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龙
收藏,原指“收聚蓄藏、收集保存”之意,何时演变为现在的定义却无法考证。杜牧(唐)在《阿房宫赋》中就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赞叹了各国所聚集的珍宝、建设和人才。如今看来,从那时起便给收藏一词设立了门槛,制定了标准。
收什么?怎么藏?
进一步拆分,收和藏却是两个不同阶段,自然也有不同的目的和目标。简单区分,“收”即是获取的途径、标准和过程等;“藏”则是保管、维护、研究、展示和传承等。
收,考验的是所有者对标的物的认知和决心。通过多方面、各角度的知识积累、熏陶和沉淀,才能够对标的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等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更进一步的,还要对该标的物在未来所能产生的价值(市场或非市场价值)或附加值进行评估和预测,才能最终决定是否值得收藏。一旦产生了肯定判断,接下来要想获得标的物则要看所有者的决心是否坚定。有时为了获得一件藏品,收藏家不仅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还要几经周折,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捧得心爱之物,得偿所愿。很多情况下,这绝不是仅仅“花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藏,则是接下来如何对标的物进行处置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繁可简,可长可短,完全取决于所有者的兴趣取向和最终目的。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考古这门科学都是起源自收藏家对藏品的狂热情感和探究精神。比如我国最早的金石学家吕大临(宋,C.E.1040~1092),对收藏的热忱和责任感最终促使他撰写了《考古图》一书,并成为了中国当代考古学的奠基石。
在西方国家,收藏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除了各国皇室和宗教领袖外,古往今来也有众多富商大贾是各类收藏的狂热爱好者。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小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赛克勒家族的阿瑟·M·赛克勒(Arthur Mitchell Sackler)以及赫尔伯特·R·毕索普(Hebert Reginald Bishop)等,都是享誉全球,受人尊敬的收藏家。他们不仅富甲一方,藏品价值连城,更对艺术、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传播和教育抱有极度热情。与此同时,他们的藏品也经历了家族世代传承和积累,规模愈发庞大,质量愈发提升。
当然,鉴于每位藏家的收藏目标、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所在地区的各种条件不同,甚至伴随着家族的兴衰,致使这些传承至今的藏品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归宿。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将带领各位读者去追寻这些著名收藏家族的历史和收藏起源,欣赏他们的精美藏品,一探这些家族的现状,进而共同思索当代收藏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阿瑟·M·赛克勒(Arthur Mitchell Sackler)
1913年8月23日,阿瑟·米切尔·赛克勒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是家里四个儿子中的长子。他的父母埃塞克和索菲·格林伯格·赛克勒在19世纪末从东欧移民到美国。他从小生长在纽约市,接受了众多与艺术相关的教育和熏陶。正如他在《医学论坛报》1981年6月10日发表的文章所说:“我经常以最年轻的游客身份去参观布鲁克林博物馆。”
阿瑟的高中时期曾在曼哈顿教育联盟(Educational Alliance in Manhattan,一个成立于1889年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帮助在美犹太人定居)学习雕塑艺术。此后在纽约大学就读期间,曾在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合大学(The Cooper Un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Art)学习绘画,之后在坐落于华盛顿广场的纽约大学学习艺术史。最终于1937年从该校医学院毕业,获得学位。
毕业后他便一直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专业领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37岁时就被推选为第一届国际精神病大会的国际研究委员会主席,同年被任命为《临床及实验精神病理杂志》主编。一生发表有关精神病、代谢及营养学的论文百余篇,并被世界各地的同行学者引用借鉴。1960年,他开始创办《医学论坛报》(Medical Tribune)并将其推广到二十多个国家,在同类出版物中属于首开先河。而今,这份刊物已用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拥有超过百万的读者。
不仅如此,他在商业经营方面也拥有过人的才智。1938年,在纽约市成立的治疗研究实验室一直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从事相关研究。这为他日后的经营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最终使他在医药领域的宣传、交易和厂商直营中发家致富。
商业领域的成功并没有使他放弃科研工作。相反,阿瑟本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在任何头衔之前,首先且永远是一名科学家。凭借经营所得,他慷慨地建立或捐助过众多科研、教育机构,用以促进医学和基础科学的研究。他先后于1972年与两位兄弟,莫蒂默·赛克勒(Mortimer Sackler)和雷蒙·赛克勒(Raymond Sackler)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建立了赛克勒医学院,198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建成了赛克勒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5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成立了赛克勒科学中心,1986年于美国塔夫茨大学建立了赛克勒卫生信息交流中心。阿瑟对收藏的热情始于20世纪30年代。除了日常的科研和经营活动,他也开始更加热爱和注重参与艺术和人文科学。得益于在纽约学习期间受到的熏陶,他接触了从古典到当代的大量艺术珍宝。他对艺术的欣赏品味涵盖了诸多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 Courbet)、马内(Manet)、莫奈(Monet)、米尔顿·艾弗里(Milton Avery)、拉斐尔(Raphael Soyer)、毕沙罗(Pisarro)以及毕加索(Picasso)。不过他格外钟情于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的作品,并认为他是“简单、真诚且最具人性的画家”。endprint
正因为如此,自1940年前后,当他拥有了一定积蓄并与妻子艾斯·卓金森·赛克勒(Else Jorgensen Sackler)共同开始步入收藏领域时,主要以当代艺术为主。而后,他们的藏品愈加丰富,涵盖了美国当代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作品。
那是一张来自中国,造型简洁优美的明代小桌。这件器物勾起了赛克勒博士莫大的兴趣。从此以后,他对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产生了疯狂的痴迷,而它们当然也成为了赛克勒博士最钟爱的收藏类型。
同样基于他在当代艺术领域受到的优秀教育和熏陶,赛克勒博士对古代艺术品的审视标准非常独特。虽然他接受过大量人文科学的教育,但在对物品的评判标准上抛开学术理论和诸多条条框框,仅从物品的器型和设计角度,以审视当代艺术的眼光看待古代器物。“它们(指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是制陶者对艺术的精致、细腻表达,是抽象艺术和几何图案的完美组合。”(摘自《医学论坛报》1974年1月16日刊)甚至对于充满“异国风情”的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赛克勒博士也是纯粹基于其造型和纹饰的艺术造诣进行评判。他迷恋于这些青铜器如此细分的用途,及它们各自的造型与实用性之间的有机结合。这使得青铜器极具美感,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身。同样基于这一思维方式,他更加喜欢明代家具简单、优雅的线条,更胜清代家具的繁复。归根结底,赛克勒博士将他的藏品视为“艺术品”而非“古董”。
赛克勒博士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起始于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那正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政府在文物和艺术品进出口政策上的调整,极大地打击了美国本土的中国艺术品和古董收藏市场。因此,当赛克勒博士对中国艺术品产生兴趣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对他来说最好的收集陶瓷与青铜器的时机。相比之下,市场对中国书画的需求程度还远没有成熟。但遗憾的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各方面原因,反而有大量的私人收藏急于出手。
在1950到1960的10年时间里,当时一些艺术品和古董经销商,诸如C. T. Loo等人都相继准备退休,因此非常乐于与赛克勒博士合作。与这些业界老将的愉快交易使得他在这10年期间大量收购了霍姆斯夫人(Mrs. Christian R. Holmes,二战前期一位著名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家)的系列藏品。此后在纽约又通过经销商获得了更多古代近东和南亚艺术品。由于一直与知名经销商合作,购买的又是知名藏家的藏品,因此赛克勒博士的很多收藏早在转入他的手中之前就已经在北美地区家喻户晓了。(笔者注:C. T. Loo,1880~1957,出生于浙江省的一个饱受鸦片侵害的农民家庭。他的传奇一生和经手销售的藏品绝不亚于任何世界知名的顶级收藏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其身份和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导致他的一生备受争议。不能否认的是,他是美国历史上最知名的艺术品经销商之一,也是弗雷尔等其他著名收藏家的主要供货人之一。)
此后,由于赛克勒博士的业务涵盖医疗设备、药品的销售和宣传,他也时常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往返。他从法国和英国的经销商手中收获得了部分藏品,其中包括古董和当代艺术品。在此期间,他只从日本经销商手中获得了少量中国陶瓷器。后期的藏品主要在美国本土获得。在1959年和1963年,他分别从Dietrick Abbes和A.W. Bahr的藏品中获得了部分玉器,并通过J. T. Tai等经销商手中获得了更多来自N. C. Chang的玉器藏品。赛克勒博士的首任妻子艾斯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位颇具技艺的陶艺家。他们共同收藏的陶瓷器物主要以新时器时期至宋代为主。来自欧洲的陶瓷和雕塑作品,也被加入到他们的收藏之列。
纵观赛克勒博士的藏品,其中不乏各个门类的精品。然而,他在藏品的类型、品质和风格选择方面却极其宽泛。这源于他对收藏的“理性化”和“科学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