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蓉
(厦门理工学院 体育部,福建 厦门3610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富足,但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没有跟上物质与文化的发展步伐,状况令人堪忧。据文献资料调查显示,1985-2010 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滑。[1]这引起了全社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关注,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亟待更深层次的改革。教育是国家的根本,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到:“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除了国家政策导向而外,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1 学校体育教学导师制度模式图
据文献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外针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导师制度的探讨并不多,对于学校体育的导师制度,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张伟等人对学校体育导师制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提出了“专项导师”制的概念,认为“专项导师”制就是在专项俱乐部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本校各专项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体育特长和兴趣爱好、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和体育锻炼导师工作。
本文所提出的课外体育导师制的概念是指在配合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由导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使学生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锻炼。这种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订制适合于他们自身的锻炼方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为自己制订终身锻炼计划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导师制度的引入考虑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更进一步完善,希望通过导师制度的实施能够实现学校体育工作和社会健身工作相结合,为实现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卢元镇在《中国学校体育必须走出困境》一文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体育运动在中国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异,学校体育随之陷入困境,至今未能消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与现实的,社会的与体育自身的。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叠加效应,使学校体育只能停留在最低层面,即仅能维持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健康水平上。王登峰在《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中提到1985-2010 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滑。到2010 年总体状况表现为两个方面:①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如营养水平、形态发育都有所提高,但耐力、爆发力、柔韧性、近视等方面还保持持续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逐年递减,肥胖率却在逐年上升;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还在下降。大学生的近视率超过90%。90%以上的青年人入伍体检成绩不合格等。
(2)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无论从政策导向、形式与内容、外延与内涵上都在大步前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孙洪涛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提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明确,课程结构呈开放性、内容呈多样化,课程教学方法日趋科学,课程评价趋于理性化。但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育人为本还没有彻底实施,体育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仍没有连贯一体,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做到协调统一。黄敏等在《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中这样描述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跟不上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滞后等。
除了上述作者所提出的问题而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场地设施资源短缺、师资力量匮乏、课程内容多而不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难以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难于管理、大学生缺乏主动锻炼意识等问题。因此,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导师制度的试行,或许能够在教学模式上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高校体育现存的问题。
(1)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 年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使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理论体系较完善、课程内容开设丰富多彩、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但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能够接受正确的健康理念、每天坚持锻炼、精通一项或几项运动以利于终身坚持的比例仍然较低。学生的锻炼意识不强,与体育老师的交流互动也很少。而高校里体育教师除了要完成大量的体育课面对上百个学生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诸如科研、运动队训练、竞赛等工作,难以应付对学生的业余锻炼进行的指导。因此,现在的体育课程仍然处于一种流水作业的方式,难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特征来进行指导。
因此,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从粗糙的范式改为针对不同个体进行的一对一指导,这种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教学方式赋予了学校体育更多的可能性,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导师制度的特点可以最大化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理念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是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以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练习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等。而今,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趋向于多方面的深度挖掘体育的功能,除了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树立终身体育观等传统价值而外,体育教育的对学生的心理塑造和社会功能也日渐受到关注。体育教学趋向于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如前文所分析,导师制在教学指导上,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质状况进行测评,找到最佳的练习方法、练习时长、练习强度、练习频度等,并给予指导;充分发挥体育导师的特长和人格魅力,通过与学生不断的交流,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塑造其个性及优秀的品德。因此,导师制度教学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体现我国教育制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3)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规范化管理。2007 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表示:将在全国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大学体育的开展成效和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据文献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迅速发展,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进步。
导师制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解决课外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从体育管理部门—导师—学生的层级管理模式可以对所有的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由点到面,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导师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可以对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考核,以此促进课外活动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迎来新的契机。
导师制本身的特点就注定了它是一种高成本和高收益的课程模式。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对业内26 位高校的体育部门领导、部分专家和实行过导师制度的一线教师的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尝试进行体育教学导师制度的开展活动,其中多数是体育专业院系,少部分为公共体育课程,但情况不甚理想。其原因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指导师资力量短缺。目前,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中的要素就包含了师资力量的短缺,其中,师生配备比例较低、教师教授学生数量过多,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影响导师制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样,体育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技能、师德修养与意识仍达不到成为导师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顺利实施导师制度的关键。②配套资源不足。学校体育教学导师制对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文献资料调查,普通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基本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在实施课外活动、运动竞赛训练等活动时仍然有短缺现象的存在。同时,随着普通高校引进的体育运动项目日渐丰富,更多新兴体育休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中,导致了对场地器材的专业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③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及激励机制使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由于本文讨论的导师制度,是在课程而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导师的积极性与敬业程度直接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效果。据前期调查显示,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难以考核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高,指导工作难以开展和坚持。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及长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导师制实施的有效举措,应加以重视。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文献资料调查表明,现有的体育课和体育选修课程的时间难以学校体育所赋予的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将目光投入到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但目前高校的体育课教师配备仅能使课外体育活动始终维持着一种学生自愿的状态,虽然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工作的开展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但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仍然较低。
中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师生比例不等,但每名体育老师平均都要承担200—300 名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时体育老师们还承担着运动训练、体质测试、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承担导师的责任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是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导师制度的有效保障。
(2)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现今中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制度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交流,也难于有效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在这个层面上,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学校体育能够很好的将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及家庭体育相结合,有效的整合了资源,使体育工作贯穿到学校、社会和家庭中,为课外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这样的模式可以为我们如何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借鉴。如果能够合理整合高校体育的资源、社会体育的资源及竞技体育的资源,将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如:与健身体育俱乐部等机构进行合作。以商业运作为目的的体育俱乐部与健身房在指导健身和锻炼方面具备良好的锻炼器材和教练团队,对成员进行服务的方式就是一对一的健康指导。
(3)明确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教师的职权划分。对导师职权范围的清晰界定是能够顺利实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实施导师制之前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导师的优势进行分配,确定导师的指导范围、指导人数、指导时间、指导次数、指导项目等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内容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如何让导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富有效率的指导,同时避免教师出现指导效率低、重复劳动等不利因素,为指导教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内容和环节等。这些具体实施办法的制订需要通过明确的职权划分和高效的管理体制来实现。这部分内容的具体量化和科学性的验证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3]
(4)建立可持续性的激励机制。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属于体育导师除体育课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范围,所以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使体育教师们多劳多得,鼓励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工作的辛勤付出,让教师通过劳动收获回报,是体现体育导师价值的有效形式,也是保证这部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5)有效运用现代网络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导师的指导工作应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借助现代发达的网络资源,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和PC 端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有很多软件都能实现这样的功能,比如功能强大的聊天工具腾讯QQ、微信、MSN、飞信等平台和系统,将交流方式从语言对话、文字信息、图片、视频、图表等方式融为一体。使导师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一些组群方式的交流,也有利于导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资料、信息、指导内容、辅助内容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助,从而提高导师的指导效率。
体育课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更丰富多彩、更专业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大趋势。导师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了很长时间的教学体制,是一种精英式的培养模式。将导师制引入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考将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通过专业的体系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将更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和科学锻炼意识的建立。
[1]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33-35.
[2] 赵妤.中、美、日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1):15-17.
[3] 金忠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面临的问题与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