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的作品分析及歌曲的二度创作

2015-03-23 02:19严文婧
艺术评鉴 2015年4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二度创作

严文婧

摘要:《我住长江头》的词作者是宋代李之仪,后来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青主先生为这首词谱了曲,这首歌曲广为传唱。这是一首艺术歌曲,该曲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文章主要对这首歌曲的歌词及创作背景方面进行详细的作品分析,除此以外还在作品演唱方面进行相应的处理。

关键词:我住长江头  青主   作品分析   二度创作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在歌曲音乐种类中最具艺术表现性,以其高品位、高情趣、优雅、含蓄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朵芬芳美丽的鲜花。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众多声乐作品中的精华,它是我国声乐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作曲家借鉴外国歌曲的创作手法以中国的古诗词为歌词,自己谱曲形成最具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一般都采用钢琴伴奏,如果没有钢琴伴奏那歌曲一定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有了钢琴伴奏的结合就使得歌曲更加充满生机,更利于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在钢琴伴奏方面十分讲究,在弹奏方面应强弱得当,严格按照谱子上面的强弱来弹奏,渲染出曲子的意境,承担钢琴伴奏的伴奏者应具备对艺术歌曲本身的文学历史性和美学趣味的深刻理解。这是艺术歌曲较其他类型歌曲的独特之处。在20世纪30年代中,出现大批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例如:《点绛唇·赋登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春归何处》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青主所创作的《我住长江头》。

青主原名廖尚果是我国著名的有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人;青年时期青主热衷于文学、音乐,早年参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政府派遣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法学系,同时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1927 年12 月 广州起义失败后, 他被国民党政府通缉, 避居香港、上海, 隐姓埋名;青主在诸多刊物上发表作品60余篇。《我住长江头》是青主所有声乐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歌曲韵味十足,深入人心,也是青主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全词如下:

我住长江头,君主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该词表达了一位女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思念和对爱妻的忠贞不渝。上片“我”和“君”二字分别为两句的开头,其中两句里面都有长江二字,这就表明是长江阻隔了女子与心上人直接的距离。“头”“尾”二字更能表明俩人相距之远,突出了女子急切想见到心上人的心情,更有些憾恨之意。下一句的“日日思君不见君”让人联想到了一幅女子站在江头翘首以盼男子回归的画面。下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体现女子对男子难以停歇的思念之情和急切想见男子回归的心情。最后两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女子直抒胸臆希望男子同自己的心一样坚定不移的爱着自己,别无他求的心态,也包含着一定的言外之意。全词包含了女子对对男子坚贞不渝的信念和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意。

这首曲子也是青主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国家快危亡的时候青主借李之仪诗来表达他对战友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表演者二度创作是建立在歌曲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表演者没有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那么他在舞台上的演唱也就很难打动观众。只有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共同结合,作品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一、钢琴伴奏处理

《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是一首具有民歌和吟诵韵味、独具特色的艺术歌曲,该曲采用6/8拍, 速度是小快板。整首作品的钢琴伴奏都是以右手十六分音符快速分解和弦型为伴奏织体的,音的变化不太多,右手伴奏连贯入耳,真如江水般奔流不息,与歌声相结合烘托出歌曲气氛。整首歌曲是复二部曲式结构,结构工整、层次鲜明,下阕的四句话在整首歌曲中共出现了三次,层层递进的关系,一次比一次的情绪激动,伴奏也要跟者演唱者的情绪起伏弹出递进的伴奏音乐。上阕的伴奏弹的速度要平稳适中,不能时快时慢,力度也要把握得当。当进行第一次的下阕弹奏的时候弹得要与上阕的速度一样,当进入第二次下阕过度的时要跟随着演唱者的速度渐渐慢下来,等演唱者开始演唱第二次下阕的时候才能跟随着它的歌声钢琴缓慢进入,如果抢在演唱者的前面进行弹奏就失去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韵味。第二次下阕过度到第三段的时候处理和上一次的处理一样,而到第三次歌曲下阕的演奏时候右手伴奏转为和弦,要以很强的力度奏出和弦的音响,展现出滔滔不绝的江水声,此时要与强有力的演唱融为一体达到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展现给观众的是最为震撼一部分,紧接着进入作品的尾声。

二、咬字吐字及断句处理

歌曲的咬字吐字在演唱过程中十分重要,文字是歌曲的命脉,演唱者如果不能清楚地将歌曲的咬字吐字处理好那么歌曲就失去了原本的色彩。每个字的发音从字头、字身到字尾一般需要在短时间能瞬间完成,有些字的发出需要借助前一个字的韵腔带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延长前一个字的字尾,一直到唱下一个字出现之前再归韵。这首词刚开始“我住长江头”中的“头”字的音稍微比其他音长些,所以要归韵在“ou”上面,中国字讲究韵腔,因此声母的“t”几乎一带而过 ,这个和意大利语中有些相像。意大利语的辅音也是一带而过,重点是将元音突出,而中文与意大利文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中国的咬字。同样“尾”字也要突出韵母的“ei”将字头字尾咬清楚,这样也能保持歌唱的位置,达到字正腔圆。“尾”字结束的时候也不能着急,要以适当的速度结束乐句。第44小节“只愿君心似我心”中“似 ”和“心”都是闭口音,在中国歌曲中闭口音偏多,恰好这句音调也偏高,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闭口音的发音,尤其是不能夹着声音硬挤出字,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很刺耳不自然。闭口音的演唱里面喉头依然要打开,要以唱开口音的状态一样去唱闭口音。

诗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诗词构不成歌曲,有了高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歌词,声乐表现情感方面比器乐音乐的抽象性更容易被接受。歌词的文学性是歌曲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往往在平时一般语言交流中都不可能出现的分句错误却在艺术性的歌唱里不以为然;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务必要符合中国人说话的逻辑和语法习惯,不能随便破坏句子的完整性。宋代古词不像现代歌曲那样容易让人理解,断句的时候要很讲究:1-32小节总体来说每句话的中间都不用断句,都是每句一口气唱下来的,从33小节开始要稍作停顿,因为这句话音稍微有些长,一口气唱下来就失去了原有的古词味道。再如整首诗最后一句“定不负相思意”“相思意”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意”与“相思”二字拆开,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最后一句的时候由于自身的气息不足想唱“相思”二字最后再吸气将“意”字和盘托出,这样的演绎方式实在是打乱了宋词原有的意境美,应该一气呵成的方式将三个字完美的演绎出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结合歌曲的旋律唱段、表达意境、文学性和自身个歌唱能力等因素,要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养成理智的、有修养的、合理的分句习惯,严格地调整安排恰当的换气位置。

三、情感表达处理

以声传情是每位声乐演唱者在演唱中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也是诠释一首艺术歌曲的关键所在。《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在情感处理方面是难度比较大的。全曲的速度是为Allegro ma non troppo(不太快的快板)演唱者必须用从容不迫的态度去演唱,不能急躁,三拍子要把握得很准,将那种江水流动的感觉表现出来。这首作品需要对气息的有力控制,强有力的气息支持是这首作品演唱的关键所在。第一句“我住长江头,君主长江尾”要用诉说的平稳语气去演唱,仿佛强烈压制自己内心最炙热的火焰,一直到“共饮长江水”的“水”字骤然提升了音高,气息加强并以弱声结束。第三句“此水几时休想,此恨何时已”这句同第一句的情感一样平稳,表达了对远方男子的思念之情,“只愿君心似我心”这一句开始,钢琴伴奏的织体稍有变化,右手部分变为和弦,织体加密,音响变得厚重,与演唱旋律的单音相结合,更加突出了女子情意坚定的决心。该句要演唱得坚定有力,情绪在上句的基础之上稍加提升。到了“定不负相思意”这一句,旋律音区整体下行,旋律又回落了一个八度,但演唱的力度加强了,这表明演唱的情绪又重新回落到低点,体现了女子幽幽的叹气,但也不失对爱情的期待与向往。由此进入第一次反复也是歌曲的过度。直到第二次反复也就是最后的“定不负相思意”情感比前两次都更加坚定,“定不负”三个字要唱的铿锵有力,表现一种坚定的信念,但是在该段的最后一小节,音高又回落了一个大二度,音乐情绪有一个小小的转折和收尾。仿佛音乐还意犹未尽,在有强有弱的音乐中结束。这仿佛在暗示女子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一切都豁然开朗,坚定而气息宽广的曲调,使得乐曲结束在一片明亮的色彩中。

《我住长江头》是青主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我国古诗词音乐作品中的精华,在演唱作品之前应该探索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内涵,发掘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把握演唱处理,充分学习和体会古诗词歌曲《我住长江头》特有的艺术风格。诗歌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歌曲的涵义都体现在诗词上面,表演者要充分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音璠.青主和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2]徐洁.青主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1,(12).

[3]宋春燕.《我住长江头》的音乐分析及其演唱[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5).

[4]凌俐.浅述《我住长江头》的艺术风格[J].黄河之声,2012,(11).

[5]愈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二度创作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