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向伟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环城西路33号 310006
技术类期刊多是某一行业的专业技术期刊,或是某几个行业的公共技术期刊。技术类期刊作为行业媒体之一,已成为整个行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条完整的行业产业链需要业内技术类期刊作为技术支撑,以达到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近年,对技术类期刊的创新发展大多关注于转企改制下杂志社或编辑部自身期刊的经营策略[1-12]和产业集群下专业化期刊的创新与发展[13],而对于技术类期刊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与本省或区域内的各种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协同,提升技术类期刊在行业、企业创新中的服务功能鲜见宏观思考。实际上,转企改制下与生产和市场有着紧密联系的技术类期刊较之其他类型的期刊更有优势、更有可能、也更有条件与各种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共同参与当前区域经济的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浙江省技术类期刊为例,探索技术类期刊如何与浙江省的行业创新平台协同、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期刊和创新平台共赢,进一步服务行业、企业,面向市场,协同发展。
浙江省现有科技期刊118种,基本上是学术类期刊和技术类期刊各占一半,在技术类期刊中,《中国稻米》、《食用菌》、《竹子研究汇刊》、《海相油气地质》、《能源工程》、《机电工程》、《丝绸》、《现代纺织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等的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指标高于同学科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值。技术类期刊主办单位多为开发类科研院所,包括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杭及省、市开发类科研机构,许多期刊已随母体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而变为企业或企业编制,如《包装世界》、《轻工机械》、《丝绸杂志》、《照相机杂志》、《大坝与安全》、《水处理技术》、《化工生产与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等。也有少量尚属事业编制,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如《新农村杂志》、《机电工程》等。有的技术类期刊采用了理事会模式,如《新型建筑材料》等。由于有理事会作依托,有利于刊物正确选题,为编辑深入生产第一线、接触企业科技人员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可及时了解协办单位科研、生产的新动态,使刊物内容更结合生产实际。
就国内的技术类期刊而言,浙江的技术类期刊的经营创收要比期刊的内容质量做得更好些。目前主要是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试着走市场化道路。抓得较多的一是内容定位,以报道传统行业的科技信息为主,重在刊载读者和企业迫切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以解决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受众定位,针对广告客户需求,发布业内供求信息;三是品牌经营,以举办论坛、展会、出版专辑增刊、开展各种行业活动。如包装世界杂志社的主业是编辑、出版、发行《包装世界》杂志,副业是开展有利于杂志经济效益方面的活动。杂志重点工作主线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纸包装工业为主线,宣传报道我国纸包装工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二是以设计院校、包装院校为主线,在企业和院校中分别开展一些有利于杂志发展的活动,如读者服务、技术讲座、联谊会、教学研讨、科研课题成果转化。杂志社举办的创意设计大赛,促进了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杂志社本身经济效益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双赢。《水处理技术》除编辑杂志外经营手段包括国际交流、制定行业规范、开展培训等。《新型建筑材料》则注重于扩大业务种类,拓展服务领域,重视广告经营。这些技术类期刊大多走的都是“内容、发行、广告和活动”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大多也是浙江省的优秀科技期刊,也是“内容、发行、广告和活动”四位一体的经营做得比较好的期刊。浙江省技术类期刊虽然学术质量不高,但其办刊理念和面向市场的经营模式为参与行业创新平台协同融合打下了基础。
在国外对平台的认识逐渐深化的同时,国内对创新平台的研究也日渐升温[14-19]。行业创新平台就是以行业作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投入引导,整合与行业发展相关联的诸多创新要素,形成一定的条件和设施,从而支撑行业进行持续不断创新的系统。2004年以来,浙江省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推动升级”的总体要求,通过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创建了31个行业创新服务平台。这些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新药创制、集成电路设计、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软件产业、环保装备、五金、机械制造、服装产业、海洋、水稻产业、茶产业、竹产业、木材加工产业、渔业、畜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皮革行业、氟硅化学品、饲料、桑蚕茧、工业自动化、环保公共科技、特种设备与能源环保计量、塑料加工、科学仪器、视光产业、水利科技、软科学、物联网、工业设计和农业生物技术。例如:浙江省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联合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等核心共建单位,有效整合国内外、省内外优质资源,通过项目合作、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式为机械制造企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浙江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比较突出的是在机器换人、表面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筛选了100多项专利和成果,开展了“智能制造百项成果千家企业示范推广”、“数字化制造车间技术的推广”项目,面向杭州装备制造业、永康五金、新昌轴承、龙泉汽车空调、金华汽车零部件等区域产业集群,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供成果推广服务。
但这些行业创新平台的内容多以国内外行业技术法规数据库查询和标准增值服务为主,缺少行业直接需要的创新服务、专利推广、成果应用、试验研究等支撑行业进行持续不断创新的互动窗口,帮助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创新活动。也缺乏与省内各行业专业期刊网站的链接,缺乏企业所需信息的搜索和寻求技术服务的直接通道。
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科技期刊都面临着一个如何调整发展的战略问题。浙江省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战略指引下,已建设了57个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其中有31个行业创新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正在发挥很好的作用。浙江省现有118家科技期刊,是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也是重要的创新资源。为了探索科技期刊特别是技术类期刊如何与行业创新平台对接合力为创新服务,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还专门对“科技期刊与创新平台融合协同,提升科技期刊的服务功能”进行调研,邀请省内行业创新平台的专家与有关的技术类期刊主编进行对接,召开研讨会。笔者认为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合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其主要意义在于探索多种经营途径,帮助其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合作,技术类期刊可拓展经营渠道,延伸经营方式,运用系统思维进行顶层设计,构建知识产业链,变革期刊业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方式,通过协同创新,提升期刊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对于行业创新平台来说,则是进一步提供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报刊转企改制后,主管主办单位的主要职责是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其行政拨款、公益资助的职能将会逐渐丧失。这就需要杂志社借助外力,寻求资助,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其中很有效的策略就是积极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在创新平台中寻求协办单位,主办与协办结合,借外力扩张。
一是在行业创新平台中寻求与期刊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作为期刊协办合作单位,这是筹集社会资金弥补办刊经费的有效融资渠道。期刊的协办单位每年资助杂志社一定资金,用于资助办刊,而杂志社可以给协办单位一定的权益。如在期刊上进行专题宣传或附送内页广告;协办单位的优秀文章免费在期刊上发表;期刊针对企业客户群免费发放;追踪企业信息,在期刊网页上粘贴广告等,实现利益共享。
二是依托行业,成立理事会,通过筹集理事经费为刊物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如《浙江建筑》从开始由政府和主办单位出资,到1998年成立《浙江建筑》理事会,由于省建设厅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理事单位从原初的十几家扩展到目前的98家,理事单位均为浙江省建设系统实力雄厚的知名单位、企业,这其中有建设工程公司、建设科研院校、建筑设计、勘察研究院(所)及建筑装饰公司等,整体力量大大加强。《浙江建筑》杂志每年免费为任期内的各理事单位做一次宣传,利用期刊宣传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成绩,深受各理事单位的好评。理事单位提供的办刊经费,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20]。
据2014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的调查统计,2013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运营项目仍以发行、发表费和广告为主,占接受调查期刊的比例分别为85.0%、81.6%和51.2%;其次,数字出版与举办学术会议分别占调查期刊的23.6%和23.0%;合作办刊、理事或会员、版权合作、政府或基金赞助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10.5%、10.5%、10.3%和10.2%;出版其他印刷物、举办业务培训及咨询等运营项目在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开展得较少,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下[21]。可见科技期刊开展多元化经营收入占比很少,杂志社最终产品有形体现的仍是以广告、发行和发表为主要特征,市场化运作,为企业服务、使知识增值的很少。
表1列出了浙江省可供技术类期刊合作融合的创新平台。由于参与行业创新平台的企业一般都是业界的龙头,在同行中都有很高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杂志社可利用这种认同感和信任度,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实现知识产业链的关联拓展,促使科技期刊业的业态转型,知识不断增值[1,22-23]。
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共享资源,共享平台更利于杂志社的业态转型。这种业态转型目前的抓手可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业态的“三位一体”。业态的“三位一体”,主要是指纸质产品、数字产品和定制产品一起开发。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的融合,更利于根据相关企业的需求,开发数字产品和定制产品,整合汇聚企业信息,定期更新与发布最新的行业资讯与动态,为行业和企业定制企业专刊、在线阅读、电子刊、数字化定制服务等。“三位一体”产品线的构建,是未来期刊产业增强发展实力,壮大强势品牌的重要抓手,是科技期刊复合经营的基础,是为市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要素和实现经营收入的依托。二是经营运作平台化。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的融合,使期刊运作不仅是一种纸质期刊的编辑部,更是针对行业和企业的一种服务平台。如应用平台内的各种供需信息,用大数据为内容服务——为期刊做好栏目和专题策划,可与企业合作开办栏目或以企业和产品名称冠名栏目,以提高企业与产品的知名度,也可与企业开展联合征文,可有针对性地集中总结某一技术、学术或产品的应用效果和经验,促进相关技术或产品的推广和同行认可;为经营服务——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提取,为各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生产经营、行情预测、趋势分析的前瞻性讯息;为决策服务——通过期刊的理事会、编委专家的参与,为行业、企业的标准制定、技术评估、成果转化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制定策略服务,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活动服务——如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面向行业、企业发展举办各种论坛、峰会、沙龙等进行技术交流,举办各种专业学习班、培训班,开展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等。
表1 浙江省可供技术类期刊合作融合的创新平台
学会性质上大多是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旨在为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科学普及、培训咨询、权益维护等方面开展工作。具有组织上的中立性、权威性、诚信性,拥有科学性、专业性、志愿性的组织优势与聚合能力及根植于科技工作者社会基础上的沟通能力,这种独特的性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使其在决策咨询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期浙江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全省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2014)》文件,浙江省科协本次目录公布的达到61家,占全省公布目录社团比例近四分之一,达23.7%,占全省公布目录社会组织比例为20.5%。当前,浙江省科协所属169家省级学会中已有40家学会共承担了84项社会化服务职能。学会主管、主办的技术类期刊或与学会学科相关的期刊应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与学会平台融合,依托学会的优势参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协同,积极地区域和地方经济创新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为政府的决策咨询服务,探索同一主办单位下的多种期刊的联合、协作、分工等,这也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新途径。
如浙江省医学会是省内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医学科技社团之一,学会出版五刊一报一会讯,以浙江省医学会牵头,联合浙江省护理学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省药学会等开展学会期刊群与行业创新平台关联协同创新,围绕同一目标,共享学会优质资源,开展深层、多元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行业、企业与学会期刊群关联协同创新模式,提升浙江省医学期刊的创新能力和为行业、企业服务能力。如(1)开展学术交流、人员培训、新药会展等活动;(2)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与决策咨询;(3)平台对接、资源共享、资源向企业开放、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4)尝试关联期刊群协同合作出版的探索及试验;(5)组织专家编委参与新药开发、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服务。
技术类期刊参与行业创新平台,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为行业、企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科学谋划能力、团队执行能力及平台、企业需求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前沿的、先进的技术信息,以技术见长实现与平台的协同融合,靠技术创新能力拓展服务企业的各个领域。其次,在共享上做足文章。不断拓展共享层次、创新共享形式、提高共享服务水平,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利益的最大化。第三,突破期刊惯性思维,实施创新思维。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等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技术类期刊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特色,创新办刊形式与内容。总体来说,尤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技术类期刊应根据行业研发热点,并结合广告投放情况,确定每期的报道重点。可通过约稿和投稿相结合,精选各类文章,报道内容尽量贴近该行业的全产业链,吸引主体读者和广告用户。如日本医学期刊《日本临床》秉承系列化和超大型化出版的特色,根据行业研究的连续性分阶段推出不同的专题,引发了全行业对研究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期刊的形象。再如《江苏化工》全面报道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
一是要反映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适时调整和优化栏目;二是及时根据行业生产的新特点、新走向组织报道;三是要有为行业发展服务的功能,如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为行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为行业发展提供各类信息。如浙江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浙江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领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农业变革提供了契机。目前,浙江的一些农业类期刊正紧跟形势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淘汰一些无特色、无优势的弱势栏目,加强特色领域专栏,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及时组织和挖掘有关稿源,宣传和推广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配套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及重大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等,围绕生产实际,针对农时开展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服务,使期刊在促进重大项目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
技术类期刊的网站应从出版数字期刊为主向面向行业服务转型,构建数媒服务平台。可将广受关注的本期导读、全国各种专业会议、行业研发热点、行业培训、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技术咨询、原辅材料供应商查询、广告投放、相关行业网站链接等放在首页。同时增辟刊物介绍、网上投稿、电子期刊、期刊订阅行业服务、编读往来等栏目,以方便读者、作者、编者间的联系和相关企业的查询。网站是行业宣传的有效平台,积极开展自我宣传服务,并可通过博客、论文、微博、微信、QQ等传播交流工具,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扩大期刊在业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如浙江的《丝绸》杂志社其期刊网站以三大产业即期刊发行和广告、技术咨询和交流、丝绸品牌和文化为支撑,正向着“以刊为主、文商并举、多种经营、殖产兴业”目标发展。
除提供文献共享之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源提供机构分析报告、学者分析报告、主题分析报告、学科分析报告、基金分析报告及定题跟踪等二次加工服务,使共享服务层次得到拓展,进一步提高技术类期刊的共享服务水平。如《种业导刊》结合种业相关领域,建设以行业政策法规、新闻聚焦、种业资讯、种业科技、种业动态、环球种业、企业展示、审定品种资源数据库等栏目为主的期刊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了种业信息资源网络平台——www.seedsee.com(种业在线),对网络及导刊种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加工发布。
抓发行量和广告是技术类期刊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行方面,技术类期刊可采用邮局、代理、自发、网上订阅等相结合,并充分利用行业专业会议、展览等发放宣传册、各种信息服务资料等开展期刊品牌的整体宣传工作,扩大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同时采用与专业媒体推介合作,进行立体式宣传推广,确保发行量;广告方面在保持与高端客户密切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中小客户,通过客户造访、广告预订,不断推出新颖版面丰富广告客户的选择范围;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开展行业内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行业外的合作,针对不同对象推出不同的综合服务,推动销售。如《长江蔬菜》在花大气力打造精品期刊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量的营销工作,比如常年开展有奖订阅活动,每年在邮发征订季节有计划地对重点发行区域进行走访,与广大读者、发行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部门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扩大了杂志的影响,扩大了杂志的发行量,而在广告方面,在对其严格审查的同时,还刊发一些与广告内容相关的技术性文章,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大大提升了广告效果,并积极利用稿件信息和作者队伍寻找广告客户。
专业会议是技术类期刊品牌延伸中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可采用细分专业领域,打造更多更专业的品牌会议群的发展战略,如采用行业年会、专业研讨会、高层论坛、培训系列等模式,使各种专业会议和学术交流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一方面提升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行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升了期刊在本行业中的权威性和行业中的引导地位。如江苏的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学期刊群面向生物医药专业领域、面向行业企业发展所举办的各种论坛、峰会、沙龙已形成行业学术交流品牌。再如《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策划了系列高端会议、年度精品会议和额外增补会议,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作者和专家参加,他们每两年分别举办的“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和“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规模均达到700余人,与会人员都是消化外科领域的专家,还有“两院”院士出席会议,当地市政要员以及国际学界友人也出席大会主要议程。各高端会议专题报告内容丰富,热点讨论立题新颖,且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结合。
要强化技术类期刊开展的科技服务、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培训咨询等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需要准确选择各种活动的受众,或者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安排不同活动,如为企业安排科技服务活动,为高校院所的学者安排学术交流活动等;二是需要在活动之前深入调研受众的细化需求,根据细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活动内容;三是做好活动反馈工作,根据受众在活动之后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活动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活动的实效。如“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联盟”的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与校科协在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成立了“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基地”与“科技服务站”,派出“首席科学家”,协助园区进行战略规划、科技咨询、招才引智、技术评估、成果转化。在“科技介质与医药创新体系论坛”组织推介医药转让项目29个,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技术类期刊参与行业创新平台协同融合,能进一步创新杂志社的体制机制,使技术类期刊成为一支集创新和服务于一体的重要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企业。行业创新平台也能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平台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这是一种双赢,值得理论探索和试点实践。当务之急一是技术类期刊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模式,加强自身服务能力;二是要积极开拓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对接渠道,与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联系,获得平台主管部门的认可,将技术类期刊汇入创新平台中,壮大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可以预见,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协同和融合,必将提升科技期刊在市场化中的竞争力和面向企业和行业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各种作用。
[1]罗京华.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市场化经营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25-928.
[2]闫群,张晓宇.近五年我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30-1035.
[3]吴永华.转型期科技期刊延伸服务的再认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87-1090.
[4]杨晨鸣.新媒体时代行业期刊内容调整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319-1322.
[5]彭利平.行业科技期刊专刊策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47-52.
[6]杨习理,常龙飞,张晓红.浅议转制后科技期刊的发展[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65-268.
[7]郑晓梅.科技期刊有效利用机遇的模型及对策[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94-301.
[8]李硕.转企改制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建议[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10-312.
[9]刘爱武.浅谈科技期刊实现融合发展之途径[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18-323.
[10]蓝艳华.转企改制下科技期刊全营销策略[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50-356.
[11]熊继梅.论转企改制下科技期刊如何创新发展[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57-362.
[12]俞志华,田甜.科技期刊协同创新及协同平台上的业态转型[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68-372.
[13]初景利.《科技期刊学科刊群建设模式与机制研究》专题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29-760.
[14]翟运开.面向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平台及其结构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3):63-65.
[15]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62-164.
[16]洪晓军.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7-9.
[17]陆立军,郑小碧.区域创新平台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8(2):122-127.
[18]邓衢文,李纪珍,褚文博.荷兰和英国的创新平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2009(8):11-16.
[19]应向伟.浙江省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及其途径[J].科技通报,2011,27(5):803-809.
[20]俞志华.转企改制下科技期刊盈利策略的商业探索[C]//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2]袁桂清.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研究[J].编辑学报,2007,19(5):327-330.
[23]周海锋,薛丹,应龙章.科技期刊经营现状与发展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