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辰
传统行业有一个名言警句:孩子和老人的钱最好赚!创业者也已注意到这一点,似乎只在—夜间,关注儿童和老年人的硬件迅速多了起来。不过,相比针对儿童产品的繁荣,关注老年人的硬件从种类上明显处于劣势。常见情形是,儿孙满怀期待地送来,最终却被老人无奈地搁置一边。原因就是产品本身不够“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自“甘于”已被时代落下的老年人甚至连口头上的解释和说明都懒得听。
在这种背景下,当我拿到一款宣称是“给父母买的第一台智能产品”的松鼠智能相框时,自然产生对等的欣喜和怀疑:市面上“类平板电脑”的相框已有不少,希望它不要成为又一个“伪刚需”产品。好在发现了不少惊喜。
简单来说,这款智能相框的主打功能就是通过云技术,让老年人的儿孙通过客户端APP将自己拍的照片随时发给老人,让老人在相框上实时查看。客观地讲,这是一个蛮温馨的应用,毕竟相较于朋友圈上大多数“弱关系”好友,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最想在第一时间看到你每一张照片的应该是你的父母。
于是,作为一款“老人机”,其最大卖点也是一整套符合老年人习惯的极简和实用主义,即所滑“零操作”概念(这也为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因为实在没太多可评测的……)。首先,它采用了与iPad同款的9.7寸触摸屏,以防止老年人眼花带来的不便。再比如,你知道,有不少老人家里(尤其住在故乡农村)没有WiFi,于是这款相榧里内置了3G卡,并赠送半年3G流量,大概可接收1500张照片。当然了半年之后也许就要付流量费用了。
再有,若站在普通老人的角度,松鼠相框无疑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省电。相框在机身上安装了感应器,可识别是否有人在相框前出现,画面可以据此点亮或关掉,以达到省电效果。
除此之外,这款相框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的特殊应用。比如一切操作都能通过儿孙的手机远程替他们完成;加入了iPhone一样的“一键还原”功能(号称“向苹果致敬”),以防老人无意中打开其他应用(相框内设了闹钟、万年历等老人生活习惯的标配)之后回不到相框功能。另外,相框还带有监视功能,子女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家中父母动态,在一定程度上以防不测。
总结一下的话,对老人而言,这款产品应该更像一个“迷你电视”而非“智能硬件”,老人需要做的只是打开或关闭,而电视“节目”也只有一个:儿女近况。
其实在时间线君看来,抛开产品自身的技术属性,这款“功能单一”的产品很可能从另一角度切入市场:需求。可别小看这两个字,毕竟广大创业者梦寐以求的就是以一款刚需产品杀进市场,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智能硬件的“刚需”也许是个伪命题一这些产品总让生活变得复杂。
那么这款相框满足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嗯,儿孙对长辈的送礼需求——事实上,已有不少人将它比作智能时代的脑白金。而自登陆京东众筹之后,仅10天时间就获得600%的认购,筹得资金50多万,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如你所知,中国正疾步迈向老龄社会,到2014年中国累积老年人口有1.69亿,空巢老人占了一半,巨大的孤独和寂寥已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不过,也许我们只能无奈接受以上事实,毕竟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无沦物理距离还是见识上的差距。相信不少人与我一样,同长辈之间除了吃饭和天气以外需花些心思才可找到共同话题——这或许也是松鼠相框具备成为“送礼神器”的理由之一,当老人白天看到你发的图片.晚上再打电话的时候,就可以聊一聊与之相关的话题。倘若你与父母无话可说,那么一张图片也许比得上千言万语。
但问题未了,相比于脑白金这种可以送给天下所有适龄老人的神器,这款相框也许只适合送给父母,而且是年龄较大的父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微信朋友圈……你知道,如果父母会用微信,那他们在朋友圈上还是蛮活(ke)跃(pa)的。松鼠相框创始人之一、公司CEO杜雪骞也向《时间线》表示:“我们这款产品的使用人群定位在65岁以上的老人,因为50多岁的老人用微信还是挺好的,眼睛基本也还看得见,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90%不会使用智能手机。”