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霞 内蒙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列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养对象的人员应该具备初中(或具有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或者种养结合、种植(养殖)与农(畜)产品加工结合、种植(或养殖)产品加工以及销售一体化、种植(或养殖)与休闲农牧业生产活动一体化等组织的牵头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组织或者农(牧)民专业服务组织的牵头人;返乡的农民工、复转军人、初高中学生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发展规模经营的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组织以及农(牧)民专业服务组织的经营者。
教育培训对象经过系统的农牧业职业培训或农牧业职业教育过程,应达到以下目标: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农牧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意识;具备示范引领能力,在推进区域农牧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明显带动作用;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具备创办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或农牧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据调研和查阅自治区统计局以及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有关资料,影响农村牧区劳动力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学习能力低下、学习理念滞后。我区农村牧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长期远离中心城市且经济落后的农牧区,劳动力对土地、草场的依赖感很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易于满足,缺乏学习提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特别是一部分人小农意识较强,对于冒着风险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有抵触情绪。
(2)工学矛盾突出,忙得顾不上。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出或在本地打工的人,实际工作时间往往长达8 到12 个小时,周末休息也少,农民工的休息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从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加工运输业的更加忙碌,系统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
(3)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有的培训事先没有做学习需求调查,笼统地、泛泛地给农牧民吃“大锅饭”,理论性的内容多,实际操作技能少;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多,深入细致的辅导少;结合当地农牧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讲解少,照本宣科的多。
(1)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构建“1+N”的多元化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强化主体、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探索构建“1+N”的多元化体系。即以“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产业导向、需求牵引”为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牧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
(2)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对于高效农牧业开发区,建议以实现农牧业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猪—沼—果(菜)、“四位一体”生态系统模式及水肥一体、土壤酸化改良、有机质提升等技术培训;以保护地蔬菜生产为主的地区,建议以蔬菜优质、安全为目标,大力开展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沼渣沼液追肥防病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日光温室高产栽培等技术培训;对于专业化组织发展势头较好地区,建议以提高农牧民现代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农牧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牧场)经营与管理、农牧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3)加强办学队伍建设。建立与职能任务和办学要求相适应的农广校专职办学队伍。选配具有对口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充实专职教师队伍。探索建立农牧民教育培训导师团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兼职教师队伍。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各级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开展轮训。
[1]张秀丽、侯凤珍、许正刚.《内蒙古开放大学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教育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IMRTVU-IESR1212).现代农业,2013 第9 期.
[2]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养实施方案》(内教职成字〔2014〕31 号),2014.
[3]常亚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研究(硕士论文).燕山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