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常
(河南教育学院体育系,郑州 45004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构建
——以“流动的现代性”为视角
郑先常
(河南教育学院体育系,郑州 450046)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作为切入点,对现代性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现状进行研究。具有“流动性”特征的现代性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认同出现缺失、本质严重流失,建构现代性的生存路径势在必行。借助大众健身平台和教育机构的推广,走规范化和法制化道路和回归民族文化本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可选路径。
流动性;现代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本质;大众健身;教育机构
在当前社会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前有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存危机和传承上。在造成危机原因的研究上多泛泛地归结于全球化的冲击,对危机的实质性认识不足;对传承的研究也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本研究将从鲍曼“流动的现代性”视角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对造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危机的原因进行挖掘,从而为其发展路径构建提供别样的理论基础。
现代性是在工业化现代社会背景下引发出的社会学问题,是对现代化运动进行反思而兴起的话题。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特征和生活状态的描述和界定[1],也是指现代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基本属性,是对现代社会进行规范的根本标识[2];现代性同时也是一种秩序的体现,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把现代性描述为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3],我国的社会学家金耀基也持相同的观点,把现代性界定为“现代的文明秩序”,表现为现代文明体的性格和风貌[4],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各种规范、规则、惯例[5]。由此可见,现代性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静态特征,体现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特征的描述;另一方面是动态特征,是对社会发展不断规范的动态过程。
许多学者和社会学家把当前社会的特征用“后现代主义”来形容,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当前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具有流动的特征,用后现代主义不能很好地描述西方以及当前社会出现的不平等境况。“流动的现代性”最能形容当前社会的结构形态特征,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主题[6],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认为现代性主要指文化的现代性[7]。
完美秩序的追求是现代性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断对传统提出挑战、实现新的秩序是现代性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跨国际流动加快,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行,势必会对“异己文化”加以引导和规范。
2.1 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无力
随着全球化的蔓延,经济、文化等出现跨国际流动,国际疆域逐渐流失,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大众社会的财富被少数精英控制,就业和生存的机会转瞬即逝,社会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使个体的思想和身体,不管是在当下还是未来,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在不停地流动[5]。稳定的定居式生活被飘忽不定的“游牧”式的生存方式所取代,年轻人走出先人生活几辈子的村庄或部落,向理想的地方迁徙、定居。
当代社会的流动性造就了生活规则的瞬息万变,瞬间的文明和瞬间的满足成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永远追求的东西太少。鲍曼认为流动的现代性使人们因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未来而迷茫、而自私自利[8],致使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漠视、对失败不去分析其原因而是喋喋不休的自我抱怨。当代社会呈现给我们的是“何为终点目标”的不确定性,而不是“何为工具方法”的传统的不确定性[9]。人们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将来会给社会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无暇理会,对“短期的利益和得失”却斤斤计较。
流动的现代性造成人们行为方式的失范[8]。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的压力带给人们内心无比的恐惧,造成人们行为的非道德性、非理性和速变性[8]。借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理论[10],人们行动的唯一动机——追求功利。人们会不计代价地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用最有效的途径,达到自己预期目的,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漠不关心。
“流动的现代性”导致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未来生活的日趋迷惘、仁义道德的迷失。追逐最大限度的利益和效益几乎成为年轻人生活的全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只能依靠少数的老人和闭塞的村落。
2.2 思想的交融——民族传统体育认同的缺失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孕育了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在厚重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出“重协和、中庸,反对争斗、冲突和对抗”“重关系,轻实体”的特征;形成“万法归宗、以德为本”[11]的道德伦理和文化理念。
相比西方体育为主导的现代体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缺少张扬个性、提倡竞争、推崇公平、崇尚精英的精神;另外,现代体育器材先进、项目时尚、组织科学,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兴趣和审美需求。相比于奥运会规模空前化、项目的多样化、规则的科学化、组织的程序化,项目单一、组织凌乱的中华传统体育的传承显得更加势单力薄,力不从心。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销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趋于异化[12]。民族传统服饰惨遭遗弃,本土风俗习惯消失殆尽,这些现象无不深刻反映出现代社会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冷落。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在2007年《在紫藤庐和Starbucks(星巴克)之间》一文中也深刻表达了国际化背景下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缺失的担忧。
2.3 机械的模仿——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流失
西方体育雄霸世界体坛近一个世纪,特别是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加速了西方体育在不同民族国家的传播。虽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土洋体育之争”,但最终还是西方体育获胜,在国内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体育项目以及竞赛模式都以西方体育作为参考。学校体育项目的选择、学生练习动作的标准以及教师示范的标准都参照现代体育。国内全运会、学校运动会,甚至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也都参照奥运会的项目以及评价标准。正如乔晓光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取决于拥护该文化的受众的大小[13]。这种不假思索的机械模仿西方体育,致使中国体育文化的本质发生偏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格、泛道德性和倾向及其农业文明特征将面临流失的风险。
为了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性构建。现代性的构建无法回避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的诠释;另一个是文化的认同,即建立“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正确审视本身价值的基础上,认清文化的本质,才能对其有的放矢地进行现代性建构。
3.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
3.1.1 增强民族凝聚力功能
中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彼此之间的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文化共同生存、繁荣、强大,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以流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体育在全球范围的流通、推广,离不开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有利于扫除因地域、习俗、生活方式差异而形成的民族隔阂,大大促使民族之间的交流,对维护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1.2 丰富大众体育功能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肥胖、高血压等“富贵病”接踵而至,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人们逐步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大众健身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为其在大众健身和休闲体育中争得一席之地,为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不同民族的体育项目代表着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特征[14]。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尊重各族人民意愿的基础上,为其进一步融入大众健身奠定了基础。
3.1.3 对现代体育价值的修缮功能
当代体育追求人体生理极限,提倡“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加之商品经济、职业体育背景下多种媒介的参与,运动员代表的不再是现代体育的精神,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商业符号,为了追求“冠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以损害身体作为代价,服用兴奋剂、激素等违禁药物,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严重背离了当前体育的精神。
儒释道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所倡导的“中庸”,主要强调是度的把握;释家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心灵的净化,告诫人们正确控制人的欲望;道家重在修身,强调和谐,主要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同样蕴含着众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正是深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才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厚德载物”“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等人文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提倡人体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人体自身的统一及与自然界的和谐,这对当代体育对人体极限和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及由此导致的体育道德沦丧有一定的修缮功能。
3.1.4 繁荣区域经济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不但具有休闲、文化和健身的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和支持,大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也为中华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民间艺术游”,各地举办的体育节、民间体育旅游项目等活动,不同程度地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既有助于把本民族的民族感情、精神、风格和理想展示给世界,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可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社会的大众健身、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不但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出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当前体育发展的补充作用。
3.2 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认同是一个抽象概念,常常被社会学家视为人们所共有的信仰与情感、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个体社会角色与身份,以及用来维系共同体稳定、团结的凝聚力[15]。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过程,当两种或多种文化发生碰撞、冲突的时候,就必须作出认同与不认同的抉择[16]。伴随着现代性及其所引发的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的文化秩序被打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
要克服文化认同的危机,必须要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也就是突出文化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简单地说就是要知道“我是谁”。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里,社会结构简单,生活空间封闭,交往对象固定,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不言而喻[17]。地理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文化的产生发展必然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这一点既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人文、社会与心理环境,也为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带来了困难。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政府既要给与积极的扶持、指导和干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又要充分考虑各大体育项目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同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丰富而庞杂,不可能也不必都走向精英化的发展模式,更多的项目要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轨道,发挥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18]。
3.3 发展路径的构建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未来经济、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性的核心是主体性,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然面临的问题。在多元文化共融的背景下如何突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寻找和构建正确的发展路径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将要解决的问题。
3.3.1 借助大众健身的发展平台
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壮大和发展,完全取决于传统的封闭的社会结构,相当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相对固定的交流状态。当前社会高度工业化、社会结构多元化、生产力极度发达,民族传统体育只有摆脱保守的思想和姿态,借助文化传播的平台,主动寻求发展之路,才能避免被主流文化吞噬的风险。
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已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成为人们聚居的主要场所,社区体育也逐渐成为丰富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手段。社区体育具有开展便利、器材要求简单、项目丰富多样、群众基础雄厚的特点,而且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这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3.2 借助教育机构推广
民族传统体育先前时代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和模仿等较为单一的途径进行延续的,在当前现代体育盛行的社会背景下,这些传播手段显然是不利于其发展和壮大的,借助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力量不失为一种发展思路。早在19世纪,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就试着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到教育内容中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不但可以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思想上增强孩子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当然与学校的结合,要经过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以及对项目的精心筛选,融入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3.3 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规则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不但可以及时地对项目发展状况进行诊断,使项目不断创新完善,而且规则也可以促进项目对外推广与传播。动作的规范化和市场运作标准化程度,也是影响运动项目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可以走现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项目的规则,规范动作的外在形式和实施标准化的市场运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让人们更容易了解、愿意接近、乐于参与其中[19]。
3.3.4 回归民族传统文化本质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民族传统文化本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树立民族传统文化主体意识,可以巩固民族现有文化的主体地位,也可以接受其他文化差异共存的事实。因为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0],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文化格局。一味地模仿西方将会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迷失,不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要从西方文化的价值惯性中脱离出来,回归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民族体育运动才能长盛不衰。
“流动的现代性”视域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化冲突是现代性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西方体育以锐不可当的气势逐渐成为主流文化,造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后继无人,生存空间严重挤压,几乎沦落到了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地步,对其构建发展路径刻不容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和经济价值等都对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大众健身和教育机构的发展平台,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以及回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切实可行的发展举措。
[1]崔榕.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54-60.
[2]连连.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0(5):107-112.
[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2-26.
[5]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6-40.
[6]陶日贵.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彭鹏,李勇.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8):36-41.
[8]田启波,陶日贵.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三个层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61-65.
[9]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93.
[10]约瑟夫·马奎尔,凯文·杨.理论诠释:体育与社会[M].陆小聪,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7-48.
[11]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
[12]卢伟芬,邢志杰.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体育与科学,2012(3):73-75.
[13]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7):73-76.
[14]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5]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17-20.
[16]常华,陆小黑.探寻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文化焦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9-62.
[17]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1154-1156.
[18]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875-878.
[19]李政.网络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6):83-86.
[20]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65.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Development Pa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quid Modernity
ZHENG Xian-ch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Zhengzhou 450046,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article takes Zygmunt Bauman’s Liquid Modern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studi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Modernity characterized by liquid has a great impact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and thus there is a lack of successor of our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absence of identity and great loss of sports cultural essence.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survival path of modernity.It proposes that having the aid of the developing platform of public fitness,taking the standardized and legal path,and returning to national cultural essence are choices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fluidity;modernity;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essence;mass fitness;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G80-054
A
1008-3596(2015)03-0093-04
2015-03-08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42400410131);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jscx201309)
郑先常(1979-),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