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 白明 /
“一带一路”对于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而言现实意义重大。大体上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源的供应来源要靠得住,另一方面是运送能源的通道安全要靠得住。这两种安全之间有时候相对独立,也有时候相互叠加。
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迄今为止,“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提出一年半时间,有关“一带一路”的概念在脉络上也越来越清晰。毋庸置疑,“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未来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拓展空间意义重大。其中,就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这件大事来说,这项倡议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搭建了一个更为宽阔、更为坚实的平台,有助于从外部环境上唱好能源合作这台大戏。
众所周知,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最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贸易畅通与中国的能源产业对外业务拓展关系最为重大。据海关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1445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8%;自沿线国家进口915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3.4%。2015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表示,中作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近些年来,中国在能源方面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国希望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
固然,未来1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会成长较快,目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对外贸易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而中国的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则需要发展更快,因为迄今为止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却只占我国全部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根据2009年亚洲开发银行与亚行学院联合发布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报告,2010-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预计为8.28万亿美元。其中,国别投资需求约为8万亿美元,区域投资需求为2800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电力建设投资需求最大,占亚洲国别投资需求的51%。电力设施建设本身就会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许多合作项目,而电力还仅仅是二次能源,二次能源并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以一次能源作为基础,因而也会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领域引出更多投资、贸易、承包、劳务等方面的合作机会。
从经济存量上来看,或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从质量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国家近些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后来居上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进行计算,1990~2013年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的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丝路的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对于带动全球贸易投资复苏发挥了较大作用。
5月12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中不仅提出了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服务出口,而且更强调了要大力拓展产业投资。推动我国优势产业产能走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鼓励较高技术水平的核电、发电及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以及巩固和扩大电力输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还将“深化能源资源合作”这八个字单独提出来,放到特殊重要的位置,说明能源合作在“一带一路”这个平台建设发展过程中将扮演“重头戏”的角色。
作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近些年来,中国在能源方面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往,中国曾经是石油净出口国,但从1993年开始,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超过了出口,逐渐成为能源进口大国。2012年12月,中国的石油进口数量超过了美国,成为月度石油进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月度石油进口超过美国带有一定偶然性,中美交替成为第一大月度石油进口国,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年度石油进口规模超越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还不会等很长的时间。不难看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不仅是多赚几个钱、多买一点油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选择。
“一带一路”对于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而言现实意义重大。大体上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源的供应来源要靠得住,另一方面是运送能源的通道安全要靠得住。这两种安全之间有时候相对独立,也有时候相互叠加。
从能源的来源安全来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靠得住的供应来源。迄今为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有一定基础。2014年,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委内瑞拉、阿联酋、哥伦比亚及科威特为中国前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 占超过80%。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俄罗斯等七个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除了买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更多参与到能源的开采环节。这样的份额油拿在手里,我国自然有底气应对国际油价的上涨。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看,在当前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的时期,现阶段许多产油国也希望找到可靠的需求伙伴,沙特阿拉伯就十分重视来自中国的需求,与中国签订了长期石油供应协议。
与此同时,就能源的通道安全来看,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加大能源运输的保险系数。现阶段,海上能源运输依然是我国能源进口的主要物流方式,除了在马六甲海峡容易被“卡脖子”外,波斯湾、红海、中国南海等海域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从陆上打开更多能源运输的新通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我国在国际能源政治经济博弈中“攒”底气。笔者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延伸,未来我国石油进口的运输通道将体现出“四门大开”特征。除了“东线”的海上运输通道外,还有北线、西线和南线相互补充。
从北线来看,基本上是好事多磨。2011年1月1日,将俄罗斯的原油输送至我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据悉,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万吨。从2011年1月1日起,中俄双方正式履行每年1500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20年。2015年5月8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经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基本条件的协议,就管道过境地点和建设期限、启动供气时间等问题做出规定。
从西线来看,基本上是两厢情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也是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叠加。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不仅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设想,而且还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道共同出席了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第一阶段(巴佐伊—奇姆肯特段)竣工通气仪式。这两件大事几乎出现在同一段时间、同一个地方,绝非巧合。事实上,建设中哈天然气管道是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推动的重点油气合作项目。早在2007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和企业就分别签署了中哈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协议。2008年,中国石油与哈国企业合资成立中哈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后的运营管理。这条管道一期工程即中亚天然气管道哈国境内段,全长1302公里。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起点位于哈国西部里海地区曼格斯套州的别伊涅乌,途经阿克纠宾州的巴佐伊,终点抵达南哈萨克斯坦州奇姆肯特,在此与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一期)相连,线路总长1454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
从南线来看,基本上是畅通优先。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比较,缅甸和巴基斯坦虽然都不是能源出口大国,但在这两个国家修建能源运输管道有助于中国直接从印度洋直接运输油气资源,客观上有助于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气。2015年1月30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油。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巴基斯坦最近有报道称中国将投资近30亿美元在巴基斯坦铺设一条液化天然气管道,如若建成,来自海湾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直接通过瓜达尔港上陆运往中国西部地区。中缅、中巴两条能源运输线路在很大程度上可构成相互补充、相互可替代的关系。
除了传统能源外,“一带一路”对于中国能源的海外布局而言还体现在新能源方面。例如,随着“一带一路的加快延伸,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风电设备公司正积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国门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口。目前来看,巴基斯坦是我国能源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初收获“硕果”之地。30年前,中国的大型火电成套设备就出口到巴基斯坦。显然,在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也最适合在新能源领域打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头一炮。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赴巴基斯坦期间,中巴两国签订了51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达成总值46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涉及领域涵盖电力、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通信等领域,其中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组成部分。
毋庸置疑,“一带一路”战略会给我国的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实惠。据报道,作为国内风机龙头,金风科技一直致力于以新疆地区为桥头堡,向中亚、东欧等地区输出风电、光伏等项目。目前金风科技公司风机出口量快速增长,2014年11月,金风科技在巴基斯坦的第1个1.5兆瓦高温机组项目(33台风机)一次性通过当地168小时试运行,满足当地严格的技术标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受益者。又如,中国电建同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骨干力量,目前在该区域内的34个国家中承接工程,在建项目达223个,业务范围覆盖电力、水利、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领域。今年2月,中国电建的巴基斯坦萨察尔风电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署贷款协议,该项目是中巴能源合作14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一个完成贷款签约的新能源项目。
当然,“一带一路”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我国在能源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有合作,也有很多竞争。前些年,就在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受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后不久,印度也开始了对中国产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014年5月29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做出反倾销终裁,涉及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税在0.64~0.81美元/瓦之间。由于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光伏组件价格在0.63美元/瓦左右,0.64~0.81美元/瓦的反倾销税非常高,基本阻止了直接出口到印度的可能。除了竞争,即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存在风险。如由于战乱,中国在伊拉克的油田项目都被迫暂停,人员撤离,企业经济因此而承受的损失较大。
“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用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干扰。有些事情可以说是好事多磨,如中俄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走向就几经波折。要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路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中缅、中巴、中哈、中俄等石油天然气管线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当然,对于能源合作中遇到的更多问题,还是要靠强化相互沟通来化解。总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平台,要用好这个平台唱好能源合作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