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飞, 曹清明, 李小林, 叶晶晶, 吴建梅, 胡祚忠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南充市丝绸进出口公司,四川 南充 637000)
研究与技术
桑蚕茧分级标准的比较剖析
张剑飞1, 曹清明2, 李小林2, 叶晶晶1, 吴建梅1, 胡祚忠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南充市丝绸进出口公司,四川 南充 637000)
桑蚕茧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和鲜茧试缫标准以解舒丝长等作为主要指标,适用的鲜茧标准又以干壳量分级,很多标准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目前,干、鲜茧国家标准不一致,还有不少地方标准;此外,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蚕茧标准需要修订或重新制订,修订成一个以体现蚕茧价值的质量指标为主的统一标准,日本茧检定、印度鲜茧计价等方法值得借鉴参考。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关修订建议。
桑蚕茧; 标准; 概况; 日本茧检定; 印度鲜茧计价
中国茧丝绸生产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居主导地位,但是茧丝绸质量差,其根源是缺乏质量意识,没有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1],没有科学的评茧办法、标准及价格杠杆来推动蚕农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高产优质,实现蚕业的现代化[2]。提高蚕茧质量,关系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中国桑蚕茧出丝率水平低于日本、巴西、南朝鲜,仅居第4位[3]。
为使茧丝流通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维护市场秩序,贯彻国办发[2001]44号文件,国家四部委于2002年发布了《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即[2002]28号令;国家质监总局2003年又颁发了《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即[2003]43号令。要求茧丝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仪评收茧[4]。
然而,长期以来桑蚕茧是一种商品多个分级标准,试缫标准难以实施,干壳量之类的标淮不能充分体现蚕茧内在质量与价值,加之体制变更,现在生产上大部分倒退为目评茧、口喊价,这是蚕茧质量下降的根源[5]。
中国蚕茧收购对桑蚕茧的分级计价颁发了多个不一致的标准,有桑蚕干茧国家标准1个、桑蚕鲜茧国家标准2个,还有多个地方标准[6]。
1.1 中国桑蚕鲜茧标准
1.1.1 国家标准《桑蚕鲜茧》
GB/T 15268―1994《桑蚕鲜茧》作为鲜茧试缫国家标准,该标准与干茧标准同为桑蚕茧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从1983年3月18―24日中国丝绸公司、国家标准局纤维检验局在浙江嘉兴市召开了桑蚕茧标准调研会算起,历时10年,鲜茧试缫国家标准才于1994年11月15日发布,分级项目为解舒丝长,分级指标与干茧分级主要项目基本一致,检验方法以试缫为主。
《桑蚕鲜茧》标准于2008年进行了修订(由GB/T 15268―2008替代GB/T 15268―1994),修订后的标准文字更精练简单。但该标准规定的桑蚕鲜茧的质量分级和试验方法仍以解舒丝长作为分级指标,主检指标试验方法采用缫丝,并按GB/T 9111―2006《桑蚕干茧试验方法》的方法执行,计算方法采用茧丝长乘以解舒率。
1.2.2 《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国家标准
全国各地从1972年开始陆续实施以50 g鲜茧的干壳量定基本等级,再对色泽、上车率、僵死内等补正的分级办法,国家每年发布担茧价格,各地换算干壳量的等级茧价。
2003年,中纤局为配合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干壳量分级计价办法进行了规范、简化和调整;并确认了干壳量可以采用电导法测水分,由鲜壳重、含水率计算干壳量的非烘干法,从而加快了检测速度,上升为国家标准《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标准号为GB/T 19113―2003[1]。
1.2 中国桑蚕干茧标准
试缫检验为主的桑蚕干茧国家标准于1988年5月11日发布,包括GB 9176―1988《桑蚕茧(干茧)分级》和GB 9111—19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桑蚕茧(干茧)标准以解舒丝长为分级主要项目,辅助项目为洁净,补正项目有茧级纤度、内霉茧率两项,即由解舒丝长定基本级,按洁净附级规定调整茧级,再按纤度和内霉率补正,其检验方法以试缫为主。与之配合的还有《GSBW 40001 桑蚕茧(干茧)下茧实物样照》。
2006年,《桑蚕茧(干茧)分级》《桑蚕干茧检验方法》进行了修订(GB 9176―2006代替GB 9176―1988,GB 9111―2006代替GB 9111―1988)。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立缫机变更为自动试样机,定粒式改为定纤式;试验样本由5区改为3区,10绪改为5绪;增加万米吊糙指标的检验;质量标识取代茧级。
1.3 中国有多个桑蚕茧地方标准
虽然桑蚕茧有3个国家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因不适应蚕茧收购评级计价需要,各主产茧省又分别制定了地方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各省市拟定的蚕茧地方标准初步统计Tab.1 Preliminary statistics of local standards for cocoon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计价的比较
日本1911年开始进行庄口缫丝试验并以综合成绩计定茧价,到1922年琦玉蚕业试验场开展缫丝检定;日本1931年发布蚕茧处理统制法,规定实施第三者强制检验;1940年全面实施试缫检定;1956年由立缫机检定替代座缫,改正法令时将原有的解舒丝长项目废除;1977年又以自动缫丝机替换立缫检定,部分改正检定法,检定项目相应也有些改变[9]。
日本蚕茧交易以试缫成绩计价促进了茧丝质量稳步提高,中国制定两个试缫检测标准时参照了日本试缫定级办法。由于中国售茧批次多,每批量小,鲜茧试缫检验办法不能实施,鲜茧试缫标准形同虚设;鲜茧干壳量标准的主要指标是50 g鲜茧的干壳重量,与部分地区实施的茧层率为分级主要项目基本一致,但均与试缫分级的主要指标解舒丝长概念不同,同一个样茧用不同方法检测,不同标准定级,其结果开差极大。尤其是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繁杂,造成收茧评级计价大部分倒退为“目评口喊”,此乃蚕茧质量下降的根源[10]。
印度的蚕茧交易计价办法公开、公正,方法简便,值得借鉴参考。中国蚕茧标准多,但分级项目、指标不统一,检测技术不适应收茧现状,需要加以改革[11]。印度由政府开设蚕茧市场,政府管理部门聘市场管理人员并负责检测样茧质量,采取竞价拍卖方式,依据生丝价格确定平均茧价;比中国的“口喊价”公开公正;用前期和当期的生丝市场均价扣除缫丝费用与利润之差作茧本,茧本除以缫折为鲜茧价格,这种计价方法是按照鲜茧的使用价值确定鲜茧价格;鲜茧缫折则是依据实测下茧率、茧层率,再从鲜茧缫折对照表中查出该样茧的缫折,这种检测方法简捷快速。
现场操作方法是市场官方人员抽取样茧100 g,数计粒数,折算为千克茧粒数,600粒以下定为A级,每增加1~100粒降1个级,分别为B级、C级,800粒以上定为D级;再选出其中下脚茧,计算下茧;又随机抽取10粒茧,称准质量(M1),将10粒茧削剖,倒出蛹和蜕皮、称茧壳重(M2),由M2/M1计算出茧层率。
印度的茧价计算公式为:cost/kg of cocoons=(kakame cost)/(Estimated Rendjtta),即鲜茧价格为丝的茧本除以缫折;
丝的茧本为生丝市场价格扣减缫丝费用,资金利息和利润,即Kakame cost=(Raw silk price)-(cost of Production+profit)[11]。
4.1 中国桑蚕鲜茧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标准与生产实际不相适应
桑蚕茧标准制定的初衷是借鉴日本试缫计价的经验,在全国逐步推行“组合售茧、试缫计价”,用质价相符的经济(价格)杠杆促进蚕茧质量提高。然而,蚕茧标准起草过程中,农业生产由集体到农户承包,养蚕由生产队相对集中变分户,规模缩小,售茧单位成十倍增加,这也是鲜茧标准起草了10年才出台,同时也是这个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制定发布的标准始终未能实施的根源。
4.1.2 同一产品多个质量标准,同一个样依不同标准分级差异太大
除干茧标准分级与鲜茧试缫分级国家标准一致外,与鲜茧干壳量分级国家标准及所有的鲜茧地方标准分级指标均不一致;同样用干壳量指标分级,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差异也相当大[11]。例如:50 g鲜茧的干壳量同为9.4 g,按国家标准划分为9级,而按浙江和重庆地方标准则划分为特2级。
4.1.3 基本级指标检测试验方法欠准确
桑蚕干、鲜茧标准规定解舒丝长作为分级指标,试验采用GB/T 9111—2006的方法缫丝,计算方法采用茧丝长乘以解舒率。
按照GB/T 9111—2006标准采用定纤缫而非定粒,绪下茧粒数随时变化,标准规定每4 min记录一次绪下茧粒数,缫丝线长为104 m/min×4 min=416 m,接近1粒茧丝长的一半,才记数1次绪下茧粒数,由此计算的每绪平均粒数是误差产生的根源。为减小这个误差,最根本方法应选定粒缫,各种测丝长、测纤度和目前自动缫丝厂的试缫都采用定粒缫。而定纤缫绪下茧记数间隔时间应越短越好,然而又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而难以缩短,这恐怕也是日本采用自动缫的同时废除解舒丝长的原因吧。
4.2 桑蚕鲜茧标准进行重大修订或重新制定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蚕茧收购管理,20世纪50年代颁发了“优茧优价”政策,高峰时期每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强桑蚕茧收购经营管理的通知。
茧丝质量多怪罪于蚕品种,其实并非如此,中国蚕品种性状已是世界先进水平,桑蚕品种审定标准规定,解舒率春用种为75%以上,夏秋品种70%以上;出丝率春用种19%以上,夏秋种15%以上。蚕桑生产用蚕品种已全部达到或超过审定标准才通过审定。笔者认为蚕茧交易未能实施1952年国务院公布的“优茧优价”茧价政策,才是导致蚕茧质量下降的根源[12]。研究鲜茧与干茧统一标准,就能改变蚕茧分级、计价标准混乱状况[13]。
缫丝工业原料的鲜茧,其使用价值体现在出丝率、缫丝难易和缫出生丝等级三个方面,不同批样蚕茧使用价值差异远高于其他农副产品,稻谷出米率为70%左右,开差较小,下脚茧出丝率为0,鲜茧上车茧出丝率一般在8%~16%开差甚大。因此,在农副产品中蚕茧仪评分级计价最为重要;然而蚕茧30多项性状,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蚕茧价值,客观反映这些性状的检测在农副产品中难度最大。研究快速检测,实施按质计价对提高中国蚕茧质量意义重大[14]。
5.1 确定标准原则
5.1.1 桑蚕鲜茧标准与干茧标准协调,分级对应、质量要求一致、统一分级
鲜茧烘干成干茧,烘干过程对茧质影响较小,对一个收茧单位收进鲜茧的平均等级与烘后干茧等级应该基本一致,才便于经营管理。现有的干、鲜茧标准分级项目不同,指标不一致,检验方法不同,得出的干、鲜茧等级也就不可能一致。养蚕规模化后蚕农自行烘成干茧出售,同时收购鲜茧和干茧;这更要求干、鲜茧计价分级标准应该统一[13]。
5.1.2 分级为交易计价服务但级价又要分离
上车茧能用于缫丝价值高些,下脚茧不能缫丝价值低些,农民生产的蚕茧不论质量好坏全部出售,其他农产品标准主要是提出最低质量要求,等级划分小;蚕茧标准应是对其质量按差异分别分级,作为交易计价依据[13]。
蚕茧分级要以计价为目的,级差确定与价差保持一致,并且作价格套算依据,茧级的高低同茧价高低应有高度相关关系。为了使质量标准相对稳定,不随市场价格波动而更改,蚕茧的分级标准又要与蚕茧价格分离,使分级标准保持相对的持续性,即对蚕茧只定等级不规定各等级的茧价[1]。
5.1.3 科学反映质量、方法简便,具有可操作性
以体现使用价值的各项质量指标作为分级依据;可以说蚕茧标准是蚕业界最受关注,最早制定的标准,然而《桑蚕鲜茧》标准(GB/T 15268—2008代替GB/T 15268—1994)从制定至今20年,也经修改,但一直几乎未能实施;鲜茧干壳量标准在检测方法也需简化[15]。例如,上车率可以由重量法改为粒数法,由称样茧250g,选出其中下茧再称上车茧,用上车茧质量/250计算上车率;改为用一个100个孔的数茧器上随机抽样撒入数茧器,捡除孔外茧,将100粒样茧中下茧选出,其选出粒数即为下茧率。又例如,干壳量直接采用扣减水分法,称50粒样茧,削后放入智能评茧仪,称出鲜売重,同时由电导法测出茧层含水率,仪表自动按鲜壳重1计数并显示干壳量,从而节省烘干30 min这个过程。
5.2 质量(分级)标准与检验方法标准分列
鲜茧干壳量标准和大部分地方标准将分级和检验方法合在一个标准中,如果将干、鲜茧标准统一,将涉及多种不同检验方法[16]。为此,建议质量(分级)标准与检验方法标准分列。
5.3 以反映蚕茧使用价值的质量指标作为分级内容和权重依据
5.3.1 以出丝量多少、解舒难易和洁净三方面作为分级质量指标
农民生产的蚕茧全额出售。因此,蚕茧标准以便于蚕茧计价的分级为主,不是质量最低要求[17]。
蚕茧性状30余项,其经济性状即使用价值与缫出生丝的成本和丝厂效益直接有关的主要是三个方面[6]:出丝率(其倒数为缫折)的高低,出丝率高,吨茧缫得生丝多(吨丝需要原料茧少),影响出丝率主要是上车率的高低、茧层率的高低;解舒难易即解舒率的高低,解舒率高缫丝车速可开快,单位时间缫出丝量多,生丝工时费用低,而且断头接绪少,生丝等级可以提高;洁净等生丝等级指标影响生丝质量和价格。因此,丝厂购原料茧核算拟购茧价格主要考核出丝率、解舒率和洁净三方面质量指标[18]。
5.3.2 解舒率替代解舒丝长作为分级指标
目前,干茧国家标准的试缫、鲜茧标准中的试缫标准均以解舒丝长定基本等级,而解舒丝长=茧丝长×解舒率,茧丝长差异远较解舒率差异小得多,因此解舒率比解舒丝长更能反映解舒难易和对丝质的影响[19]。解舒率无论定粒还是定纤缫在车速一致情况下理论数据是相同的,这样试缫方法就可以采用定纤自动缫了。
5.3.3 分级质量指标的权重考量
日本以出丝率作为基础,确定标准挂目,当时标准挂目为6 000挂目左右;解舒率确定的等级差为优级+450、6级-500[9],最大开差950挂目,正负绝对值平均475挂目,即对茧价影响权重不到出丝率的1/12(系数为出丝率的0.083);净度、匀度变化等生丝等级差挂目优级+330、6级-330,最大开差660挂目,正负绝对值平均330挂目,即对茧价影响权重不到出丝率的1/18(系数为出丝率的0.05)。为此,可以将三项指标先依最高100分确定各项指标得分,总体等级(计价)系数=出丝率得分×(1+0.08解舒得分+0.05净度得分)。
5.4 对下脚茧重新界定
传统的下脚茧指不能用于缫丝的蚕茧,包括实际上缫制粗丝(俗称双宫丝)的大部分茧;原归入下脚茧中的双宫茧,现在用作生产丝绵被,大家认为是最好的;其他下脚茧也多用作生产丝绵被,现在丝绵被的价格并不低于生丝价格。因此,无论概念定义还是价格确定都应重新界定。
尤其是现在有的丝厂干茧计价以毛茧出丝率计价结算茧款,又未对其中的下脚茧计算茧款,造成了更多的不公正。
5.5 利用性状相关关系,加强茧质快速、简易检测仪器研究
蚕茧性状之间大多具有相关关系,检测时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可以实现以简易可测性状间接反映检测难度大的经济性状指标[20]。笔者研制成功的鲜茧茧层含水率测定仪,是利用茧层含水与其导电相关关系而研制成功的[21];智能评茧仪是配合干壳量分级标准制定时,解决检测方法简易快速而研制的[22]。
1)丝绸产业至今仍然是中国能够主导国际市场的极少数优势产业之一[23],桑蚕茧标准最早受到蚕业界的关注,尤其是作为计价依据的鲜茧标准涉及数百万农户与用茧收购企业的经济利益划分的公正性;质价相符程度作为衡量执行“优茧优价”政策依据,同时是促进蚕茧质量提高的经济杠杆。
2)中国桑蚕茧标准有3个国家标准、十多个地方标准,先有了国标而后又制定地方标准是出于国标不能实施的无奈;这些标准也经历过修订却至今难以全面实施;各个标准的分级规定不一致,也导致混乱。
3)国内横向的地方标准各不相同;曾经的茧丝大国日本的桑蚕茧分级计价规定值得借鉴,目前产茧居世界第2位的印度鲜茧交易办法值得参考,但不能脱离国情,尤其需要注重分级既体现质量更应是计价依据。
4)标准制定要注意桑蚕鲜茧标准与干茧标准协调,分级对应、质量要求一致、统一分级;分级为交易计价服务但级价又要分离;标准要能科学反映质量、方法简便,具有可操作性;以反映蚕茧使用价值的质量指标作为分级内容和权重依据;同时,对下脚茧要重新界定,要研究先进电子检测技术和新颖仪器设备[24],解决标准配套设备。
[1]胡祚忠.狠抓茧丝标准制定和实施稳定茧丝大国地位[J].中国纤检,2002(8):14-15. HU Zuozhong.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lk standard, the stability of cocoon filament power status[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02(8):14-15.
[2]王象礼.桑蚕茧评茧办法、标准与价格的思考[J].丝绸,2009(9):9-10. WANG Xiangli. Assessment approaches, standards and prices thoughts of mulberry cocoon[J]. Journal of Silk,2009(9):9-10.
[3]朱明宝.论桑蚕茧质量管理[J].中国纤检,1998(1):15-16. ZHU Mingbao. Discussion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mulberry silkworm cocoon[J]. China FiberInspection,1998(1):15-16.
[4]胡祚忠,杜周和,张剑飞.修订蚕茧标准实施茧丝流通和质量监管规章[J].中国纤检,2006(7):15-16. HU Zuozhong, DU Zhouhe, ZHANG Jianfei. The revised standards for coco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coon circulation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regulations[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06(7):15-16.
[5]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关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发展报告[J].中国蚕业信息网:蚕业信息,2004(6):14-15. China Silk Trade Market. Report on the trade market development of China silk[J]. China Sericulture Information Network: Sericulture Information,2004(6):14-15.
[6]胡祚忠,刘铁砚,何浩.干茧与鲜茧分级标准的不一致性及修订[J].中国纤检,2004(8):14-17. HU Zuozhong, LIU Tieyan, HE Hao. The inconsistency and revision of dried and fresh cocoon grading standard[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04(8):14-17.
[7]胡祚忠.试论四川省鲜茧地方标准[J].四川蚕业,1999(1):7-9. HU Zuozhong. Discussion on the local standard of fresh cocoon in Sichuan province[J]. Sichuan Silk,1999(1):7-9.
[8]高明辉,窦玲,张勇.公正检验助推泰安桑蚕茧标准化集约化生产[J].中国纤检,2010(1):34-35. GAO Minghui, DOU Ling, ZHANG Yong. Quality notary inspection helps to push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nsivism of silkworm production in Taian[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10(1):34-35.
[9]山口忠良,吴韬信.茧的检定与分级方法的修改[J].国外农学蚕业,1993(3):59-60. SHANKOU Zhongliang, WU Taoxin. The modification of cocoon testing and grading methods[J]. Foreign Agricultural-Sericulturure,1993(3):59-60.
[10]胡祚忠,杜周和,沈则宏,等.论日本茧检定与我国蚕茧标准[J].中国蚕业,2005,26(1):96-99. HU Zuozhong, DU Zhouhe, SHEN Zehong, et al. Discussion on Japanese cocoon testing and Chinese cocoon standard[J]. Sericulture in China,2005,26(1):96-99.
[11]李龙,胡祚忠.试论印度鲜茧交易计价与我国评茧方法改革[J].丝绸,2004(4):38-42. LI Long, HU Zuozhong. Discussion about transaction price of fresh cocoon in India and reform of cocoon evaluation method in China[J]. Journal of Silk,2004(4):38-42.
[12]杜周和,胡祚忠,刘俊凤.制止“蚕茧大战”与提高茧丝质量的策略[J].丝绸,2007(2):6-8. DU Zhouhe, HU Zuozhong, LIU Junfeng. Strategy of preventing “cocoon war” and improving cocoon quality[J]. Journal of Silk,2007(2):6-8.
[13]胡祚忠,李龙,张剑飞,等.家蚕茧分级和检验方法研究初报[J].蚕业科学,2006(4):590-593. HU Zuozhong, LI Long, ZHANG Jianfei, et al. Preliminary report of grading and inspection method for silkworm cocoon[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06(4):590-593.
[14]胡祚忠,臧伦越,徐水,等.论鲜蚕茧的仪评收购及其质量标准[J].蚕学通讯,1999(1):25-27. HU Zuozhong, ZANG Lunyue, XU Shui, et al. Discussion on fresh cocoon acquisition instrument rating and its quality standard[J].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1999(1):25-27.
[15]胡祚忠,杜一普.干壳量检测方法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丝绸,1998(3):14-17. HU Zuozhong, DU Yipu.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ry shell quantity detection method[J]. Sichuan Silk,1998(3):14-17.
[16]胡祚忠,刘俊凤,王应和.试论现行干茧标准实施难点与修订意见[J].中国纤检,2005(1):19-20. HU Zuozhong, LIU Junfeng, WANG Yinghe. Different and suggestions on revision of current dried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05(1):19-20.
[17]胡祚忠,杜周和,李龙.茧丝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丝绸,2006(6):28-29. HU Zuozhong, DU Zhouhe, LI Long. Problems of silk 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J]. Journal of Silk,2006(6):28-29.
[18]胡祚忠,李龙.丝绸行业新变化与新蚕种选育及茧丝质量检测[J].丝绸,2005(11):40-42. HU Zuozhong, LI Long. Discussion about new changes in silk industry, new silkworm breeding selection and silk quality detection[J]. Journal of Silk,2005(11):40-42.
[19]胡祚忠,杜周和.加快生丝标准的国际化进程[J].中国标准化:英文版,2005(5):22-23. HU Zuozhong, DU Zhouhe.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 Iization of raw silk standard[J]. China Standardization: English Version,2005(5):22-23.
[20]胡祚忠.蚕茧质量测试技术与设备[J].丝绸,2005(7):28-31. HU Zuozhong. The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for cocoon quality testing[J]. Journal of Silk,2005(7):28-31.
[21]胡祚忠,李泗贤,赵廉,等.鲜茧茧层含水率测定仪的研制[J].蚕业科学,1996(3):187-190. HU Zuozhong, LI Sixian, ZHAO Lian, et al.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moisture content of fresh cocoon layer[J]. Science of Sericulture,1996(3):187-190.
[22]胡祚忠,刘俊凤,沈则宏.智能评茧仪研制报告[J].蚕业科学,2005,31(2):235-238. HU Zuozhong, LIU Junfeng, SHEN Zehong. Report of development of an intellectural cocoon grading instrument[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05,31(2):235-238.
[23]胡祚忠,肖金树,叶晶晶,等.重振蚕桑丝绸之雄风[J].丝绸,2011,48(11):65-68. HU Zuozhong, XIAO Jinshu, YE Jingjing, et al. Reinvig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riculture[J]. Journal of Silk,2011,48(11):65-68.
[24]胡祚忠,叶晶晶,吴建梅,等.生丝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J].丝绸,2014,51(7):26-31. HU Zuozhong, YE Jingjing, WU Jianmei, et al. Discussion on research and formulation of raw silk international standard[J]. Journal of Silk,2014,51(7):26-31.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Grading Standard of Mulberry Cocoon
ZHANG Jianfei1, CAO Qingming2, LI Xiaolin2, YE Jingjing1, WU Jianmei1, HU Zuozhong1
(1.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Nanchong 637000, China;2. Nanchong Silk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Nanchong 637000, China)
Mulberry cocoon has multiple grading standards. Standards for dried cocoon and reeling of fresh cocoon use the length of non-broken filament as main indicator,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for fresh cocoon uses dry shell amount for grading, many standards have a low correlation with silkworm cocoon value. At present, national standards for dried and fresh cocoons are inconsistent. Moreover, there are many local standards. The same cocoon sample has very different grad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which not only causes disordered grade of silkworm cocoon,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ifficulty of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ment rating”.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e the standard for silkworm cocoon or reestablished a uniform standard with quality indicators reflecting the value of silkworm cocoon. Japan cocoon testing and India fresh cocoon valuation methods are worth refere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 relevant amendments suggestions.
mulberry cocoon; standard; general situation; Japan cocoon testing; India fresh cocoon valuation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04.005
2014-10-15;
2015-01-2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22);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201236-1);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4FZ0029)
张剑飞(197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蚕桑机械及蚕桑综合利用的研究。
胡祚忠,研究员,huzuozhong@263.net。
TS107.1
A
1001-7003(2015)04-0019-06 引用页码: 0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