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隆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高校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师作用的共同发挥对其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现代数学教学现状对其进行了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差。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与教师的思想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使得教学更加清晰和多样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也富含游戏、电影的内容,适当的使用使数学不在枯燥,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高等数学内容复杂,且难度较高,按照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很难接受。加上大学阶段的大课堂模式,学生的教学效率不断降低。而随着信息技术在部分高校的应用,教学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来显示,使内容更加清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大量的信息融入是多媒体的特点,这样数学学习不再限于课堂,给与学生更多的反馈时间,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消化。
与传统的教学书写方式不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前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这样使课程具有多样性,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设置不同的内容。多媒体的展示效率也远远高于传统的板书书写。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策略调整也具有重要作用,使得教师不在过分依赖于教材,学生也获得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
在这过程中,还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多媒体做好教学所需内容的课件,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新课程理念下,高校数学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现代数学明显还未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也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而已。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多媒体的作用远不仅于此。利用多媒体的开阔性作用,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发挥其想象空间,培养其职业化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到指导作用。当教学目标与多媒体技术存在矛盾时,要适当进行修改,毕竟多媒体以服务教学为主。多媒体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内容,确保多媒体讲授的高效性。将教材作为一种依托,既不过分依赖于书本,又要以书本为前提。信息技术的引用还有助于实现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活跃可养气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其作用大于教学辅导工具,但是往往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在教学中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时代特有的教学素质。
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数学课堂中,建立双向的教学制度,及时发展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对于数学兴趣低下的学生,教师要借助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多媒体使教学多样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若无必要的交流,无法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了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使用多媒体并且正确掌控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将一部分时间用来与学生进行沟通。突出知识传授,也体现教师的师德。从教学角度出发,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提高其对数学的兴趣。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多媒体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解及其对多媒体的合理利用。从这一点上,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结合具有积极意义。文章探讨了如何在高校教学与信心技术的结合,其过程中既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师水平,又要从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张永清.对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信息技术育,2014(24).
[2] 杨文涛.浅析如何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
[3] 朱彦生.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