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构建我国经济转型的大框架

2015-03-26 11:08付贯原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付贯原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NSW2032)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3日在江苏省考察时首提“四个全面”,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班讲话时,他再次强调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并第一次称之为“战略布局”。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及“高法”、“高检”所作的五个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党领导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全力推进的四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目标的科学阐释,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治理理念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布局的战略升华。

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在宏观层面有多次部署,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党中央的一些战略任务和目标已胜利完成。但十八大后我们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战略布局是什么,我国经济社会向什么方向转型和发展,当代我国国家治理核心内容是什么,等等,是必须要回答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部署,即:在党建立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同志深知第一个“全面”的战略地位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其作为首个百年战略阶段和实现治理的首要内容,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向更高层次迈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正确的路径。

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提升。由“建设”改为“建成”,一字之改意义重大,同时明确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时间上看,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六年的时间,从内容上看,报告还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创新和完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完全可以顺利实现。第一个“全面”既为实现其他“全面”任务奠定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其他三个“全面”的全力支持。第二、三个“全面”是动力和保障,第四个“全面”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的领导核心。这“四个全面”自然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理最重要的目标特征和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措施和保障,最重要的经济转型、转轨的路径,显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中的第二个“全面”,足见“全面深化改革”在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中的地位和功能,是对以往单项改革的突破和超越,是立足中国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现实所提出的战略决策。把以往的单项改革变为“全面深化改革”,这在中国改革历史上是第一次。“全面深化改革”包括60项大任务和336项小任务,我们党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第一个“全面”提供动力,并确保第一个“全面”任务的完成,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性、系统性的改革观,是对1985年4月23日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改革并导致亡党亡国教训质的超越,是对我国过去渐进性改革路径的升华,彰显了中国改革新设计师的风范,即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真正体现了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学博士学位背景的总书记的执政治国理念。“全面依法治国”是对历史上人治方式的跨越、超越,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执政教训的吸取,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现代大视野、大思路,其根本意义和价值就是要彻底实现中国在国家治理方式上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以法治的保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这一宏伟目标,即“中国梦”,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必然提出第四个“全面”,即“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在我们党多年提出的从严治党前面加上“全面”,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上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强调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回应现实实践的呼唤,以发挥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中的关键引领作用、领导核心作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中反复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目的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鲜明和具体的内容:一是要深化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这在党建史上是首次提出来的;二是强化党内的制度建设,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三是高压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苍蝇、老虎、狐狸一起打,把反腐斗争作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由此实现治党的“全面”性和“从严”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最鲜明的特点是着眼于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强大,在推进“四个全面”的实践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由此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

总之,习近平出任我们党总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了党心、民心、军心,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在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描绘了我国经济转型、转轨的宏伟蓝图,同时又设计了发展及奔向目标的战略抓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四个全面”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着更高顶峰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更加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实现真真切切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是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改革的直接动力,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的是要实现我国从古到今在国家治理层面的由人治向法治的转轨,同时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法治保障,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精神,是着眼于保证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可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又确立了党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前瞻性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代表人民、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