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依丝》文学原作与歌剧脚本的跨文本比较

2015-03-26 11:20
关键词:互文性脚本尼斯

邓 书 夏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天津 300171)



《苔依丝》文学原作与歌剧脚本的跨文本比较

邓 书 夏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天津 300171)

以法国作品《苔依丝》为例,通过对文学原作与歌剧脚本间的跨文本比较,解析叙事方式的差异和结构细部的取舍;运用叙事学与诠释学等西方文艺理论分析法,探究跨文本体裁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实现两种文本间的“互文性”阐释,并分析不同文本的特征。

《苔依丝》;文学原著;歌剧脚本;互文性;跨文本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5-10-09 10:06

纵观文化发展史,古今中外,不少同一题材的故事经过不同艺术领域的创作加工,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呈现给人们,展示出不同的魅力,也为研究者比较研究文本间的特点和差异提供了空间。以文学文本为主导,其他文本形式根据体裁需要进行再创作,成为主要的文本转换形式。文本转化过程时所产生的跨文本比较,让研究者不仅需要清楚每种文本自身的特点,也要比较出不同文本间存在的异同,有时,不同文本间甚至会产生“互文性”效应,需要研究者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无论中外,以文学文本为主导,将其转化为音乐演出脚本,都是一种重要的跨文本转化形式:在中国,戏剧《目莲救母》源于东汉《佛说盂兰盆景》中的佛经故事,最初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出现,到唐朝转化为音乐表现形式,成为唐代法曲①的著名选段[1]294-300;广为人知的《西游记》,最初也是由民间流传的“西游故事”逐步演变,从百回体《西游记》的文学形式转化为各地的戏曲与说唱形式[2]。在西方,小仲马的《茶花女》被威尔第以歌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成为不朽的经典;法国作曲家最成功的歌剧《卡门》,蓝本同样来源于梅里美的文学原著,成功的演绎甚至让不少人忽略了作家的文学原作,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该文选择法国19世纪作家法郎士的代表作《苔依丝》与法国歌剧脚本作家路易斯·贾烈创作的《苔依丝》脚本做文本比较,以两种不同文本的叙事方式为“经”,文本间产生的“互文性”阐释为“纬”,试图在“经纬交叉”的研究范式下比较其异同,全面看待不同文本间的特点与差异。

一、叙事方式的比较

《苔依丝》讲述了公元四、五世纪的埃及,沙漠隐士巴福尼斯奔赴亚历山大城中,试图通过授道救赎那里的名妓苔依丝,但在救赎的过程中,自己不禁为苔依丝的魅力倾倒,陷入“灵与肉”的挣扎,最终,苔依丝接受了巴福尼斯的救赎,一心向道,皈依宗教,而巴福尼斯却挣扎其中不能自拔。

在法郎士的文学原著中,小说被分为4“篇”

——莲花篇、纸草篇、宴会和大戟篇。叙事方式较为独特:前两篇以对男女主角的身份特征做比喻来命名,“莲花”比喻巴福尼斯作为沙漠隐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内心,他谨遵教义,为寻求真理极力净化自己;“纸草”一词道出了苔依丝的卑微出身,犹如纸草一般低贱,命运也如纸草一般漂浮不定;“宴会”一篇是整部小说的转折,情景设置较为单一,内容却十分丰富,讲述了在亚历山大城中,富豪尼西亚斯(巴福尼斯出家前的好友,一心想占有苔依丝)在家里设下晚宴,表面是一帮不同职业与秉持不同思想的人为一睹苔依丝风采而来,实则描述了这帮人在宴会上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思想辩论,主题围绕的正是灵魂与肉体的思想挣扎;第四章“大戟篇”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戟”指中国古代战场上的一种戈、矛合体的长柄兵器,译者用这件兵器的名称来为这一章命名,深刻强调了男主角救赎苔依丝的决心,也道出了在带走苔依丝后,其内心如戟刺般挣扎的痛苦。另外,小说的标题虽为“苔依丝”,实则却把更多的笔墨用在对男主角巴福尼斯的内心刻画上。对巴福尼斯最终倾向于“灵魂”还是“肉体”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苔依丝最终灵魂超脱和一心向道的结局,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问题的思考[3]64-103。

歌剧《苔依丝》1892年由法国歌剧脚本作家路易斯·贾烈创作脚本,朱尔·马斯内作曲,1894年公演于巴黎歌剧院。贾烈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戏剧脚本作家,曾为圣·桑、比才和马斯内等作曲家创作脚本,《苔依丝》便是他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相比于小说的创作,剧本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要将故事搬上舞台呈现给观众,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将故事本身叙述清楚的基础上阐发戏剧意涵;其次,将小说中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转化为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表演与演唱表演,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夸张与转化才会吸引观众的注意。

《苔依丝》的脚本被设置为3幕,共7场。其中,第一幕共两场,第二幕共两场,第三幕共3场。第一场讲述苦行僧巴福尼斯被自己梦境中的苔依丝所扰,认定是上帝指引他返回亚历山大城对苔依丝进行救赎;第二场叙述巴福尼斯在亚历山大城中见到苔依丝的情境;第三场的故事发生在苔依丝房间中,夹杂了苔依丝的独白与巴福尼斯和她的对话,成为整部脚本的转折;第四场中一群爱慕苔依丝的乌合之众无休止的吵嚷与苔依丝的平静出现形成对比,她接受了巴福尼斯对他的救赎,决定前往修道院;第五场巴福尼斯送苔依丝进入修道院的途中,在对苔依丝照料和帮助的同时,也对她产生了深深的爱慕;第六场表现了离开苔依丝后的巴福尼斯万分痛苦;第七场是在终日的忏悔与救赎中,苔依丝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灵魂升入天堂,留给巴福尼斯不能挣脱的痛苦与纠结,灵与肉的选择依然困扰着巴福尼斯,也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

从以上叙述不难看出,文本特征的不同使叙事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叙事手法必须合理地运用在不同的文本体裁中,使其吻合读者和观众的需求。

二、跨文本间的“互文性”阐释

“互文性”的概念由法国批评家克里斯特瓦首创,定义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概念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诗性语言至少是作为双重语言被阅读的,这指明了文本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克里斯特瓦的丈夫索莱尔斯评价“互文性”时说:“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后来,叙事学奠基人热奈特将“互文性”定义为5种“跨文本关系“之一,为这一定义的发展提供了充实的理论来源。下文将从文本间的内容取舍及意涵内的表达重心来体现文本间的关系[4]。

首先,从内容取舍的角度上看,歌剧脚本大都舍弃了小说中不适宜在舞台上展现的情节和人物,因为歌剧体裁需要有一条明确的叙事主线推动情节进行,以一个内核思想作为主导贯穿歌剧发展。例如小说第三篇“宴会”中的“辩论”部分,涉及大段的配角人物的对话和争辩,虽体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充实了文学著作的思想内涵,却无益搬上歌剧舞台,冗杂的演员会让观众觉得关系错乱不清,主题混杂不明。再譬如小说中详细描写了巴福尼斯在离开苔依丝后通过各种方式惩罚自己,以摆脱内心的魔障,而歌剧中只通过一段情绪纠结的宣叙调便将这种情感状态显现出来。两种文本的表达方式虽迥然相异,但却都是以“灵与肉”为核心观念,表达主要人物内心的变化与挣扎。两种文本在“互文”的过程中,达到了思想内核上的统一。

其次,在意涵的表达上,由于外部条件的局限性,歌剧必需在有限时间内演绎完整的故事并表达出其内涵。因此,脚本创作必须根据舞台演绎来进行角色和情节上的设置。《苔依丝》歌剧脚本的主线十分清晰,即巴福尼斯对苔依丝的救赎;角色设置也十分合理,以两位主角为核心,有限的配角衬托和推动情节发展。而在小说创作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演出时间和演出地点这些外部环境的限制,小说家可自由采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情节描述支撑自己的观点与倾向。例如,巴福尼斯在去往亚历山大城的路途中遇到与他不同信仰的人,与之发生辩论;在尼西亚斯家中,巴福尼斯与其他哲人发生辩论等,作者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体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这一角度看,小说可发挥空间相对自由,且涵盖思想更为广泛,脚本的意涵表述则更专一深入。

由此可见,两种文本虽叙事方式大相径庭,但内部逻辑、核心思想和主题阐述等方面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看到文本间差异的同时,亦要透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联,才能全面把握文本内容,深入挖掘体裁特征。

文学原著与歌剧脚本《苔依丝》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即“灵与肉“的挣扎这一西方古老的宗教母题,但根据不同文本的体裁特征,框架、情节和人物的设置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通过跨文本的比较,不仅可以认清文本间“不及的不同”与“不同的不同”②,看清不同文本间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不同文本各自的特点[5]。通过比较,深入挖掘文本特色,使不同的文本能够在可适用范围内被更好地创作和演绎。

注 释:

① 法曲:中国唐代佛教音乐表演形式,又名“法乐”,是中国器乐合奏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② 赵元任在1928年出版《新诗歌集》用“不同的不同”与“不及的不同”说明中西方音乐关系。

[1]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 赵毓龙.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 法郎士.A.苔依丝[M].伦静,朱春晔,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4]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3):21-24.

[5] 魏廷格.“不同的不同”与“不及的不同”[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1):60.

(责任编辑 白 晨)

Cross-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and the Libretto ofThais

DENG Shu-xia

(Department of Musicology,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Tianjin 300171,China)

Taking the French worksThais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 cross-textu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and the libretto,and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different narrative way and the choice of the detailed structures.By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such as narratology and hermeneutic,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ross-textual genres,expounds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m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exts.

Thais;original work;libretto;intertextuality;cross-textual research

2015-05-31

邓书夏(1988-),女,河北张家口人,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音乐史。

J 04

A

2095-462X(2015)05-0074-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1009.1006.036.html

猜你喜欢
互文性脚本尼斯
酒驾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轩尼斯门窗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快乐假期
小编的新年愿望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