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5-03-23 23:58
地下水 2015年3期
关键词:监测站陕西省全省

孙 巍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 西安710003)

1 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部,东邻山西、河南与湖北、四川、重庆二省一市为邻,西依甘肃、宁夏,北接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205 603 km2。陕西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是地下水开发利用大省,地下水在城乡、工矿供水及农田灌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 138 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8。“十年九旱”既是陕西省的特殊水情,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地表水极为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城镇供水的80%以上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目前陕西省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为34亿 m3,占全省总供水量的44%。全省水资源总量423.28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96.41亿 m3,地下水资源量130.76亿 m3,二者之间的重复量103.89亿m3。据水利普查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取水井143.68万眼。2012年全省地下水开采量为33.42亿方,占全省总用水量的38%,其中关中、陕北地下水开发量分别占到各自总用水量的50.16%、40.3%。在地下水利用上,地下水用水量占工业总用水的60%,城乡居民总用水的56%,农业灌溉总用水的25%。在关中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地下水普遍存在过量开采。据统计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市及杨凌区近年来地下水总开采量为27亿m3,占该区总供水量的60%,部分地区出现了集中连片的降落漏斗,降落漏斗中心水位逐年下降;在生态较为脆弱的榆林市风沙滩区,地下水的开采量为2.4亿 m3,占该市总供水量的40%,由于集中连片开采和矿区地下水的疏干渗漏,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大量农用井吊泵,局部地区植被枯死。

2 地下水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陕西省各级地下水管理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不懈努力,地下水资源管理在法规制度建设、强化职能、市场管理、开发与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成绩显著。

2.1.1 通过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取得突破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在颁布实施中,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得到充实和完善。为细化相关条款,陕西省积极配套颁布实施了《陕西省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创建了公平有序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市场秩序。目前,陕西省正积极以项目策划、政策研究、试点调研等方式扎实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的制定与出台,将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2.1.2 通过强化职能,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陕西省各级地下水管理机构的地下水管理、监测、水行政执法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1)依据《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履行《实施〈水法〉办法》赋予的职能,抓好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切实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2)严格按照《陕西省机井施工管理办法》、《钻井技术方案审批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做好全省钻井施工单位资质年检和钻井资质管理,严格等级标准,规范地下水开发利用市场秩序。3)依法加强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管理。依据《陕西省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水政执法巡查活动。在全国率先成立陕西省地下水协会。4)依法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根据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要求,加强对超采区的治理,对沿渭河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市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进行了评估,通过加强监督监测,使区域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涵养。

2.1.3 实施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陕西省已经实施了《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示范井建设》项目。特别是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使全省156处监测站站容站貌得到极大改观,完成87处省级监测站达标建设,做到站台规范,标识清楚,制度上墙,规范管理。近期,陕西省又组织召开了陕西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抓紧项目管理机构组建、地下水监测站点踏勘、基础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全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落实站点558处,其中新建监测站350个,改建监测站208个,全部监测站配备自动监测自动传输设备,并建设10个地市分中心。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后,将有力扩大全省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控制范围和站网密度,基本实现实时监控。1)地下水监测工作正在逐步由单一农灌区向城镇、重要水源地全方位监测转变。2)监测手段逐步由人工监测向自动测报转变。3)监测项目逐步由单一的水位监测向水位、水质、水温的多方位监测转变,促进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2.1.4 通过加强成果转化,业务领域服务能力增强

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按期编制《地下水通报》、《水资源公报》、《水资源简报》、《陕西省沿渭(河)重要城市地下水监控简报》,以及《陕西省地下水监测成果报告》。及时发布地下水监测动态信息、全省地下水旱情监测信息等。稳步开展地下水基础研究工作。开展完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于地下水综合管理研究》、《渭北旱塬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地下水开发利用市场管理研究》等大量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工作,制定下发《陕西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完成《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陕西省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陕西省城市水源地饮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多项业务技术成果,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

2.2 地下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近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与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2.2.1 局部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近年来,按照陕西省政府2006年颁布的关中地区重点城市地下水超采区保护方案,经过持续压采、限采,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各市城区地下水位已稳定并缓慢回升。但在持续降雨偏丰情况下,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仍是下降趋势。据分析,目前陕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平稳,关中、陕北已形成地下水下降区4 668 km2,占平原区总面积14%。其中已形成超采区1 427 km2,每年超采地下水5 131万 m3。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关中地区形成了3 7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超采区,引发了地裂缝、地沉陷等环境地质灾害。陕北地区地下水下降区达到了4 300多平方公里,部分河流断流,海子干涸。

2.2.2 局部地下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陕西省受污水排放和地表水质下降等影响,一些工业园区和人口密集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如渭河、沣河、皂河局部地段已检出硝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等指标超标,西安市潜水硝酸盐氮的超标面积已达470 km2。陕北能源化工区因煤矿区地下水渗漏、油气井凿井过程未按规定封填隔水层、注水采油等因素影响,局部地下水水质下降。经对关中地区340处浅层地下水站点采样分析化验,仅12%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其余均为Ⅳ、Ⅴ类水。从污染范围看,关中各市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从超标指标看,主要为大肠杆菌、氟化物、总硬度、硫酸盐等。咸阳、渭南两市部分区域发现轻度六价铬超标。

2.2.3 地下水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1)基础设施薄弱。陕西省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虽然时间悠久,但由于历史原因,站网主要布设在农村和农灌区,城镇、地下水超采区、集中供水水源地、新建各类开发区等区域,监测站很少或根本没有。全省现有省级地下水监测站636处,不到规划数量的一半,专用监测站不足100处。绝大多数仍是利用生产和生活用水井进行地下水监测,监测站建设标准低,严重影响了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2)监测手段落后。地下水监测项目以水位监测为主,水质、水温等项目的监测还很薄弱。在监测手段方面,全省监测站大部分水位监测仍使用原始的测绳、测钟及简易万用表进行人工监测;水温监测全部使用普通温度计;水质监测,只能委托当地的卫生、环保部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不够规范和统一,影响资料的准确性。3)地下水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陕西省对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实行取水许可管理,其它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很难有效管理。地下水监测手段落后,前期基础工作薄弱,地下水资源具体分布与补充机理不清,影响了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严格保护。对地下水管理投入不足,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监测网络。对地下水开发潜能和方式未能准确掌握,存在盲目开发。

3 对策与措施

3.1 建立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责任制

积极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地下水管理工作。争取通过层层建立地下水管理保护责任制,由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地下水管理保护负总责,切实把实施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内容提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严格考核,推动地下水管理工作有力开展。

3.2 加强地下水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由于地下水管理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依法管理是加强地下水管理的必由之路。争取通过以推进《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立法为重点,全面加强地下水法规制度建设,依法确立地下水管理的体制、机制,确立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责任和措施,明确地下水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措施,努力将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3.3 加快建设地下水监测网络

实时、准确的地下水监测信息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前提。积极通过把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纳入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网络,形成手段先进、布局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全面掌握全省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准确监测地下水动态,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提供准确依据。

3.4 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涵养和保护

地下水受其赋存、补排机理限制,一旦遭到污染和破坏,恢复代价巨大。1)对地下水开发量较大地区和深层地下水开展合理规划,科学开采。2)对已形成的超采区,采取限采、禁采、回灌等措施涵养地下水。3)对关系群众供水安全的水源如渭北岩溶水、洛汉沙岩水等,制定更为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4)严格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强化对采煤、采油、采汽和机井建设的监管,避免通过地下水隔水层污染地下水。

3.5 加大对地下水管理保护投入力度

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地下水管理保护技术难度高,稳定的投入是关键。结合水文管理的体制特点,积极争取把地下水管理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从水资源费中争取一块专项经费用于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确保地下水管理基础工作有序开展,地下水管理保护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省水资源短缺自70年代初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来,有力的保障了农业用水,以及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随着地下水资源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无论从陕西省的特殊水情还是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新要求来看,只有充分认识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站陕西省全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