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乐闻米业谷飘香

2015-03-24 16:05张肖姜贵文
新农村 2014年17期
关键词:通河水田稻米

张肖 姜贵文

八月金秋,稻菽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通河县三站乡三合村农民唐坤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稻田地,看着一片泛黄的沉甸甸的稻穗,老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露出笑容的,不只是农民唐坤。由于今年适宜的物候环境、完善的水利设施、现代化的育苗基地以及优越的惠农政策等良好的外部、内部条件,该县的水稻种植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通河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幅员面积5675.5平方公里,素有“鱼米之乡”、“塞外明珠”等美誉。该县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3万。全县耕地总面积180.5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0.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0亩,居全国首位,是全省水稻生产大县。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16.5亿斤,连续5年实现超亿斤增长,其中水稻总产达到14亿斤,农业总产值3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46元,20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稻米产业是通河的主导产业,也是该县农业优势产业。近年来,通河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把发展稻米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确定了把通河水稻生产大县建设成为水稻生产强县的目标,依托土壤、物候、水资源、农业基础设施等各种优势,科学决策、多方投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独特的物候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

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水稻品质的优劣不但取决于水稻的品种,更重要的是它的生长环境。通河县地处第三积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61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487小时,无霜期年均120天。通河土质肥沃,黑土层厚,是富饶的农业区。通河境内河流纵横,泡泽星罗棋布,松花江流经通河县域123公里,县境内有大小河27条,年均径流量15.2亿立方米。全县有大小沼泽275个,小型I水库8座,小型Ⅱ水库4座,塘坝820个,加上可开采量1.1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全县水资源总量达16.3亿立方米。良好的自然环境给通河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3年,通河水稻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135万亩,平均单产为每亩550公斤,总产量达到14亿斤。其中,有机水稻种植取得认证面积2万亩,绿色水稻达90万亩。

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成为稻米产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为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升稻米品质,近年来,通河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加大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依托松花江及大型水库,建提水泵站,修渡槽沟渠,引江河湖泊自然水资源灌溉水田,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义是该县乌鸦泡镇依山村的农民,自2005年当地修建了依山灌区乌鸦泡提水站后,他家的几十亩水田就用上了松花江水,不但自家稻田用水有了保障,还比原来井水灌溉提高了稻米质量。当地的依山村、五四村、岔林河农场等6万亩水田都用上了松花江水。

据了解,为充分利用松花江水,该县拟沿江建设6个提水泵站。目前,该县境内松花江沿岸已建成太阳谷、依山两处大型提水泵站,设计灌溉能力达15万亩。洪太、中兴、东部灌区的沿江提水泵站建设已纳入“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6亿元的太阳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浓河镇提水泵站及灌区配套工程已经完工。负责此项工程的县水务局副局长孙为民介绍,太阳沟现代农业示范区工程采用现代化的控制管理设备,实现灌区科学配水调度,设计灌溉面积为5.12万亩,可改善现有2.1万亩水田灌溉条件,增加水田面积3.02万亩,示范区年可增加粮食产量940万公斤,增加效益2500万元。

现代化的水稻育苗基地建设

为稻米产业发展增添后劲

为加快发展水稻生产,2010年以来,该县相继在通河镇、祥顺镇、富林乡、三站乡建成了4处高标准智能化水稻育苗园区。水稻智能化育苗园区建设是实现水稻增产的重要举措。位于通河镇的该县首座水稻智能化育苗园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园区共分三个功能区,包括由200栋钢结构育苗大棚组成的智能化育苗区、单批次浸种催芽能力200吨的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智能化集中控制区。大棚采用微喷供水、变频给水先进技术,工作人员坐在智能集中控制室内,通过操纵智能控制系统,就能监看各个大棚的温湿度、通风情况,还能控制整个园区的生产。去年春季,该园区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1.24万亩水田用优质秧苗和12万亩水田用优质芽种,对解决农民育种、育苗难题,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为农民节本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采用智能技术育出的秧苗具有素质好、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的特点。如今,该县已建成4处水稻智能化育苗园区,水稻生产智能化率走在全省先进行列。此外,该县还建成水稻大棚育苗小区45处,育秧大棚2.85万栋,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11处,单批次浸种催芽2100吨,可覆盖全县105万亩水田。

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的出现

成为拉动稻米产业发展的龙头

稻米产业发展必须有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拉动,才能更有效促进稻米加工转化增值,进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通河稻米加工企业总的设计加工能力80万吨左右,现实际加工量每年约在45万吨左右。近年来,该县加大对粮食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黑龙江省迎春粮油有限公司、北京万里利达集团、哈尔滨康源营养米业有限公司、哈尔滨秋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通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达到21家,小型稻米加工企业43家,全县稻米仓储能力已达到100万吨左右,其中粮库仓储能力达60万吨。

农业部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建立完备的企业农户联结机制,帮助企业找粮源,帮助农户搞销售。各企业积极同农户签订水稻收购合同,形成了稳定的定单农业。目前,全县已有9家稻米生产加工企业联结农户1000余户,涉及水稻种植面积约5万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

开辟稻米产业发展新途径

近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通河县渐渐形成,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该县登记在册的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628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0家,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297家。各种合作社成员总数6924户,出资总额15.6亿元,带动农户10296户,占农户总数的33%。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比非合作社成员高出约20%。

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该县发挥作用最明显、农民受益最大的合作组织。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297家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3788人,带动农户4821户,涉及种植面积27万余亩,其中经营1000~3000亩的合作社22家,3000~5000亩的合作社15家,5000亩以上4家。通河县五谷信合、华隆、柞树岗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黑龙江省星级示范社。

李福民是清河镇西北河村村民,2009年加入通河县五谷信合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前,他都是自己零散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但质量得不到保障,还要多花钱。入社后,他和其他社员一样,由合作社集中统一购买生产资料,不但省心、省钱,生产资料的质量也都由合作社严格把关。2010年春季,他为自己的6公顷水田育的秧苗有一大半发生了病害,由于当时家里有事,没时间伺弄,秧苗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枯黄,李福民难过的要放弃。合作社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介入,派技术人员帮忙补救,终于救活了秧苗,挽回了李福民近4千元的损失。徐金贵家住东胜村,在加入合作社前,每年1公顷水田只能收获一万四五千斤水稻。入社后,他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进行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等,1公顷水田每年能收获一万七八千斤水稻,增加了3000多斤。

优越的惠农政策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为进一步培育稻米产业发展壮大,通河县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大棚补贴政策。农户提供场地新建30栋以上大棚小区,政府无偿提供水稻育秧大棚骨架;二是水稻催芽补贴政策。农户自带籽种统一在智能化催芽车间集中催芽的,每市斤政府补贴0.2元;三是催芽车间补贴政策。合作社、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提供场地和水电配套的,政府无偿给予建设水稻催芽车间;四是引入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担保、赊销农用物资、提供土地流转资金;五是农机补贴政策。经营主体自筹资金200万元,国家补贴300万元,为其配备500万元的农机装备。另外,带地入社面积达到500亩以上,县政府给予奖励8万元;六是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对于农机合作社,人社农民要求先行收取土地流转费用,而合作社资金紧张确需贷款的,贷款利息政府予以补贴。这一系列惠农扶持政策,像一针针强心剂,兴奋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为全县稻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个个优势,一项项举措,使通河的稻米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近年来,通河稻米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北京、上海、内蒙古、四川、浙江、江苏、广州等全国大中型城市和省份都有通河大米上市。近几年平均年大米销售量达40万吨左右,年销售总价值约16.5亿元。2013年稻米加工实现产值3.28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业总产值17.4%。

猜你喜欢
通河水田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稻米香喷喷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为推进通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通河大米跻身全国高端米前列 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