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箐 沙强 阮文佳
摘 要: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做出重要贡献。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能够为乡村旅游的长期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探讨了近十几年来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在研究中,重点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时间进程、研究者地域分布、研究机构及数量、研究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本研究的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国内研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300370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需求的跨越式发展,依托国内旅游产业大发展时代的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研究者与开发者们所热衷的焦点。融合了历史文化、山水景色等多种要素的国内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选择之一。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其概念包含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其二是必须以乡村行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在我国经济转型与旅游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还有助于引导当地产业多元化发展,盘活经济,调和区域旅游供需矛盾,保护旅游文化资源等多种作用。在不断发展与尝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历经重重考验。研究者与开发者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总结出符合我国客观状况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后续国内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与创新基础。
1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的深化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缩影。我国对乡村旅游的正式研究始于1995年卢云亭等人的著作《观光农业》一书。该书集中的对当时尚未有明确定义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概念进行了定义。虽然在定义的阐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后续国内的相关研究造成了积极的影响。伴随国内经济的不断壮大,人民的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对旅游的需求亦不断扩大。农业、农村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政策的逐步推进使得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壮大、成型。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Ager教授的一篇关于山地旅游的研究中,文中首次探索了乡村旅游的概念。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萌芽同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山东省的一次通过官方在村庄中进行的外宾旅游接待而产生。随后,80-90年代的国内乡村旅游借力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逐步发展壮大,为21世纪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化、系统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继国家旅游局在1998、1999年推出“华夏城乡游”与“生态旅游年”后,2004年,国家旅游局与西班牙合作署在成都市举办全国首届“乡村旅游”培训班,通过对西班牙乡村旅游开发经验与案例的剖析,阐释了国际领先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策略;2006年,时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的孙钢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上表示:中国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目前中国已开发旅游的地区有大多数在农村地区,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供给能力不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随后,2009年国务院第41号文件与2014年国务院第31号文件均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化开发管理提出宏观意见;2014年11月,发改委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了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中的重要性。相关政策与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宏观发展路径,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下面详细分析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
1.1 经济环境背景
中国经济的腾飞,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与发展无不映射出中国经济环境的空前盛况,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农村区域的产业转型与发展为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休假制度的转变、城乡一体化趋势的逐步演变、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与法律援助、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等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背景。
1.2 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是历史悠久、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在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地区中的历史文化与社会风俗遗迹均较为完整的得到保存,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即是对地域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由于开发乡村旅游能同时获得经济与文化效益,拥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农村地区都乐于进行相应的开发与规划。另外,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引起的远离都市现象,青年群体探索大自然的爱好等,也促使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旅游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关键路径之一。
2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2.1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状况
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并“开发模式”等为关键词检索了199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的相关文献。通过整理发现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共有10956篇,而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文章仅有68篇。说明国内仅有少数学者研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这一主题,且大部分采用定性研究法。
(1)时间进程。
基于时间轴角度,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献早在1990年便开始产生,而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正式研究直到2003年才出现,文军,魏美才所发表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为例”为相关研究主题打下良好基础。此后以“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主题的研究数量逐步上升,2011年达到研究高峰,共有11篇研究发表,占研究总量(68篇)的16.2%。
由图1可知,我国对乡村旅游研究较早,而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则在十多年后才出现。从2003-2014年12年间,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共出现三个研究高峰,分别是2007年、2009年、2011年。与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数量相比,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少,说明国内学者对相关领域重视程度不够,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律性研究深度上有待提高。
(2)研究者空间分布。
从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者空间分布来看(表1),我国对该主题研究最多的省份是贵州,达到7篇,其次是四川6篇,江苏和北京5篇,占研究总量的33.8%。纵观68篇研究的地域归属可以发现,相比沿海地区,研究主体以内陆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主。拥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却由于资金、交通、宣传等问题未能实现规范化,统一化的开发。同时也促使学者们以多种方式对这些地区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符合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客观要求的律性结论。
(3)研究机构及研究数量分布。
由表2可知,国内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机构主要以高校为主,共有44所相关院校发表51篇相关研究,占研究总量的75%。其他研究机构与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共发表研究17篇,达到研究总量的四分之一,表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这一主题的实践性、客观性较强,吸引了较多的以实践与客观条件分析为主的职业院校的亲睐。
2.2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内容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不同考察视角的研究,侧重于不同立足点下的宏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另一种是模式类别研究,侧重于对多种开发模式的微观探索性与规律性研究。
(1)基于不同考察视角的研究。
对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文献综述是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式,石培基,张胜武;黎洁,刘俊等;刘丽君,郭宏杰;叶宝忠等学者均以文献整理与述评的方式分析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进展,优缺点等,为后续相关学者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一些学者以城市为考察视角来分析研究对象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钟晓鹏分析了合肥市包河区、肥西三岗乡等一系列现有乡村旅游地在开发中所采取的模式和方案,对其开发中的优势与劣势作出具体评价,并规律性的总结出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周边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模式与升级方案,并对潜在的合肥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提出相应看法。成都市作为国内乡村旅游开发较早的城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上具有先进的经验与实践基础。周文奕以绵阳市安县双泉村为例,探索了当地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模式。该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低碳乡村旅游产业链、低碳乡村社区和低碳旅游保障为主题的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结合双泉村现状,创建了双泉村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该研究较好的践行了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以区域资源特色为考察视角的方式同样是研究者们所倚重的,李锦宏、金彦平以贵州省的卡斯特山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地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叙述,然后结合该地貌的特点、优势以及贵州地区乡村文化的历史积淀,提出以卡斯特地貌为卖点,贵州文化乡村为核心的贵州省卡斯特地貌区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海南省作为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试点的国际旅游岛,拥有优质的区域资源特色。热带气候、阳光沙滩、椰香围岛等景观是海南岛吸引游客的主要资源,但由于对现有热带海岛资源的开发已经难以满足游客对海南的旅游需求,固步自封也不符合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性开发构想。周文秀等将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开发基础,结合岛上现有热带村落的文化风俗与景观,就海南岛开发乡村旅游的可能性提出相应看法,并就此构建海南岛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供决策者与投资者参考。
(2)关于模式类别的探索研究。
由于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初衷是解决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并以改变农村经济单一的发展方式为目的,因此国内多数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研究受经济原因的影响较大。目前,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类别研究已有较多学者涉足。
文军、魏美才以广西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结合秀水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模式、旅游投资方与村民合股合作模式以及村民自营模式等三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此种投资经营的开发模式为后续乡村旅游开发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余青、吴必虎就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型乡村旅游的乡村生态博物馆模式;郑群明,钟林生首先阐释了参与式旅游的含义,并结合此定义因地制宜的创建了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共五种模式,力图通过这几种模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并对当地文化实施保护,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王云才、许春霞等结合中国乡村旅游的城郊、景郊和村寨型三种类型,提出了以主题农园、主题博物馆、主题文化村落、企业庄园和产业庄园5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以此来解决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品牌定位趋同、经营理念恶俗、乡土城市化、管理混乱和产业组织过剩等五大问题,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新形态创建提供了客观建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李德明,程久苗在“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一文中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结合模式、以股份合作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最后根据这五种模式提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策略。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能够从不同视角切入乡村旅游的开发,并基于不同客观条件规律性的总结出主题各异的开发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经济利益为根本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并不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长远之计,研究者们需转变思维,开发出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模式。
2.3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数量644
由表3可知,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该类文献主要以特定的研究对象为基础,根据对象的客观情况进行模式构建与对策研究。作为本研究主题的主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对策的制定上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相比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缺乏基于规模化的数据衡量,仅凭对案例与研究对象的主观调研并不能从本质体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游客的感知、建模的科学性等。因此,相关研究者应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上采用更为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3 评价与启示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时间进程上,尽管乡村旅游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产生萌芽阶段,但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仍未与之呈相应比例增长;研究者空间分布上,受区位、经济、交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热衷程度较高,且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中部等内陆地区;研究机构与研究数量上,高校为主力的研究机构更多的侧重于理论构建、对策分析、数理建模等学术性研究,能够为决策者与开发者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但在市场的敏锐度与创新前瞻性上,仍有待提升;研究对象上,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周围的村庄、具有明显区域资源特色的待发展区域、政府主导型的乡村旅游试点区域和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如主题公园等)建设的新型乡村旅游区;研究内容上,基于不同模式的探索性研究总结出众多符合客观状况的规律性模式,为后续研究做出有益贡献;研究方法上,以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成为主流,而使用定量研究的相关文献极少。
综上所述,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术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宏观微观的结合有助于规律性、规范性开发模式的形成,适当的采用数理分析模型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大数据时代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把握与细节处理。同时,应适当摆脱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模式转变。第二,组织建设。目前以高校为主力的研究并不是以团体为单位,各自为阵的研究现状不利于我国乡村旅游的长远开发。民间组织、主题协会或相关咨询公司的建设有助于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全面、客观、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行业协会监管的良好业内生态环境。第三,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发展依赖于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有限,有关部门应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相关部署,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开发模式的深层次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2]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0).
[3]Lane,B. What is Rural Tourism?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4, 2(1): 721.
[4]周静,卢东,杨宇.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源及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4165.
[5]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15119.
[6]国家旅游局.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举办[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086/2008621429271815.html.
[7]孙可嘉.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N].经济参考报,20060413.
[8]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年41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20091203.
[9]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8/21/content_2738028.htm,2014821.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发改社会[2014]2344号)[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411/2014113%7B@hur%7D1885056.html.
[11]石培基,张胜武.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J].开发研究,2007,131(4):104107.
[12]黎洁,刘俊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495(4):214.
[13]刘丽君,郭宏杰.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16):69076908.
[14]叶宝忠.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探析[C].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4127.
[15]钟晓鹏.合肥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1):205207.
[16]周文奕.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绵阳市安县双泉村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5.
[17]李锦宏,金彦平.卡斯特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农业经济,2008,(5):2023.
[18]周汉秀,高兵等.海南国际旅游岛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浅谈[N].中国旅游报,20101126(11).
[19]文军,魏美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为例[J].生态经济,2003,(10):125127.
[20]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4043.
[2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22]王云才,许春霞等.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28(6):86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