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美姬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和古代文学课程一样,都需与大量的古代文选打交道。但是它又与古代文学课程不同。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课程讨论的是其中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而古代汉语课程讲解的是其中的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内容。诚然,古代文选所表现出来的古代汉语特点与规律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着眼点,但是,语言是一种工具,学习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最终是要运用它们去阅读和理解古代文选,这也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文选的教学就必须注意到语言教学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教学,例如思想主题的讲解,辞令技巧的讲解,文化蕴含的讲解,而这几个方面恰恰是古代汉语文选教学容易忽视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教学。
一、加强思想主题的讲解
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绪论”中说得很好:“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不能离开文章的思想内容专从所谓语言的角度去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人的思想,也就无法了解古人的语言;如果我们对某一作品的思想内容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能认为我们已经真正读懂了它。”[1]因此,教师不能忽略文选思想主题的讲解。
有些文选单是讲解其中的字词句义,并不能使学生完全读懂它,需结合文选的思想主题,才能让学生明白文选的内容,例如《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开篇,很多学生都以为这篇文选写的是两兄弟争斗的故事,而实际上郑庄公与他的母亲姜氏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贯穿这篇文选的始末,尤其是在“大叔出奔共”段再没有露面之后,故事还在延续,就全在写郑庄公与姜氏之间的故事了。可以说,郑庄公与他的弟弟段之间的斗争是这篇文选的明线,而郑庄公与他的母亲姜氏之间的故事是暗线,而左丘明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是在暗线上。如果明白这点的话,也就明白文选的最后那句话:“《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文选以该句收尾,同时也是点明主题。这篇文选的主题在谈一个字:“孝”,左丘明想弘扬的就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美德:孝道。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上是把孝道看得非常重,古语“百善孝为先”、汉代选拔人才的察举孝廉制度都是其体现,而左丘明在《左传》的开篇就表达孝道的主题也就可见一斑。所以,在疏通讲解字词句特点之后,把这个思想主题给学生们讲清楚,学生们也才真正理解了这篇文选。
对于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笔者认为更应该结合思想主题来讲解。《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就是一篇哲学意味很浓厚的文选。文章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面的存在提出了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但老子并不是在思索纯粹的自然界,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即“道”)而用它们来指导人作为社会个体的一种存在,由自然界最终落到人的社会关系。该文选最后一句话就道出了老子真正所想:“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王力注释为:“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也离不开(功)。”[1]王力这样翻译是用了直译法,真正理解是要用意译法: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就有了功。这就符合了前文“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老子是想有为或有功名的,但是他是通过无为或无功名的表象方式达到,这与一般人的直接有为、追求功名相反,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到,老子的道家与庄子的道家是不同的,老子表面虚无出世,但实际上与儒家一样还是想有为,庄子才是真正的超脱。许多学生在学习这篇文选时都只能明白前半段老子所描写的自然界中存在的辩证关系,而不能明白后半段“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真正的意图,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老子的道家思想来讲解,而不只是解释字词就能做到的。
二、加强辞令技巧的讲解
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绪论”中还谈到:“古代的文学语言掌握好了,对于提高我们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1]古代文选的作者很多是高超的语言运用家,他们在人物的对话描写上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一方面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中的辞令技巧。
《左传·齐桓公伐楚》题目是“伐楚”,可这篇文选的内容上告诉读者实际上根本就没动武,打的是一场口舌之战,文中的外交辞令就写得相当精彩。文选开头就直接进入主要内容:“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同样是进攻,文选开头用了两个不同的字:“侵”与“伐”。据《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有钟鼓”即昭示天下公开宣战,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正当的理由用“伐”。接下来,楚国使者就问这个问题了,“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是齐国的大夫,他代表齐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包含两个层次:“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这是第一层;“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第二层。第一层,管仲援引当初召康公赐给齐太公的特权,告诉楚国使者齐国拥有讨伐有罪诸侯国的权利,可以攻打楚国。第二层,管仲历数楚国的过错,同时也是在间接地告诉楚国使者齐国必须攻打楚国。两层的意思由“可以攻打”到“必须攻打”,是一种递进关系,读者可以感觉到管仲盛气逼人之势。面对管仲的强势压力,楚国使者采取了以柔克刚的语气,予以回击,对于定的第一条罪过:“尔贡包茅不入”,楚国使者先是顺着管仲的意思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但是话锋马上一转,“敢不供给?”所以,第一条是无罪,楚国不是不上供贡品,只是还未上供而已。对于第二条罪与楚国无关,“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回答是柔中带刚,不卑不亢。两位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他们的辞令完全表现了出来。
又如《战国策》中文选《冯谖客孟尝君》,文中齐王对孟尝君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委婉地辞退了孟尝君的大臣之位。但之后又要请他回去做大臣,这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的确是一件为难的事。且看齐王的言辞:“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齐王首先是道歉,但这道歉是在解释先前对孟尝君的辞退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外在原因造成的(一是祖宗降下的灾祸,二是身边的谄谀之臣),这是聪明地为自己找了台阶。接下来齐王的话回到正题:请孟尝君复位。但高明的是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请,而是以先王的名义请,这一方面符合了前面对孟尝君定的身份:孟尝君是先王之臣;另一方面也没有与前面的话相冲突:孟尝君复位是来辅佐先王。完全做到了身为一国之君“君无戏言”的形象。所以,不细细琢磨古人的言语,其中的精妙之处是体会不到的。
三、加强文化蕴含的讲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文选自然会涉及到古代文化,但有一些古代文化是隐藏在文选背后的,把它们讲解出来,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古代文选。
《左传·齐晋鞌之战》中,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朝食”是吃早饭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我们姑且先消灭晋军再来吃早饭。此句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学生们普遍觉得不会有难度。从故事情节上,学生们也能感受到齐侯急于取胜、骄傲轻敌的性格特点。但是,仅于此,笔者认为还不能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人物性格。这要先了解古代的饮食生活。据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说: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照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大概相当于今天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饭叫餔时,又叫飧。一般是申时(今下午四点左右)吃。[2]又:饔,《说文》:“孰(熟)食也。”飧,《说文·新附》:“食之余也。”[2]因此,读者可以明白两点:一是朝食前天早已大亮,完全可以交上一战(如果按照今天吃早饭的时间,早饭前天是蒙蒙亮)。二是古代一天早餐是现做现吃的,而晚餐只是吃早餐的剩余。也就是说,早餐够量能管饱,但晚餐却不一定。所以,也许齐兵们前一天晚餐没有吃饱,正等着第二天的大餐“饔”来享受饱足,现在齐侯却说“灭此而朝食”。本来战争前须“厉兵秣马”,现在齐侯却让士兵们饥肠辘辘。再加上对他的行动描写“不介马而驰之”,齐侯的轻敌浮躁就跃然纸上了。
前文提到的《左传·齐桓公伐楚》中:“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对此,学生们普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不能真正理解楚地包茅作为贡品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能理解这条罪过之大。这就需要教师讲解其中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了。今天祭祀,酒也是必需之物。端起酒杯,敬拜祖先神灵,洒在地上,表示给祖先神灵敬酒。古今大概如此,但是稍有不同的是:古今酒不一样。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说:“酒酿成时汁与渣滓混在一起,是混浊的,若经过过滤,除去渣滓(糟),就清澈了,所以古人常说浊酒、清酒。……浊酒是较低级的酒。‘清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滤去渣滓的酒。另一种意思是专指祭祀所用的酒。……祭祀用的酒又叫清酌。《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2]所以,清酒较之浊酒是较高级的酒,献之祖宗神灵。也就是说,古代祭祀一定要用清酒,而这个过滤所需的物品,就是楚地的包茅了。楚,《说文》曰:“丛木。一名荆也。”从楚地的命名缘由可知该地菁茅丰富。而《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缺少成捆的菁茅(即包茅)过滤而不能有清酒以致影响国君的头等大事,怎不算是大罪?怎能不追究呢?所以,讲解这些,学生们就能真正理解该句的意思了。
总而言之,古代汉语文选的教学在讲解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其思想主题、辞令技巧、文化蕴含的讲解,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正确、透彻地理解文选。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M].北京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