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油田L228区开发现状与地质相关性研究

2015-03-23 21:04苏鑫张徇齐
河南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产油量水驱含水

苏鑫 张徇齐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环江油田L228区开发现状与地质相关性研究

苏鑫张徇齐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L228井区于2010年8月开始投产,到2013年2月,处于大量建产阶段。投产总井数达463口,其中油井348口,水井115口,累计注采比为1.58。平均单井日产油量为1.58吨/天,含水率为23.2%。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开采现状,从地质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

含水上升;地层压力;产量

1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L228区开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

1.1含水上升,天然裂缝较发育,其中暴性水淹井7口,其中侧向井5口,主向井2口,均为同步注水,平均见水周期210天。

1.2局部区域地层压力下降,2012年测压39口,平均压力19.0MPa,保持水平90.5%,投产后测压平均地层压力与2011年对比压力下降3.5MPa。

1.3层内矛盾显现,对应油井含水上升。

2 开发现状和地质相关性研究

在储层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工程研究,对罗228区的油井产量及含水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根据油井目前生产情况及注水效果,搞好动态与静态的紧密结合,分析产量与测井解释成果表的对应关系、射孔资料、投产前的压裂试油资料、油水井射孔层位连通情况、储层物性平面图、油井的单采及合采在平面上的分布及层内和层间干扰因素,通过低产井和高含水典型井的分析,提出了措施建议。

2.1含水上升与地质相关性分析

2.1.1含水上升与微裂缝的关系

根据油水井在生产动态上的注采响应关系,找出裂缝性见水比较明显的井,并根据其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同时结合地层对比和动态监测结果,确定出油藏裂缝的主要分布情况。从L228区裂缝分布特征可知,裂缝主要集中在油藏的中部和南部区域,整体上北偏东40度左右的侧向排有较好的一致性。

2.1.2含水上升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从沉积微相与开发现状图对比来看:从油井见水方向与水下分流河道相关性,可以看出与水下分流河道方向一致的部位,生产井见水较快,说明见水方向与水道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处于河道主流线的江301-2井、江299-4井、江301-5井、江301-016井和江301-015井等河道主流线井,含水变化在48.22%~77.26%之间,含水上升较快。

2.1.3含水上升与油层厚度的关系

从罗228区长811小层油层厚度分布图和生产现状图对比来看,油藏边部井油层厚度薄,产量低,含水程度较高,如江293-13井位于油藏的边部,在长813层钻遇了5.4米的油层,初期平均日产油0.74吨,含水49.35%,目前日产油0.13吨,含水98.05%,含水变化为49.35%;江300-018井位于油藏的边部,钻遇了水层,开井即水淹。

2.2地层压力与地质相关性分析

2.2.1储层物性直接影响压力保持水平

从2012年压力分布图与渗透率平面图、夹层频率平面图对比来看:渗透率的高低对压力保持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渗透率高的地方,渗流能力强,压力保持水平高,渗透率低的地方,渗流能力差的地方,压力保持水平低,油藏中部地层压力较低,压力保持水平在80%以下,同时层间非均质性也加剧了有效驱替压力系统建立的难度,如J274-15井生产层位为长8121,渗透率为0.84×10-3μm2,夹层厚度为0.6米,压力为14.7MPa,位于低压区;低压区平均渗透率为0.89×10-3μm2,夹层厚度为0.15米,压力为13.6MPa,渗透率相对低,夹层厚度相对较厚;J301-013井生产层位为长8121,渗透率为3.68×10-3μm2,夹层厚度为0米,压力为23.2MPa,位于高压区;高压区平均渗透率为2.86×10-3μm2,夹层厚度为0.4米,压力为22.6MPa,渗透率相对较好,夹层厚度相对较薄。

2.2.2流体渗流状况较差 ,压力恢复缓慢

分析本区历年油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均显示流体渗流状况差,压力恢复速度慢。从油藏连通剖面图来看,J302-03井注水层位为长811、长8121和长813,J303-03井生产层位为长811、长长8121和长813两井主要在长长8121层位形成良好的注采对应,直接连通程度较好,但J302-03井渗透率为1.35×10-3μm2,J303-03井渗透率仅为0.98×10-3μm2,J303-03井渗透率较低,从压力柱状图显示两井之间的注采压差达到了15 MPa,表明两口井间压力传递较慢。

2.3产量与地质相关性分析

油井产量的高低和递减的快慢与油井所处的地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本区比较重要的是油层的发育程度,储层渗流能力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

2.3.1储层的油层厚度和渗流能力决定了产能高低。

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加,日产油量也呈上升趋势,油层厚度大于10米的井,平均日产油量最高,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日产油量也呈上升趋势,渗透率大于2×10-3μm2的井,平均日产油量最高,油层厚度和渗透率与日产油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2.3.2罗 228区部分井网注采不完善也造成了产量递减大

注采关系不完善性降低了水驱控制程度,加速了油井产能递减。工区长8油藏井网480*150m对应井网密度16.0口/ km2,水驱控制程度为98.7%;116个注水井组中,注采对应关系不完善井组23个,占19.8%,注采关系不完善井77口,占其总井数的15%。表现出有采无注的注采关系不完善性,降低了水驱控制程度,油藏有效水驱控制程度只有96.5%,低于部署井网水驱控制程度98.7%。

3 结论与认识

3.1含水上升与天然微裂缝、沉积微相及油层厚度关系明显。

3.2储层物性对压力保持水平影响较大。

3.3产能与油层厚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强,油层厚度较厚、渗透性较好的部位,日产油和日产液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1]张金庆,孙福街,安桂荣.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研究μ[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06:82-85+116.

P618.13

A

1003-5168(2015)11-110-01

猜你喜欢
产油量水驱含水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