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5-03-23 12:52:47程相宽张宁
河南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考核院校

程相宽 张宁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实践与思考

程相宽张宁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22)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有效激励中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中层干部工作能力,对促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作为实施学校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决定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面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手段,提高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实现高职院校传略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开展中层干部考核现状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他们逐渐将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在中层干部考核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端。

1.1思想认识不足,考核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层干部考核工作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对考核工作的开展重视度不够,不能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学校建设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认真审视考核工作。加之学校在开展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将考核指标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考核目标不明确,被考核者对考核目标认识不足,考核工作没有实现激励中层干部,提高中层干部综合素质的目的,造成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1.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工作岗位与自身的职级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很难将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不能结合不同的岗位和职级来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考核要素划分不细致,定性考核较多,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整体考核体系过于单一,缺乏科学合理性。

1.3局限于传统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高职院校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往往集中在年末或者期末采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结构化打分等较为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从考核工作开始到结束,考核周期短,突击开展工作,多种传统考核方式混合使用,考核工作没有创新,教职工忽视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致使中层干部的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1.4考核结果运用不当,考核效果不佳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将考核工作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考核结果仅以一些简单的定性内容反馈给中层干部,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考核结果的激励和应有的价值没有得到发挥,导致考核效果大打折扣。

2 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

2.1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目标和原则

2.1.1结合岗位设置及部门工作分析制定考核目标,并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中层干部思想认识,引导中层干部明确考核目标,充分发挥考核工作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作用。

2.1.2高职院校在进行中层干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平等公正的观念,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要坚持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原则;三是要坚持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认真执行考核方案的原则;四是要坚持考核结果公开,保证考绩民主的原则。

2.2优化高职院中层干部考核的基本流程

在考核目标确定之后,为了保障考核工作的有效进行,还需要有科学规范的实施流程,我们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来优化考核流程。事前即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考核目标、制定考核方案;事中即考核实施阶段,包括组织开展考核工作、协调考核评价主体、解决相关考核问题等;事后即考核结果运用阶段,包括对考核数据的分析整理、考核结果的反馈、及时合理地将考核结果运用于管理工作。

2.3优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2.3.1选取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

在指标体系的设置和权重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上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制定的考核指标要具有相对针对性、连续性和创新性;科学设置激励指标和约束指标的比例,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3.2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在对中层干部的考核中,详细划分考核要素,制定考核标准,合理分配权重,按照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划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将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实现考核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2.4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考核方法

在进行考核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充分发挥传统考核方法具有的优势,提高考核效率。同时,也要开拓创新,引入全方位考核法即“360度考核法”,其特点是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全方位、交叉式。

这种考核方法全面、公正,能够通过反馈促进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更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和沟通,能够避免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考核组织相对复杂,因此可以通过搭建网上评价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1]胡燕.基于互联网的 360°反馈评价法在高校中层干部考核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4)

[2]张权.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1)

G717

A

1003-5168(2015)-12-0169-1

文章为2015年度辽宁高校党建课题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DJ2015-A09

程相宽(1983.10—)男,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宣传。

张宁(1981.1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和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考核院校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07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16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
诸城市编办加强中层干部职数管理
机构与行政(2014年1期)2014-02-13 07:39:4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