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总体思路与框架研究

2015-03-23 12:36董锁成李泽红赵敏燕李富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3期
关键词:通辽市思路框架

董锁成 李泽红 赵敏燕,2,3 郑 吉,2 李富佳 李 宇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西南林业大学,昆明 650224)

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总体思路与框架研究

董锁成1李泽红1赵敏燕1,2,3郑吉1,2李富佳1李宇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摘要】通辽地区因人口剧增和气候条件恶化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市域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濒危程度加剧、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的启动具有紧迫性和战略性。通辽市基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科技创新、主体功能、分步实施、惠益共享的原则,按照“建设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区、国家生物多样性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分近期(2015-2020)和中远期(2021-2030)实施生物多样性“561228”工程,建立组织、法律、资金、科技、监测、种苗“六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实现通辽市绿色跨越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规划;思路;框架;通辽市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3-0007-04

Abstract:On account of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and climate condition deterioration,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sened,the biodiversity lost at an alarming rate,and the species endangered dramatically in Tongliao City. And it’s necessary and strategic to start the planning work of th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is plan upholds green development,ecological priori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ep by step,and profit sharing principals. With the universal goals that construct the Nation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Biodivers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Area and the National Biodiversity Demonstration City,the plan carries out“561228” program in the short term (2015-2020) and the long term (2021-2030)respectively,establish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organization,law,funds,technology,monitoring seeding,and achieve the green and striding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Plan;General idea;Frame;Tongliao City

作者简介:李宇,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生态城镇研究

通讯作者:董锁成,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通辽地区动植物资源富集,生态类型多样,结构完整,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疏林草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人口剧增、气候条件恶化等因素影响,通辽地区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市域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濒危程度加剧、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市域生物多样性锐减,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通辽市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1]。

因此通辽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规划具有以下战略意义: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②建设国家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③创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敏感热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和引领生态脆弱的欠发达边缘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④加快通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实选择;⑤通辽市政府从2013年开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以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全面推进“8511521113”调整和结构优化工程,发挥林业用地生态和经济功能,科学保护和利用草牧场,加大自然保护区管护力度,规划治理沙地,为通辽市绿色跨越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1规划原则

1.1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全面贯彻落实通辽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培育生物多样性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2 生态优先,保护开发

坚持生态优先,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保护和修复生态,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增强发展后劲。

1.3 科技创新,超常跨越

突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1.4 主体功能,空间优化

按照国家提出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增加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加强空间管制建设,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3]。

1.5 分步实施,阶段推进

规划实施立足高标准、高要求,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阶段目标及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做到分步实施、阶段推进、稳步发展,促进总体目标的全面快速实现。

1.6 公众参与,惠益共享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推动建立生物遗传资源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公平、公正分享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2规划依据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6)国务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2010年9月。(7)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年。(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2012年。(9)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10)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003年。(1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年。(13)通辽市人民政府,《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4)通辽市人民政府,《通辽市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4年。

3规划期限和范围

本规划时段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中远期2021—2030年。规划范围:通辽市域,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包括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奈曼旗、库伦旗、开鲁县、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以及经济开发区。

4总体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产业化示范利用为核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扶贫开发和建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围绕打造“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区”,着力加强植物、动物、湿地、农业等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特色优势产业,高科技支撑,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发—产业链示范—产业化—生态文明建设通辽模式;多业并举,基地带动,多园布局,实施生物多样性“561228”工程,把通辽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转换为生物多样性产业优势,培育以生态经济为主体的绿色发展模式,建设优质安全高端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实现粮食功能区节水设施全覆盖,建成全国肉牛产业第一市和国家绿色食品安全示范市。

按照建设国家生物多样性示范城市的要求,充分发挥3500万亩林业用地的生态和经济功能作用;科学保护和利用好5129万亩草牧场;加大1106万亩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规划治理5000万亩科尔沁沙地,推进“五大生态功能区”建设,使三分之二的国土得到自然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大幅降低能源、土地等消耗强度,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4]。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突出产业支撑、功能配套、服务完善。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型城镇,同步建设绿化示范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和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建设东北第一生态城,进一步提高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通辽市生物多样性“561228”工程

规划5大生态功能区:北部森林草原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中部干旱带坨沼地和疏林草地植被自我恢复生态功能区、三河冲积平原农田保护生态功能区、南部四大沙带及周边沙化土地“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科尔沁沙地南缘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

建设6类保护示范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沙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培育12个特色产业园区:生态农业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园区、生态畜牧业绿色乳肉食品产业园区、森林-草原-沙地-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森林-草原-沙地-湿地碳汇产业园区、种质资源保护与制种产业园区、特色果品产业园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与绿色能源产业园区、食用菌药用菌产业园区、花卉产业园区、沙产业与沙产业观光园区、中蒙药产业发展与中蒙药产业园区、野生动物保护繁育中心与特种动物养殖产业园区。

建设2个园:中国科尔沁沙生植物园、中国科尔沁沙漠动物园。

实施8旗(县市区)三北防护林工程: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霍林郭勒市(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封禁保护、飞播造林草、退化沙化草牧场治理、饲草料基地建设、湿地保护)。

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发展生态草业,狠抓重点区域绿化,大力发展沙产业,科学使用和管理水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序推进通辽市生态文明建设[5];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通辽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敏感热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为生态脆弱欠发达的边缘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6]。

5规划目标

5.1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区、国家生物多样性示范城市。经过15-20年保护与开发,实现通辽市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生态脆弱的欠发达边缘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树立样板,为国家级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5.2 近期目标(2015-2020):夯实基础,重点突破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布局和制度机构建设,推进重点森林、草原、动物等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工程、碳汇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重点生物多样性产业园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5.3 中远期目标(2021-2030):创新跨越,实现腾飞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示范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产业园区建设,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建成生态脆弱的欠发达边缘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样板,实现由粗放的农牧业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战略性跨越。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6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实施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是通辽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之一,事关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工程建设由各级人民政府主导实施,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分工。成立由旗县区“一把手”任组长,林业、农业、水务、国土、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项组织、协调、推进工程实施,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工作。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按照《通辽市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和任务,层层分解建设任务,编制各地区的工程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上报市领导小组审批。并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落实到人,把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考核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核中,作为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7]。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防沙治沙离任考核制度和审计制度,逐步探索领导干部离任生态资产审计制。

6.2 法律保障

坚持依法治理、保护与建设并重、治理与利用相结合,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生态安全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依法划定治理范围、治理目标和任务,治理区内禁止一切形式的耕种、放牧等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8-15]。组织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在全市联合开展草原、沙化土地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开垦草原、开垦湿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垦滥牧、乱征滥占等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人和经营权人未采取防沙治沙措施或未达到治理目标,造成土地严重沙化的,责令其限期治理整改、罚款或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对造成土地沙化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使濒危物种得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保护。严禁随意开发和利用沼泽湿地,谨慎进行水利建设,保护好沙地绿洲,巩固和发展建设成果。等治理区植被恢复、形成稳定的生态保护体系后,有计划的进行打草、放牧发展畜牧业。

6.3 资金保障

防沙治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是长期稳定的投资主体,要把防沙治沙建设投入纳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和考虑。根据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落实工程资金,确保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合理利用国际金融贷款和政府贷款,加强国内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涉林、农、草、畜信贷份额,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资金投入防沙治沙,制定优惠税收和产业政策,轻税薄费,鼓励农村集体、个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投资防沙治沙和产业开发,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形成多元投资防沙治沙、以产业拉动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实现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6.4 科技保障

各地在防沙治沙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大力推行科学治沙,要注重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沙地治理的质量和效益。积极与科研部门、高校开展交流,得到技术支撑,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治沙造林种草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围绕提高造林种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坚持适地适树适草原则,不断加大乡土树种和针叶树种栽培比重,要控制耗水量大的树种和草种的栽植比例,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灌木树种要多样化,不断提高沙地综合治理质量和效益,增加沙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建立稳定生态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6.5 监测体系保障

建立并完善土地荒漠化、沙化监测体系,实行面上定期宏观监测、敏感地区动态监测和典型地区定位监测。开展工程实施前、中、后期监测,监测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期发布监测结果,为各级政府防沙治沙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据监测结果,评价、监督地方政府防沙治沙工作,规范政府行为。跟踪已实施的重点工程,评估防沙治沙及各类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总结和推广科学治理模式,提高防沙治沙成效。建立土地沙化预测预警机制,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6.6 种苗保障

加强林木苗木培育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16]。加大国有苗圃建设改革力度,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活化经营管理机制,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规模化经营,激发国有苗圃活力,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科技创新,进一步改善苗圃基础设施,建立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林木良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苗木。

参考文献:

[1]陈新丽,邰国英.生态保护和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成效研究——以通辽市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1,12:47-48+64.

[2]通辽市人民政府,通辽市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4.

[3]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

[4]通辽市人民政府,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5]褚晓玲.通辽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414-416.

[6]齐广.论农牧交错地带开发草业的战略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642-647.

[7]赵学勇,张春民,左小安,黄刚,黄迎新,罗亚勇,王少昆,曲浩.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恢复面临的挑战[J].应用生态学报,2009,07:1559-1564.

[8]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9]张风春,刘文慧,李俊生.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现状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3-18.

[10]刘冬梅,张风春,吴晓蒲 李俊生.遗传资源价值评估进展与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9-22.

[11]杨 硕.浅谈大陆型冰川微生物多样性[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23-25.

[12]刘云.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87-91.

[13]孙震.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探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36-38.

[14]陈红蕊,黄卫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及探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46-48.

[15]王娟娟,万大娟,彭晓春,等.关于生态资产核算方法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4-18.

[16]王燕,吕凤岐,张效谦,王岩.浅议通辽市人工林现状和可持续经营[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9,2:47-50.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General Ideas and Frame of th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ongliao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

DONG Suocheng1LI Zehong1ZHAO Minyan1,2,3ZHENG Ji1,2LI Fujia1LI Yu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China 100101;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3.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项目资助: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400)和通辽市人民政府《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项目

引用文献格式:李宇等.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SWOT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11-16.

猜你喜欢
通辽市思路框架
王舒作品
框架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不同思路解答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