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古诗文阅读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出几点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这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总结,希望对后面的古诗文教学能够有借鉴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高中语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尤其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反思和总结,探索出几点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
古诗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虽然新课改的实施,也推进了古诗文阅读的教学,但是,从客观而言,古诗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串讲课文内容的多
古诗文阅读强调的是体验,注重品味,教师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学生则是主体,他们是体验者,是品味者。但是,实际上则是教师占了主导地位,对于古诗文阅读,教师以讲为主,不管讲的多么丰富,讲的多么精彩,也只是教师获得体验和感受,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的多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词法句式的理解,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古诗文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文化内涵。因为古诗文阅读的价值不是词法句式,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倾向和文化信息,甚至是古诗文中所表现的精神。
(三)机械背诵文言语法规律的多
古诗文的学习虽然也是需要大量背诵的,我们要求背诵不是让学生机械背诵文言语法,而是通过诵读背诵古诗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文言语法不是理解的背诵,而是死记硬背,
(四)不重视诵读
古诗文的价值在于作者隐藏在诗文中的情感体验,隐藏在诗文中的文化内涵。要获得这些情感体验、文化内涵,必须要通过诵读悟出来,不是靠老师讲出来。但是,在现在的课堂上,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还是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诵读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尤其是高考语文总分由120分提升到150分之后,加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而古诗文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可见,古诗文阅读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以此观之,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反思,积极总结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
二、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优化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古诗文阅读教学容易陷入词法句式的讲解中,这也是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改革为契机,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作为古诗文阅读,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词法句式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翻转课堂”、合作探讨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古诗文阅读教学更多的应该是诵读和品味,比如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探讨,在课下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己完成字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总结;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处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诵读,品味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古人总结的方法,尤其对于古诗文来说,更应该注重诵读。可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文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诵读,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通过诵读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要更新认识。教材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教师也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是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独立阅读课外的内容,故而,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更应该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四)以活动为契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文的写作年代距离我们时间较远,如果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那古诗文中的有些内容是讲不出来的,只能依靠学生体验。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总之,古诗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新课改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该借此契机,不断反思和总结,加强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晓沛.倡导学生诵千古美文 做儒雅少年[J].宁夏教育,2003(Z1).
[2]罗海容.古诗文教法初探[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
[3]董家康.划分古诗文朗读节奏的方法[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3(3).
[4]张秦.古诗文教学教师需“三能”[J].语文学刊,2004(10).
[5]杨维彬,王雪雯.如何判定古诗文的“风格”[J].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2005(06).
作者简介:谢贤慧,1989年生,重庆石柱人,重庆市南华中学
校,本科。
(编辑:刘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