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科明(西畴县蚌谷卫生院 云南 西畴 663503)
农村计划免疫定点接种优势、问题及解决办法
任科明
(西畴县蚌谷卫生院云南西畴663503)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农村;计划免疫;定点接种
推行计划免疫定点接种是对儿童计划免疫保偿金制度的充实和完善,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措施。自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85%考核验收后,农村县区单一由乡村医生"巡诊式"的预防接种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四苗接种率有所下降,出现新的免疫空白点[1]。我县在法斗、坪寨、蚌谷等乡镇进行计划免疫定点接种试点,其主要做法为:全乡镇所有新生儿基础免疫由卫生院防保科完成,卫生院防保科每个赶集日开展一次接种,对确实边远分散的村,可以两村或多村联合增设一个接种点,接种当日由防保科派专业技术人员下村接种。强化免疫、应急接种及加强免疫则由乡村医生来完成,通过几年来的试点工作,群众乐于接受,上述镇防保站年度目标考核均好于其它乡镇。
其主要表现在[2]: ( 1)常规疫苗的接种率明显提高。( 2)冷链运转频率提高,每次运转时间缩短,提高了冷链设备使用率,确保疫苗使用效价,减少疫苗浪费。( 3)由于人员素质的提高,严格各项技术规程接种,质量明显提高。( 4)能够及时建卡、建证,各种接种数据和报表更趋规范和合理,假数据明显减少。( 5)防保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宣传力度的大小、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是保证定点接种活动开展成功的关键措施,是最重要的环节。
1. 1观念的改变和更新在一些县、市对实施定点免疫接种还处在观望的态度,还在延续过去的接种方法。实施定点免疫接种,这就要求从上到下,从省-市-县-乡、镇-村的防疫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形式下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自身观念的改变、更新做起,全面掌握这一新的方式的实质内容。
1. 2领导支持,逐级培训
1. 2. 1定点接种的试点和进行普种,涉及面广、活动规模大,必须有省-市-县-乡、镇-村逐级分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领导主持和参加会议,逐级宣传培训,并争取政策上的支持,给基层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减少麻烦和纠纷。
1. 2. 2由省-市-县-乡、镇-村逐级严格培训,要求每一位防疫工作者必须熟悉每一种接种疫苗和内容,并将专业术语用最简便、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到群众中去。
1. 3宣传措施[3]
1. 3. 1在宣传的内容上,要求做到针对性强,简单明了,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群众易于接受。
1. 3. 2在宣传的形式上,要求生动贴切,形式多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让群众主动、自觉、积极地配合这项工作。
1. 3. 3在宣传方式和特点上,要求集中时间、内容,全方位、多渠道、上下一致。如领导、专家的电视讲话;报纸宣传;张贴宣传画;告家长、学生的一封信等等,适时地运用宣传工具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传播效应,而不能有任何商业炒作的嫌疑。
1. 3. 4接种的方式和时间开展定点接种必须阐明定点接种的方法和意义,确定接种时间设在赶集日、双休日、节假日,在群众自愿、知情的原则下进行,不影响群众和接种对象正常的工作、学习时间。
在很短的时间内召开会议,完成动员、布署和培训。精心策划、分级负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省、市、县疾控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疫苗的供应和技术指导。制定统一严格的操作规范程序,印成书面材料,防疫人员人手一份[4]。统一印制"接种须知单",在接种须知单中,必须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禁忌症、接种时间、接种收费标准详细交待清楚。要求乡村防保医生把"须知单"按规定填写,亲自送到村村户户的每一位接种对象或监护人的手中。接种现场要布置在宽敞、明亮、通风的地方,安排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充分做好药品、物质的准备、人员的配备,随时应急处理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异常反应。制定考核奖励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定点接种是对防疫网络是否稳固的一次检验,是对防疫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一次考试,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和奖励的主要依据之一。
良好的供应和跟踪服务,是定点接种疫苗成功的基础。要求基层防疫人员在接种疫苗后的相应时间内进行随访,用人性化的服务关心每位疫苗接种者,并及时向上级汇报随访的情况,便于及时处理相关的问题。让群众对定点接种有信心,对定点接种工作放心和宽心。
通过几年的试点,我们认为在农村县区实行集中式定点接种这一做法是可行的,在全县其它乡镇进行推广和铺开。总之,在当前农村县区开展集中式预防接种有利于提高疫苗接种率,有利于乡镇防保科自身建设,从而防止计划免疫工作的滑坡。因此,加强日常的监督监测工作,加大宣传计划免疫知识的广度深度,重新整顿、培训专业队伍,新种、补种一起抓,计生、计免相互配合,则可在短期内使计划免疫工作重上轨道,才能继续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叶建国,原凤鸣,刘国奇.论健康教育在乡镇集中定点接种工作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 ( 16) :93.
[2]孙合成,张晓云.浅谈计划免疫集中式定点定时预防接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 ( 09) :1104-1105.
[3]胡恩海.定点集中接种的实施及效果[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 ( 02) :205.
[4]王付合,陈宏伟.安庆市郊区实施定点预防接种前后效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8 ( 01) :50.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12-0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