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都通过其人格魅力影响着全校师生,决定着学校发展,所以校长要做航行的舵手,心中有大海,手中有方向,脚下有航船。随着做校长时间的增加,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并且意识到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校长,任重而道远。
率先垂范:为学校和谐发展引路
带头塑造良好的教育形象 我每天早晚迎、送学生上学、放学;主动在校园内捡拾垃圾;坚持寒冬早晨和运动员一起训练……一言一行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师生弯腰捡拾一片落叶、一片纸屑,已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校园内几天不清理也能保持整洁;运动员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能积极参加训练,每年都能在全县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意识到了毅力是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
具备敬业奉献精神 工作中我坚持按时出勤,集体活动提前到位,为老师做表率,强化教师的时间观念。任何时候以工作为重,以教师为重,教师外出学习优先派车,教师参加赛课大力支持,指派业务领导一对一指导,手把手传教,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和教师一起成长,我和教师同步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各项培训考核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教师。
建立和谐的领导团队 我对中层干部提出了讲正气、增才气、养大气的“三气”要求。要求他们依法办学,以身作则,业务精湛,有较高的工作艺术,成为学科带头人;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把各项工作做成精品。每年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年轻、业务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担任学校中层领导,并为其保驾护航且充分授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精益求精: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基
打造有特色的学校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我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定位打造乒乓特色学校。投资4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乒乓球馆,成立乒乓球俱乐部,编排乒乓球操,为每位教师配备乒乓球拍,提供固定的打球时间。现在全校师生人人热爱乒乓球运动,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真正做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熏陶人,以精致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品位。加强高标准校园文化建设,凸显乒乓文化,辅以高中低立体校园绿化,让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让优良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树立精细管理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通过组织“我该如何做教师”讨论、“再塑自我”征文及各种学习活动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引领教师从细节中提升自身形象。二是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我校结合校情,坚持以人为本,出台适应教师“最近发展区”的各项制度,便于教师接受。我校成立教师委员会,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共同审议、出台适合本校的规章制度。我还经常走进教师办公室,倾听教师心声,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每一项决策符合民意。
开展丰富的活动,提升教育品位 我校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生本课堂”“快乐课堂”的研究,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成功,让教师体验到自己的“精彩”,为师生创造一个主动发展的空间;精心组织校本教研和各种培训活动,每周四下午的全镇各校教研时间,精心确定切合实际的主题让教师交流,引领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此外,我校创立“5+2+2”行为跟进式学生管理模式,抓好德育教育,开发《书法》《乒乓球》等精品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健康高雅的活动中,感悟艺体魅力、提升人文素养。
运筹帷幄:为学校长远发展定位
校长,要总揽全局 管理学校犹如下棋,要熟悉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基本情况,明确学校现有管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工作中我坚持与不同群体的教职工交心、谈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呼声,了解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将例会开到村小,保障各类管理人员深入学校的时间,为村小发展把脉,努力达到不用棋盘就能在心中博弈的境界。
校长,要锐意改革 校长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敢于向陈旧的、落后的传统方法挑战,不沿袭旧路,不墨守成规,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管理。我努力做到大胆取舍,扬长避短,在管理中确立了“变化、发展、进步”三部曲。工作中,我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全校例会,坚持走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观课、议课,坚持深入班级了解情况,让教师感觉到校长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中普通的一员,在融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推进学校的改革。
校长,要放眼长远 我每到一处学校,在学校管理基本理顺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组织精干人员总结管理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教育发展的大体方向和趋势,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郑杰说:“为使学校持续发展,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在迁建校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外派教师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培训资金达5万余元,就是想引领全体教职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放眼长远,因为学校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教师的发展最终一定会落实在学生的发展上。
办好学校是校长的神圣职责,要当一名好校长,须从容淡定,须坚定前行,须务实行动,须磨炼自己,须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