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生活体验者

2015-03-23 22:14:16
支点 2015年2期
关键词:家庭主妇创业者内心

核心提示:生活是拿来开逛的,自个儿是拿来开涮的,一切认真就好。从离职到闲居再到创业,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我们的角色都是生活体验者。

密思杨(创业者)

前段报名参加一个免费的公益讲座,主办方只要求提供两个信息——姓名和职业。这让我想起上月办某银行信用卡时,填写职业以及工作单位是必须且充分条件,否则就以暗含无业游民为名拒之门外。再想起之前回武汉办一种证件时,职业是必填项,且不说没职业,办事员质疑你如何活着,就连系统也不默认职业栏为空,频频以红色示意。

原来,职业比年龄、婚否更重要。原来,我们是必须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一个被社会接受的主流群体的。原来,我们的安全感更多地来自于群体,而不是内心。

于是,我开始琢磨我应该在“职业”这一栏填点什么合适。职员?曾经是,现在肯定不是。家庭主妇?我一样不落地干着家庭主妇的活,可内心依然躁动,无法完全“沦陷”。自由职业?眼下一分钱不挣,没底气沾这个光。无业游民?估计写了人家也不认,这一栏的前提是你得是个有职业的。然后,我开始严肃地思考我的职业问题,脑子里一番翻云覆雨后,天空飘来五个字——生活体验者!然而,我还是默默地在“职业”这一栏写上了职员,一个我待了最久最熟悉的群体,算是惯性吧。

离开这个群体准确的日子是七十八天。前二十天放虎归山回老家,中间四十天手忙脚乱于家庭主妇和一年级小学生妈妈的身份适应中,其中有各种水土不服,最近终于开始找到了节奏找着了北。当把自己完全丢给生活,带着好奇开放的心态体验,这一轮过山车下来,那感觉有意思极了。

闲扯半天,说回到正题,创业这点事儿。每个离职的人都会被善意地提问,到哪儿高就?或者找到更好的东家了,或者自己掌舵了,即便洒脱地说没想好先歇歇的,多半也是心里有谱的。真就裸辞了,像我这样的,不多。

辞职那会儿,先用梦想把自个儿灌醉,虽然这个梦想缥缈到还没有轮廓。再把摄影爱好当作遥远的灯塔,尽管有一天终将航行到那儿,但内心没有真真正正成形的想法,我只是简单地想要结束现在的工作,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在每一个当下中等待。

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在和朋友们的闲聊中,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去尝试创业的点子。最初的本意是默默准备,然后让产品横空出世。这样一来,如果中途嗝屁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己再默默抹一把泪蹲墙角就是了。如果做成了,那就准备迎接最猛烈的掌声和赞美吧,再杜撰两篇逼格甚高的故事,那仿佛就是个传奇。

转念一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玩不如大家一起玩,有种把自己逼上一条不归路的感觉,也符合咱这不自黑不成长的套路。和朋友的一轮头脑风暴后,打算在微信朋友圈实时分享这一路的过程。或许成,或许败,有热情,有惊喜,有彷徨,也有沮丧,无论如何,是真诚的。所以,又有了做一个“蜜思杨创业日记”的自媒体的想法。零是原点,产品从零开始,设计从零开始,营销从零开始,客户从零开始。心不大,小而美就好。

创业这个职业是件苦差事,有人是为了赚钱,有人是不想放弃曾经的梦想,有人是想帮助别人改变世界,有人是为了找到一个更为明确的生活态度……不管怎样,还是那句话,生活是拿来开逛的,自个儿是拿来开涮的,一切认真就好。

如果以后再填职业一栏,我会理直气壮地填上“创业者”。(支点杂志2015年2月刊)

猜你喜欢
家庭主妇创业者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29:40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6
一位家庭主妇的读书习惯
中秋之后
环球时报(2019-09-17)2019-09-17 06:14:32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3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14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46
一块生锈的铁
扬子江(2009年5期)2009-12-30 06: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