了党的队伍。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态系统逐步走上“山清水秀”的轨道。

猜你喜欢
纪律良性净化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 05:42:48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4:00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Coco薇(2017年7期)2017-07-21 16:49:50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纪律
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 17:42:08
陶色净化
金色年华(2016年23期)2016-06-15 20:28:28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