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腾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花腰傣服饰艺术研究综述
邓 腾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花腰傣文化是傣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服饰装扮一直是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其研究多数都是从其形制、色彩等艺术审美出发,对具体工艺缺乏深入性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花腰傣服饰的应用研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花腰傣;服饰艺术;服饰设计;研究发展
花腰傣是云南傣族的支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对生活在红河中上游的傣族居民的一种雅称。它内部又主要由“傣雅”、“傣卡”与“傣洒”三个支系组成。花腰傣的服饰华丽、色彩鲜艳,特别是腰部装饰琳琅满目如彩带层层束腰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得名“花腰”。
俗话说,“龙生百子各有不同”,虽然花腰傣自身又由不同的支系构成,但它们有着相同的文化标志——服饰。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服饰文化。[1]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浓缩精华。它不仅仅是一种遮体保暖的工具,每个民族服饰的变迁与发展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地域、风俗以及宗教等各方面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花腰傣以其腰带花纹种类繁多色彩绚丽、服饰色彩层次分明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目前,我国关于花腰傣服饰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颇有成效的,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花腰傣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不但让我们感受到服饰带来的色彩视觉,更带我们走进这美丽的服饰背后的文化世界。本文试图对现有的花腰傣服饰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作出简要的个人评述。
据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描述“傣族在古代又属‘百越’。在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傣族先民又以多种族称见于史乘。《后汉书•西南夷传》中称之为‘掸’;唐代樊绰的《蛮书》则根据其特征称之为‘黑齿’、‘金齿’、‘绣脚’、‘绣面’等;宋代则沿称‘金齿’、‘白衣’;元明时写作‘百夷’;而清代后多称‘摆夷’,自称则一直是‘傣’(‘黑齿’、‘金齿’实际上是一种装饰牙齿的习俗,现今大部分傣族仍以各种植物染黑牙齿为美,或长期嚼食槟榔等导致黑齿,或以金银齿套装饰牙齿"。‘绣脚’‘绣面’即文身,是傣族中仍很盛行的一种习俗);史料中的‘通身裤’‘娑罗笼’即统裙,是傣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所谓的‘楼居’它一直是傣族的传统建筑——干栏式建筑,这些都是古越人与今天的傣族的共同文化特征”。[2]他文章中提到的这些典籍都很好的对花腰傣的服饰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其他这类的记载还是有不少的,如汉代常豫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就汇录了哀牢山下傣族的服饰和情况。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也对云南古代的傣族服饰进行了描述:“男女文身,去鬓须鬓眉睫,以赤白土傅面,彩增束发,衣赤黑衣,镊绣履,带镜,妇女去眉睫,不谙脂粉,发分两髻,衣文锦衣,联缀坷贝为饰,明代景泰年间陈文《明代•景泰云南图经》中写到马龙他郎甸风俗时说:“百夷种类不一,而居本甸者曰歹摩,即大百姨也。”明代万历时的《云南通志•新化》风俗说:“居夷二种,一曰英夷,能居卑温,女劳男逸,桑蚕捕鱼”。另康熙五十一年《新平县志》也有:“摆衣,性儒气柔,畏寒喜浴,女人穿筒裙担檐”的记载。[3]同样,这些历史资料的流传对后世在花腰傣服饰的研究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据相关文献中记载传说花腰傣是古滇国皇族后裔,所以他们的服饰一直遗留着华丽、典雅大方的造型。原来妇女在行走的时候总是用右手提着裙子,便于行走,后来,人们并因此将这种服饰设计成左短右长的形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花腰傣开始接受汉文化的移入,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大量的花腰傣人逐渐融入以汉文化为主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他们在语言“观念”习俗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逐渐趋同于主流文化( 汉文化) ,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汉装却是主要服饰的重要原因之一。[4]只在逢年过节、赶街、婚礼、葬礼及庆典时才会穿上花腰傣的“盛装”。这个在不少文献资料中都能找到记载与详细描述。
对于花腰傣服饰演变的研究到了现代更是多不胜数,各类文献更是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叙述与解答。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向翔、龚有德编写的《从遮羞板到漆齿纹身——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一书中从历史、民俗等方面对花腰傣进行了较为有趣的描写。李永祥在他的著作《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一书中也对这一独特民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对花腰傣划分的三大支系“傣雅”、“傣卡”与“傣洒”的服饰在它们发展过程中演变出的不同,以及各派系之间的相同性与互异性都进行了很好的研究。为后来者研究花腰傣服饰的演变以及其支系间的关系带来较好的实用性。
在有关于花腰傣服饰型制这方面的研究大致上分为两大类,即男性与女性。男性的服饰相对于女性来说,更简洁。通常是黑色有领、长袖、紧身的对襟衫作为上衣,而下装的裤子一般是黑色长管、大裤裆的打褶裤,用长约一米左右的黑色布条做裤带,帽子则是简单的黑色沿帽或是直接用黑布包头。而女性的服饰在分类上就比男性更为详细,以德宏傣族为例,女性一生可分为4个年龄阶段:一是“小人”(幼女)阶段,通常是指13岁以下的,着白衫黑裤,盘发束清、绿带。二是“卜少”(少女),指一般在15岁左右的,着白衫黑裤,盘辫系红带。三是“毕朗”(已婚中年妇女),着蓝衣黑裙或白衣黑裙,不系围腰或腰带,用白布或黑布包头。四是“米吧”(老年妇女)阶段,一律黑衣黑裙黑包头。除此之外女性服饰还分生活装与盛装,以上这些分类在三个支系中是有所不同的,但相同的是男性的服饰大致上是如此,而女性在未婚之前和新娘的盛装都是最为绚丽多彩的,生活装则多数是简单、朴素,少有累赘,便于生活劳作。
关于花腰傣的服饰型制分类研究的文章大致上都是从上述几个方向进行解剖的,具体的有关文献也有不少,如《装饰》杂志上2007年发表的由张吉岚书写的《傣族的妇女服饰构成比较》和袁炎在2001年发表在《学术探索》上的《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新平花腰傣服饰文化浅说》一文,以及《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6]、《少数民族服饰》等。这些或从文字或从图片等方面对花腰傣服饰的型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为花腰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价值。
王平在其《论土家服饰文化内涵》一文中提到“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在构成和识别民族这个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诸多因素中,服饰是最为直观、明显的要素之一”。[7]作为民族的文化传承,服饰至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经从最初的御寒保暖到装饰功能到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了花腰傣的民族象征。
《文化生态学下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剖析》[8]与《文化生境与花腰傣服饰的传承》[9]这两篇论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花腰傣的服饰功能转变从另外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解读。然而除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外,花腰傣的功能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探析》[10]一文中解晓丹通过分析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解读了花腰傣服饰中的宗教与习俗的色彩存在,使得服饰文化的传承添上了神秘的符号,为花腰傣的服饰功能画上了新的一笔。
而孙燕、刘加昆在2011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谈会议——艺术或台传承与文化共享论文文集》上发表的《花腰傣服饰文化的符号语义学诠释》一文中谈到花腰傣的服饰也可以从符号开始入手,“图谱化语言”的表达成为发掘和窥探这一民族服饰特征的重要方法。《花腰傣服饰文化的符号语义学诠释》从服饰的符号图案开始,让花腰傣的服饰文化立体的呈现在人们眼前,服饰不再是物质上的满足,更进一步的是艺术上的升华。这一功能不仅仅是对傣族服饰的诠释,更是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依据增添光彩。
花腰傣的服饰在整体上凸显了这个民族的视觉魅力。艾柯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服饰是人们来完成某种信息传达的符号工具。服饰拥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实体,又是某种符号,是传达某种特定信息的媒介和载体。《解读花腰傣服饰品的装饰审美》[11]一文中通过装饰艺术与美学概念,从视觉上分析了花腰傣动静相结合的韵律之美。
“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稻作文化”的服饰文化。2013年3月的重庆文理学报上的《花腰傣服饰文化探源》一文开篇就用这样一句话来高度概括,作者苟双晓认为服饰文化是人们对于服饰的功能、制作、使用的认识,服饰造型、色彩、图案等的认可,以及围绕服饰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总结出了一种文化艺术与视觉审美相结合的结论,为花腰傣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供有力的资料。
除了研究论文,还有相关专著如朱净宇和李家泉在1993著写的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邓启耀编写的《衣装密语》等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花腰傣服饰的艺术审美价值,对花腰傣的研究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的探索,然而最终还是要回到指导实践当中去。所以,对于花腰傣服饰的研究,也是要回到应用实践上去的。对于这一方面,不少文献资料也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以下论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花腰傣服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2012年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花腰傣筒裙的时尚元素》中刘方园、王坤茜、徐人平和胡瑞波通过对花腰傣筒裙的全面分析,指出了它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作用,为民族服饰的传播打下基础。而孙琦写在艺术设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上的《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设计应用——以花腰傣为例》一文中对这一民族特色的服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在这种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研究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比。这两篇文章在民族服饰传播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其它关于花腰傣服饰应用研究的论文还有《苗族、花腰傣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12],刘方园的研究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图案和设计手法。《探析花腰傣服饰的符号寓意》[13]与《花腰霓裳》[14]针对花腰傣服饰的特点丰富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了相关资料。
对于花腰傣服饰艺术的研究成果还是较多的,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在对于花腰傣服饰的工艺上的传承与保护是相对较少的,特别是在手工工艺这一方面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与汉族文化相融合,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存在不小冲击的。
因此,应当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各学科资料,从不同角度对花腰傣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把花腰傣服饰做得更精湛、更全面,让花腰傣服饰工艺问题得到推进发展从而解决服饰传承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保护,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服饰在得到世代传承发扬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上绚丽的一笔。
[1]苟双晓:花腰傣服饰文化探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122-124
[3]石安达:哀牢山下的花腰傣,载《中国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国际文化研讨文集》[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4]李娟:大沐浴花腰傣服饰文化内涵初探[J],思想战线,2009
[5]李永祥: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6]陶贵学: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王平: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4-15
[8]杨明珠、杨涛、张扬:文化生态学下花腰傣的文化剖析[J],学术探索,2012(03)
[9]石玉宏:文化生境与花腰傣服饰的传承[D],硕士论文,云南大学,2010
[10]解晓丹:花腰傣都市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11]郭锐:解读花腰傣服饰品的装饰审美[J],山东纺织经济,2012(05)
[12]刘方园:苗族、花腰傣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D],硕士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13
[13]孔令奇:探析花腰傣服饰的符号寓意[J],山东纺织经济,2011(02)
[14]肖育文:花腰霓裳 [J],中国仟检,2008(12)
邓腾(1990-),女,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2014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Email:tt9072@qq.com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