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策略

2015-03-23 03:54韦春江
师道·教研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动力集邮课型

韦春江

桂江小学为实现“全面多能”的育人目标,进行了“修德·崇艺·炼能”三目标结合的新动力课程开发与建设。(以下简称“德·艺·能”新动力课程)。“德·艺·能”新动力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划型校本课程,以校本自主开发课程为主,国家部颁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的整合型课程为辅,分类实施。

“新动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分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了学校课程“多元”与“动力”的特色。

一、“德·艺·能”新动力课程目标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

桂江小学的“德·艺·能”新动力校本课程,紧紧围绕着办学目标、育人目标设立,凸显“修德立品”“崇艺树美”“炼能善思”育人目标的三位一体,促进“全面多能”的多元素质人才的目标实现。

对于国家部颁课程,学校进行了合理地校本化开发,使整个课程体系与国家部颁课程有机融合,既有确实的独立性,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例如,桂江小学俱乐部课程中“邮乐园”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集邮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开展活动,包括举办集邮知识讲座、集邮展览、邮票赏析、邮票设计、集邮征文、集邮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邮乐园”里,快乐地、自主地学习。这一点,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中学生“研究性”“自主性”“活动性”的集中体现。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例如,俱乐部课程中,我校开设有“小荷”文学社课程,“小荷”文学社课程研究组围绕着“我是小记者”、“我是小作家”、“我是小小辩论家”“我是小小鉴赏家”四个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习作潜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并开发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

二、依据校本课程目标进行课型开发,探索校本课程推进的可操作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根据校本自主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归纳出各具特色的13种课型。分别是:

小院士课程:选题课  中期研究课    结题汇报课

雏鹰课程:班会  队会  心理健康辅导课 主题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彩虹桥课程:音乐欣赏课  综合课  音乐表演课

梦想乐园课程:信息技术能力训练课

俱乐部课程:活动课

我们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划分不同类型的课型:例如,小院士课程的选题课、中期研究课、结题汇报课,围绕着这三种课型的教学范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整理出三种课型的主要教学步骤,称为开题课“八步法”教学步骤。每一步骤课题组都研讨出详细的操作要领,以及提供优秀的课型范例供老师们来学习、操作。

三、重组课程内容,提供多种学习功能的课堂

为了使新动力课程既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能超越教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桂江小学的独特“多元”课程哲学,不至于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除了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还要通过聚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独具桂江特色的课堂类型。

课程内容的重组途径有:

跨学科内容重组。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标的思路,将校本课程划分为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进行课程开发。除小院士课程属指定领域教学内容外,其余的雏鹰课程、彩虹桥课程、梦想乐园课程、俱乐部课程等自主开发课程与国家部颁课程(含地方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卫生)均属非指定领域教学内容。

按学习方式重组。

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根据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拓展性学习的文献学习,对本校课程进行了如下重组:

校本“小院士课程”与数学、科学、综合实践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教师教学这些类型的课程时,注重开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即关注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关系。

校本“雏鹰课程”与语文、英语、品德、音乐、体育、心理健康、卫生课程属于体验型课程,教师教学这些类型课程时,“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即关注体验性学习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新动力集邮课型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乾县学习十九大再增新动力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
健康中国的新动力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寻找医院发展壮大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