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萍
【摘要】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针对初中生解读文本能力低下、解读困难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从体察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最近解读文本核心的策略。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环环相扣,了解作者创作初衷,体悟作者当时当事的真切情感,获取语文最原初的人文滋养。倡导多从作者背景角度出发,真正尊重文本,尊重学生解读文本,也同时提出了对教师解读文本的高要求。
【关键词】解读;文本;体察;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解读文本的教学,如何才能更合理更科学?从教学角度来讲,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文本、创获的积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现三维目标。解读文本的价值在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自我解读真正的快乐,培养学生对生活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从而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一、解读文本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情感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并没有成为教学常态。
随着初中文本内涵的深化,能力不同的学生仅凭对文本的素读,常常出现浅读、曲读、误读现象。而教师在课堂也多有越俎代庖,直接向学生呈现自己的解读,导致了学生解读能力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对文本解读技巧能力的提升中,师生往往忽视了体察作者背景这一有力抓手。
(一)学生无视作者背景
1.应试心理。对于作者和背景,学生习惯为了应试,把文学常识当作强记硬背内容,只关心“( )国( )人写下了( )文”。没有考虑到这一个个人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下,才写下了一篇篇带着时代烙印、饱含个人情思的篇章。
2.依赖心理。学生无视作者背景,自己素读又多有挫败,而教师解读往往显得“周到备至”,学生渐渐对教师解读产生了依赖,慢慢失去了自己个性解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扶持”,解读便多失去了方向。阅读语段题历年都是学生的“失分重灾区”,文意稍稍含蓄些,答案就五花八门,常常“驴唇不对马嘴”。
(二)教师忽视作者背景
1.应试主义。对于作者背景,教师也往往仅为了文学常识考试才把其视作教学内容,甚至到了考试前才会分重点、分类别突击整理,即使平时上课有所提及,也浮光掠影,不注重和文本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其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指导意义。
2.个人主义。教师未深入体察作者背景,基于个人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往往缺少了准度和深度;一部分教师借助参考书和网络的现成解读,有时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往往曲解了文本,误导了学生。
二、体察作者背景的价值
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不一,学生的感悟能力参差不齐,但我们的文本是同文同源的。“同文”自不必说,“同源”指的是作者,一切的文本都是带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创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了文本的源头,要用心体察作者及具体的写作背景,这样就能以最近的距离准确地走进作者内心,走近文本,解读文本。
(一)减少文本的解读困扰
体察作者背景,我们就容易感悟到作者的创作初衷,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易产生曲解文本现象。对于一些内涵较深文本,教师备课就不会苦思不得其解,苦解不得正解。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时间宝贵,如果师生一直在文本解读中兜圈绕远,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对落实其余教学环节十分不利。体察作者及背景,是切入文本主旨的一把利刃,能迅速找准文本的核心,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有助于课堂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了解作者解读文本,结合文本读懂作者,无形中就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个体文学常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能从容应对文学常识题型,还为课外阅读和终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丰厚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一位位作者的“引领”下,师生一次次体验着不同的生活,穿越了古今中外,见多了人生百态,就间接丰厚了情感阅历。如此“见多识广”,对课外材料的解读就容易入境入味,这就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尤其面对那些凝聚了作者丰厚阅历的课外语段,仅有十几年浅薄阅历学生也会能有自己真切的解读。
三、体察作者背景运用的策略与方法
(一)课前体察要扎实
课前体察作者及背景,是师生必须共同养成的习惯。通过对作者及背景的初步了解,尝试自己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形成对文本的初次理解。
1.学生课前主动体察。一个了解鲁迅生平的人读出来的《故乡》和一个不知道鲁迅是谁的人读出来的《故乡》,肯定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整理加工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课前认识作者,结合背景个性解读文本,有利于培养他们整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构建文学知识体系,有利于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学生课前体察作者背景也容易落到实处。在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查询习惯之前,教师要逐渐培养这种意识。七年级可以通过在导学案上印发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并布置相应的填空练习。八年级教师不再印发现成资料,让学生自己借助网络、工具书,完成预习本上相应练习。九年级不仅要完成查询和填空,还要以作者的口吻写几句创作目的感言。当然方法和进度完全可以灵活机动,相信在查阅、填空、创写过程中,学生会更早更多了解到作者背景,课前自主个性解读文本,从而自信地走进课堂。
2.教师课前深入体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力是巨大的。曾经在同一天连听了三节《散步》的同课异构公开课,发现每位教师确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都不同。
课1:培养爱幼更应尊老的思想感情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2: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深沉朴实的爱和欢乐纯真的 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朴实而深沉的亲情之爱。
课3: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篇580字的散文,是新增换的课文,不少教师还没有接触过。这三位教师解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学理念不同,二是教师生活经历不同。四十岁左右的乡村男教师,三十五岁左右的城镇女教师,三十不到的城镇小伙,解读《散步》必然带上了自己的生活印记。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三堂课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成为三类“哈姆雷特”。在当堂巩固环节,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对《散步》的解读确实已经深深打上了教师解读的烙印。
后来自己上到《散步》,查阅到了作者这样一段原话:
《散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生命的感慨”。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
——莫怀戚 20年后说《散步》
原来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写生命”,这比“尊老爱幼”“亲情家庭”要深刻得多。假如时光逆转,那三位执教者看到这段话,不知是不是会更准确地解读文本。
现代文如此,文言文亦是。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有教师执教时有这样一个解读环节:
齐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1:在湖心亭奇遇之前,“独头”(教师称张岱为“独头”)说自己“独往……”,而后面却写“舟中人两三粒”,“舟子喃喃曰”,这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思考2:张岱偶遇之时、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他心理是怎样 的?原文找字词。
全班交流:
思考1:说明张岱是一个孤傲之人。把不能赏雪的人视作凡夫俗子。
思考2:偶遇之时:喜(同是天涯沦落人,情趣、志趣相投)
离别之时:悲——两个情趣相投、境遇相似的独头,短暂相遇就要分离,能否再次相遇,不得而知,不禁悲从中来。
离别之后:(课堂冷场,学生没有举手,再读课文,还是无人举手)
笔者当时记下了这样一段听课思考:“独头”这个称呼,既刺耳不雅,更表明教师未懂得张岱内心的痛苦。教师对张岱不当的称呼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赏析。如果教师在课前了解张岱生平,知道张岱在明亡后,宁为无籍之民,拒做清朝顺民,因名士遗风、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文中的“独”就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情趣高雅得到真正的理解,雪景之美得以彻底的感受。走进作者的心,才可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心中必须得有“一条河”。 要成为这样的“一条河”,不仅需要日积月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在课前有针对地查阅、考证,比学生更深透地体察作者背景,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把握文本核心,才能从容自信地走进课堂。
(二)课堂体察要巧妙
有了课前对作者背景的体察,师生带着各自的解读进入课堂,往往会发现彼此的解读会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很正常,正如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自然会有“常新”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一则浅显生动的童话故事解读尚且如此层出不穷,更何况师生、生生之间对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文体、不同国籍的初中课文呢。
这就要求教师的引领一定要有方法,一味地“强拉硬拽”绝对不行,也没有必要,不妨让作者亲自出场,指引课堂。教师要做的只是巧妙地安排这位“嘉宾”出场的时间和方式。
1.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地导入作者及写作背景,快速切入对文本的理解。
如《我爱这土地》,让生活在和平年代、养尊处优环境中的学生做到读诗悟情,把握诗人那火热复杂的情感并非易事,所以这样导入课文:
作者及背景简介填空:
(1938)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出生东北流浪异乡的我(端木蕻良)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诗歌(《我爱这土地》)。
这样的导入营造了爱国氛围,有利于学生快速以诗人的身份,进入角色,进入文本,感知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又如《我的信念》,这是居里夫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在解读文本之前,对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不妨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课文。
开门见山法,适宜大部分文本教学,无论是文意浅显的还是文意含蓄的,但容易模式化,一成不变地使用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单调感,所以尽量和别的方法穿插使用。
2.中间穿插法。对于篇幅短小语言精美的文本,师生可以先进行“素读”,“素读”的提法是日本最早提出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当“素读”读出疑惑时,适时引入作者及具体的写作背景,这样的体察往往能使疑惑迎刃而解。
如《武陵春》的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
(二)读词入情
1.学生自由朗读《武陵春》,对照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找出词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反复诵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武陵春》,并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三)品词析情
1.学生通过词人的行为细节体会她的丧夫之痛并朗读。
2.学生通过赏析修辞句来体会词人的愁之重并朗读。
3.学生结合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来体会她的愁之多并朗读全词。
4.学生总结破解之道。
教师在学生个性解读多遍的情况下,补充呈现了作者经历及时代背景,于是学生有了这么入味的解读:李清照这首《武陵春》借春花凋落表达了自己因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病死、文物丧失等不幸遭遇后,内心万念俱灭的无限忧愁和悲伤之情。
学生解读水到渠成,且悟情至深。相信李清照泉下有知,也会颔首称道,叹为知音。
3.柳暗花明法。有时候,让“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在最后出场,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效。
如读完《智子疑邻》,同学们不难站在主人的角度解读出这样的寓意: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当了解本文选自《韩非子·说(shuì)难(nán)》这一章节知识后(说难,即游说的困难。指出为了游说的成功,一要懂得人主对于宣传游说的种种逆反心理,二要注意考虑人主的爱憎厚薄,三是断不可触人主的“逆鳞”。)就自然会站在老人的角度,悟出这样的寓意: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4.类比迁移法。有些优秀作家有多篇作品入选课本,如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叶圣陶,这些文本也是特别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联系前面的文本解读对深透解读后面的文本提供了便捷。一次次从同一位大师的角度看事察世写文,我们的解读会更准确更深刻,同时也摈弃那些错误的、肤浅的“自以为是”。
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类型的作品解读还是会有一些差异的,最好借助最近的作品来解读。就鲁迅的文章而言,大家都知道: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选自小说集《呐喊》的有:《社戏》《故乡》;
选自散文诗集《野草》的有:《风筝》《雪》。
所以最好这么迁移,在读《阿长与〈山海经〉》时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故乡》时联系《社戏》,读《雪》时联系《风筝》,这样应该最能读出作者的本意。
同时代、同题材作品的类比,也尽可能遵从这样的就近原则,但也不排除求同存异。如拿《咏雪》和《湖心亭看雪》类比,更能体现因赏雪者的阅历、心境不同,笔下的雪各具的神韵。
(四)课后整理要坚持
文本只是用来教学的范例,课堂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课后对这些作者背景的整理可以充实学生一生的学习宝库。
虽然可以用电子稿的方式整理,但学生最好选用纸质文摘卡,方便记录、携带、展示。
1.建立作家档案库。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张读书文摘卡片,上面清楚记录:题目、作者简介生平、创作背景,自己对作品的初次解读,二次解读……解读不需多但要注明时间,每每有了就及时添上。
2.整理作家档案库。将文摘卡照作者国籍、生活时代、生卒年限、作品创作时间分门别类,日积月累,这将是人生阅读的宝库。
教师要适时、及时指导学生,展示范本,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也可以分工合作,共享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学生的自主阅读,离不开教师方法技巧的指导点拨,就体察作者背景而言,重要的是养成合理联系习惯,培养内在的解读能力,对数量和深度不宜急于求成。
(一)量的适度
一些浅显易懂的文本,如童话、寓言故事、短篇小说,尽管没有作者背景介绍,学生也能有自己的个性解读。此时过多的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未必有助于学生的解读。体察作者背景,无疑有助于深透解读文本,但“深透”的标准是什么?是和作者的写作初衷高度接近、持平还是超越?
(二)质的适度
有些教师为了更深层地解读文本,课堂不仅引入了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还引入名家对此文的解读。这看似对文本解读有了推进加深,其实有时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代替解读。大胆地摈弃一些精彩的名人旁批,即使要引也尽量使用作者本人的。可能教师的引导还不够精巧,学生的感悟还未到火候,这条摸索的路不断。初中三年的文本,相关部门能否提供按时间顺序依次整理出文学常识体系,为师生的文本解读提供更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喻旭初.文学常识精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日本]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初中语文教材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蒋济水.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